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园地 > 

一扇漏窗,窥见诗意园林

——读小西《李渔的窗子》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06-10

  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好似凝固了的诗句,含蓄而丰盈,足以让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在光影交替中久久浮动。古人讲究“识微见远”,建宅筑园亦然。《李渔的窗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是文化学者小西的一部随笔集,她的笔触温婉而深入,不仅仅停留在构成园林的各类建筑物表面,更透过历史、人文的巧妙融入和持续延展,与一砖一瓦、一门一窗、一柱一栏等构件展开对话,并将其放大、详解,进而发掘出藏在传统建筑细节里的韵味。
  意境美,对于阐释传统建筑而言,难免有笼统之嫌。那么,传统建筑到底好在哪儿?在小西看来,建筑构件已经支撑着我们走过了几千年岁月,它们始终以一种隐秘的方式,根植在中国人的基因里。为了一展它们的风姿,该书“瓦上听风”“门内门外”“无用之用”“今夕何夕”四辑的二十余篇随笔,娓娓道来,具体而微,讲透了建筑构件的从“力学支撑”到“文化支撑”。
  窗,被普遍视为传统建筑的眼睛。小西单以“窗”入书名,亦可见一斑,而名为“李渔的窗子”,则是由于她将其与建筑美学画了等号。李渔的高级在于,将画舫的窗子设计成了扇面形,“身为文人的手边物,扇子原本天生就是画的载体,更何况,那画还是活动的”。人在窗前走,自入“扇”中画,而画舫行动、山水变化,又为“扇面”平添了几许情趣。李渔的突发奇想,既是对前人窗之理念的激活,也勾起了后人的兴致。恰如书中所写,对窗子有要求的文人,从来不在少数,否则苏州的留园不会单单园林取景用到的漏窗就有六十多款,沧浪亭的漏窗则多至一百零八式。
  “凭栏”二字,在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极高,时而感伤,“无言谁会凭栏意”;时而香艳,“沉香亭北倚栏杆”;时而豪放,“凭栏处、潇潇雨歇”。小西认为,在古代文人眼里,栏杆并非冷冰冰的构件,而是能承接得住万千思绪的伙伴。大人物、小人物,得意者、失意者,来来往往,在它面前各抒胸臆。对于他们而言,它像是一壶够劲儿的酒——再没有建筑构件像它那样,能随时催生起大千世界的情绪来。栏杆多与亭台相伴,这又使其成为唯美的一部分。湖心亭看雪、长亭送别、兰亭雅集……一个“亭”字,让古人崇美、重情、尚雅的生活一览无余。
  在中国文化语境中,“门”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一道门板,开合之间,生出许多故事。门闩、门槛、门枕、门环,均呈现于小西的笔下。行事低调的是门闩,“但凡门扇,要防人从外开启,背后都有它的存在,所以它竭力避免引起注意,只展露在自己人面前”。傲气十足的是门槛,“它分隔开门户内外,会让人自然联想到‘界限’一词——内外有别”。讲究协同的是门枕,“中央凹槽咬住门槛,门内一头的海窝承托住门枢,整个底座连同门外雕花的一头压住阵脚”。轻轻叩响门环,金属与木头的清脆敲击声,提醒着主人推开家门,“笑问客从何处来”?
  小窗可窥大世界,更有大意趣。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言:“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翻阅《李渔的窗子》,何尝不是推开了一扇朝向中国传统建筑的“小窗”?放眼望去,宏伟与雅致交错,山水与花木相宜,曲径通幽处,建筑构件之美、之趣、之韵呼之欲出,再现中国式浪漫。

□刘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