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天地 > 

大草原上崛起新希望

——内蒙古推进绿色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11-01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以实施服务绿色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为抓手,分三个阶段,扎实推动全区绿色特色优势产业质量提升,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1年底,该局帮助企业和农牧民直接增收近8.6亿元,节约成本1300余万元,稳定用工3000余人,拓展就业岗位6200余个。

开展“滴灌式”精准服务,助推企业提升质量效益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点对点”调研,按照“一需 一策、一企一案”原则,为每家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整合质量基础设施、知识产权、特种设备等职能和技术优势,提供“滴灌式”精准服务。
  该局帮助企业攻克橡胶齿轮泵滤胶机核心部件不耐磨损等技术难关,企业产值增加338万元,研究成果申请2项知识产权,实现了进口橡胶齿轮泵滤胶机关键技术替代。同时,该局开展技术诊断和帮扶,帮助新能能源有限公司降低锅炉爆管、换热器泄露发生概率,企业每年节约成本900余万元;制定关键标准,帮助内蒙古塞飞亚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增收2124万元。

由服务“一企”向“一域”拓展,提升产业发展综合效益
  在总结服务单个企业成功经验基础上,该局进一步健全机制、扩大战果,积小胜为大胜,推动服务工作由“点”向“面”拓展。
  针对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絮片服装产业瓶颈问题,该局提供新产品研发、标准制定、检验检测等“一站式”服务,促进产品提档升级,帮助当地服装双创园10家企业增收2500万元。
  同时,该局制定关键地方标准,在巴林左旗推广应用,规范笤帚苗种植、加工,并推动标准互认,打通国外销售渠道,带动当地1.7万户种植户和8000余名笤帚绑扎技工人增收8340余万元;会同企业、检测机构、主管单位及行业专家,制定《丰镇月饼》团体标准,丰镇月饼行业200余家企业受益,收入增加5000余万元。

由“面”向“链”聚焦,助推绿色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创建“115”工作机制,即1家技术机构深耕1条产业链,集聚市场监管部门、盟市旗县政府、自治区相关厅局、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机构等5类资源,提升服务质效,在更大范围内集聚优势资源,服务绿色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该局在羊绒产业链养殖前端、毛绒交易、加工销售等环节同步发力,动态监测山羊绒品质样本近11万个,淘汰粗绒型基础母羊1.27万余只、种公羊110余只,从源头提升山羊绒品质,208个核心户增收344万元;推行公正检验制度,检验山羊绒1.6万吨,推动建立优质优价交易机制;研发石墨烯与羊绒混纺技术,丰富羊绒制品品种,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新增订单1.5万件,销售额增加1200万元。
  此外,该局帮助武川县秀美绿色生态有限公司等生物医药产业链上游企业提升种植标准化水平,帮助乌兰浩特中蒙制药等下游制药企业提升产品国家质量标准,提升成药质量竞争力,促进产业增收6000余万元;为三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向日葵产业链上下游6家重点企业提供标准化综合服务,强化向日葵育种、制种、种植、加工、收储、运输等全产业链标准引领,带动产业链增收近1.2亿元。

□卓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