当前位置: 首页 >  编读往来 > 

深入采访 精心雕琢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主题宣传活动之“百人展风采”篇采写体会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按照中宣部、中国记协关于开展“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主题宣传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报社组织开展了“四个一百”系列宣传活动。《八年扶贫路初心终不改》是系列宣传中人物篇的首发之作,前后经过多次修改、打磨,最终成稿。本人作为主笔者,结合采写过程在这里探讨一下心得和感想。

七分采三分写
  艺术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记者采访同样是发现的过程,要发现普通人忽视的新情况、新事实,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通过专业的新闻报道形式,进而进行传播。
  初次接触《八年扶贫路初心终不改》的基础材料,记者发现内容多为工作总结式的“流水账”,比如某年某月某日,在何处做了什么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等。虽然也展现了报道对象的工作轨迹,但平平叙来,失之于浅泛。
  为此,记者先后4次致电采访对象,仔细询问他在工作中的难忘经历和感受,对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突出报道主题的事例,一处处反复核实、充实细节,努力将停留在表面的素材,还原为栩栩如生的生动故事,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如文中赖国明带领村里“懒散的”低保户脱贫致富的事例,原素材仅用一句话带过。记者几次“聊天”中,了解到赖国明初识低保户的对话情景,以及通过“激将法”带动其劳动的经过,通过场景还原的方式,将其提炼出来,使文中人物的所言所行得以生动体现,增添了可读性、故事性。
  遗憾的是,由于疫情防控要求,记者难以在截稿日之前赶赴报道对象所在地采访,这无疑给采写带来了一定困难,但在新媒体时代,电话、微信、视频互动等手段也丰富了采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特殊时期的采访受限。
  总之,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功,是新闻作品成功的基石。七分采三分写,是每一名记者应当铭记于心的金科玉律。

精心雕琢“凤头”
  “赖国明,珠海市市场监管局驻茂名高新区七迳镇张屋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他参加工作20年,却有8年时间扎根于乡村,参与过3个村庄的扶贫工作,共帮助202户贫困户845人脱贫。”
  上面这段是《八年扶贫路初心终不改》初稿的开头。可以看到,与其说是新闻报道,更像是一段工作简介,不足以吸引读者。
  在碎片化阅读流行的当下,新闻作品的开头已经成为文章成败的关键。如果开头不出彩、不抓人,读者懒得看,新闻内容再精彩也产生不了预期效果。
  文如看山不喜平。精心构思一个别开生面的开头,是作品好看且耐看的重要条件。新闻业内所谓的“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即是这一经验的形象化概括。
  记者第一次联系赖国明时,正是在他从北京载誉归来后,从短暂停留的家中再次赶赴扶贫村的路上。如他所说,这样的路途奔波已是家常便饭,承载了8年扶贫生涯的苦辣酸甜。
  记者立即意识到,“路”既是报道的生动切入点,也可成为贯穿全文的意象化线索,由此对全文结构尤其是开头进行了改写。
  二遍稿开头改为:“3月1日中午,从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载誉归来的赖国明,与相聚了两天的家人话别,驱车5个小时,赶回自己担任第一书记的张屋村。抵达村子的时候,家家户户已经亮起了灯火。‘我们马上要对接乡村振兴的新任务,村里很多工作要早点梳理安排。’赖国明告诉记者。”
  可以看到,这一版本开头摒弃了“简历”形式,从离家情节切入,顺势交代了人物的工作状态及环境,对比初稿有了一定改观,但读起来仍有生硬之感。
  经过社内集体讨论,决定进一步精炼文笔,不刻意突出所谈工作,着重于人物本身的真实经历。经过反复打磨,最终稿开头如下:
  “3月1日中午,今年43岁的赖国明整理好简单的行装,与才相聚两天的家人道别,再次踏上已经跋涉8年之久的乡村路。对他来说,脚下的‘新路途’依旧充满考验与艰辛,但为村民谋幸福的初心一如既往、明晰坚定。”
  可以看到,这一版本开头兼顾了情节切入与文章铺开,更加简洁,同时呼应全文三部分结构,分别以“寻路”、“领路”、“闯路”为小标题,串起了文章前后,使之浑然一体。
  “文无定法”,任何精彩的开头都没有固定模式可循。只要写作者能够找准切口、别出心裁,只要能够气息流畅、文脉合一,只要能够恰到好处、引人入胜,都可以尝试。

见事见理见情
  “淡化干部印记,突出群众感受”,是《人民日报》总编室《工作手记》中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之一,也是记者在典型采写中需要牢记的原则。
  读起某些典型报道,往往通篇都在写干部怎样做、怎么说、怎样想,百姓群众则在文中成为一个符号化的群体,除了“拍手称赞”就是“衷心感谢”。这样的报道不仅缺少全面深入的采访,也会落入“假大空”的俗套,缺少说服力、真实性。
  要避免这一情况,必须在典型报道中注重见事、见理、见情。在《八年扶贫路初心终不改》一文中,从群众的所言所行所思出发,有“事”的描写:“‘有赖书记带头,我们安心!’村民们和赖国明一起甩开膀子投入劳动。又是三年过去,村里共有65户185人达到了贫困户退出标准,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之村。”
  有“理”的感悟:“‘通过劳动改变自己,通过自己改变生活。如果不是赖书记点醒我,真不知道自己会迷茫多久。’陈超艺感慨地说。”
  有“情”的流露:“‘没有你来幸福村扶贫,就没有村子今天的巨变,你黑发来白发走,血汗在此流,你要走我们只有眼泪流!’分别之际,莫绍昌发出的这条短信,同许许多多村民的感谢信一起,被赖国明一直保存着。”
  如古人写罗敷之美,典型报道也需要从报道对象之外的“旁人”角度着笔。“见事”要去掉硬壳、增添鲜活,“见理”要事理相融、突出事实,“见情”要贴近群众、展现亲和。做到上述几点要求,同样需要下功夫深入采访、斟酌打磨。
  一次采写、编辑并最终成稿的过程,也是对新闻业务的一次检验和磨炼,希望有志于写作的同仁能够多留心、多思考、多交流,不断在实践中寻找写作的乐趣与真谛。

□本报记者 李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