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做强公益属性,当好公共安全“守护人”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打造“新型事业单位”除险保安改革纪实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05-12

  不久前,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徐文光在《高公益性高成长性省特科院打造“新型事业单位”除险保安》报告上批示,肯定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浙江省特科院)为“除险保安”作出重要贡献,该院“新型事业单位改革”有重要的启示和示范作用。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王昌荣对该院工作也作出批示:“省特科院在‘平安浙江’建设中创新模式,积极履职,发挥了独特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改革8年来,累计检验各类特种设备79万台套,排除各类重大缺陷(隐患)8000余项,成功服务保障了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舟山绿色石化、西气东输等重大活动、工程项目的安全运行;技术帮扶企业1540余家次,为企业解决重要技术难题160余项;为行业和部队培养技能人才30.8万人;举办科普宣传主题活动300余场次,累计受众超1000万人次……
  一家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牌特检技术机构,如何在“不增加财政负担”“不增加一个事业编制”的情况下,通过8年时间的改革创新,成长为高公益性、高成长性的“新型事业单位”?浙江省特科院交出了一份让地方党委、政府满意的高分答卷。

刀刃向内 激发动力保安全
  浙江省是制造业大省,也是石油炼化大省。目前该省拥有特种设备超163万台(套),数量位居全国第三;省内长输管道和城市燃气管道分别达到6000多公里和2万多公里;超高速电梯、超超临界锅炉、大型起重机等特种设备数量更是逐年增加。
  “面对日益增多的大型化、高参数、高风险的特种设备数量,保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有效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尽快做大做强机构,根本无法履行保安全职责。”浙江省特科院党委书记、院长钟海见说。
  从2014年开始,浙江省特科院聚焦事业单位编制、岗位、绩效及职称评聘等制约束缚,实施岗位、职称、绩效“三位一体”改革,运用市场机制激发内部活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首先,建立彻底打破编制界限的岗位能上能下用工机制。全体人员每两年按岗位设置实施“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创新开展以“张榜招贤、揭榜挂帅”为模式的干部选聘改革。其次,建立末端淘汰的职称能上能下竞聘机制。以“科研分”为主的量化赋分考评,根据排名实施按比例高级职称降为中级职称的“评聘分离”改革。最后,建立“六位一体”履职导向的收入能高能低分配机制。全面推行同岗同薪、同工同酬,重点向工作量大、风险高的一线岗位及科研人才倾斜。
  “实施改革后,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苦活难活都抢着干。”浙江省特科院承压事业部主任程茂说。2017年,该院承接舟山鱼山岛浙江石化项目的监检工作,需要20多名检验人员到海岛工作多年,以往对这样的工作大家没什么积极性,现在不到一周时间就有40多名员工报名参加。
  新的用人政策和薪酬政策机制,也受到科研人员的欢迎。“特科院出台入职博士3年放养期的规定,3年期间,博士只要安心搞科研就能拿到至少每年20万元的保底收入,即使项目做失败,也照样拿这么多钱。”该院科研所的唐萍博士笑着说,“这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心无旁骛投入科研工作。”
  改革有效激发了机构活力,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短短8年,浙江省特科院累积净资产、装备资产原值、业务用房、业务收入、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等分别增长5倍、5倍、10倍、3.4倍、2.9倍、4.2倍,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科普先进集体等10多个国家级荣誉。全院上下争先创业干事的心气儿更足了。

强化职能 打造全方位保安全体系
  2019年,经浙江省委编办批准,集保障安全、服务产业、绿色评价、职业教育、普法科普、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公益履职职能被浙江省委编办明确写入浙江省特科院机构宗旨中,该院成为全国特检行业公益职能内容最多最全的机构。
  “随着特种设备向大型化、高参数方向发展,对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浙江省特科院总工程师郭炜灿介绍,“相比产业快速发展,特检机构的技术能力提升因财政资金投入不足而略显困难,从而导致检验设备更新缓慢,预防事故的技术、检验能力等不能完全满足安全保障工作需要,大量与特种设备安全相关联的公益工作难以有效落实。”
  为此,自2014年以来,浙江省特科院把改革的首要目标定位为做大做强公益事业,在完成检验机构法定公益职责的前提下,深挖技术装备和专业人才潜能,既承担大量专业性、技术性公益服务,又面向市场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行业服务,同时针对部分无法用市场机制来调控的公益性工作,构建以增值性公共服务营业收入反哺公益业务和事业发展的自我“造血”机制。
  为实现这一目标,“六位一体”全方位系统保安全的公益履职新模式应运而生。依据该模式,浙江省特科院建成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唯一的“全国双普基地”(国家特种设备安全普法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首家特种设备学院,以及国家电梯质检中心等,并获批工信部国家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物效能“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
  “六位一体”保安全体系,推进机构形成了强大的“安全公共产品”和技术支撑供给配置。“仅2021年,在省财政没有额拨用人事业经费的情况下,我院全年业务创收3.11亿元、支出2.62亿元,其中自我反哺公益事业经费支出就达6382万元(不包含装备投入)。另外,我们为企业减负3561万元,为行业和部队培养各类技能人才超5万人。”钟海见告诉记者。

提能强技 筑牢“除险保安”防护线
  “多年来,浙江省特科院和我们一起经历了数百套装置的检修、检验工作,帮助解决了很多工作上、技术上的难题。”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副总经理魏鑫告诉记者。
  2011年,镇海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中进口EO反应器被发现存在内部泄漏的重大安全隐患,国外制造厂家多次上门却始终无法确定裂缝位置。2020年,公司决定求助于浙江省特科院技术团队。通过检测和缜密分析,检测人员全面掌握了EO反应器内部裂缝位置,还发现了另外一道即将对穿泄漏的深度裂缝。镇海炼化高级工程师薛拥军回忆道:“困挠我们9年的重大安全隐患终于排除了,当时我们全场都沸腾了,大家高兴地欢呼!”
  科技引领进步。浙江省特科院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保障特种设备安全和服务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服务特种设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该院先后帮助浙江石化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攻克多种合金钢混合焊接等技术难点,顺利解决了新检测工艺及催化装置核心设备压力试验等难题,还助力鱼山大桥、台州沿海高速、浙江沿海高速等“超级工程”完成在用特种设备全周期安全保障等。
  改革8年来,浙江省特科院成功转型升级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和系统保安全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共获各类技术奖16项,其中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实施“机器人+”和“数字化+”工程,球罐爬壁打磨机器人等技术填补国内行业空白;建成可开展零下196℃深冷、1400℃高温等极端环境下性能测试的国家特种金属结构材料质检中心,为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下一步,浙江省特科院将继续提升‘六位一体’全方位系统保安全的综合服务技术保障能力,积极打造全省特种设备公共安全服务综合体,从源头筑牢公共安全第一道防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除险保安再立新功!”钟海见的话掷地有声。

□本报记者 张勤立 通讯员 周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