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产权 > 

千帆竞发 行稳致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商标品牌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11-02

  “种草了!”10月18日下午,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组织中外记者来到同仁堂知嘛健康零号店采访,一款枸杞拿铁咖啡受到不少记者的钟爱。小小的店铺,展现的是以同仁堂为代表的中国老字号品牌,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的风采。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为适应百姓消费升级和供给质量提升的要求,从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向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转型。2017年,《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推进中国品牌建设的意见》开始实施,进一步厘清了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深入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作出积极贡献。
  非凡十年,商标品牌意识深入人心,商标价值更加凸显,商标对创业创新的驱动作用日益显著。我国每万户市场主体有效商标拥有量从2013年的999.7件增加到2021年的2421.3件。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通过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在市场上乘风破浪,绽放光芒——传统品牌与网红品牌交相辉映,拉动内需效果显著,走向海外动力强劲;农业品牌让农民富起来,工业品牌让产业强起来;亿万创业者拥有自己的品牌,圆了创业梦……2022年BrandFinance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中,我国占84个,比2012年增加52个,总价值达1.6万亿美元。

撬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大杠杆”
  “前三季度,公司旗下‘吉祥韵’和‘芙叶’两个品牌六堡茶的交易量均突破800万元,目前生产订单已排到明年3月!”10月14日,在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长洲区长洲镇龙华村的新建加工厂内,广西芙叶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金福喜不自胜。这是梧州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自治区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意见》,大力推进梧州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
  一件商标能做什么?识别一件商品,认识一家企业,收获一笔财富……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认识到,小小商标可以成为撬动地方经济的大杠杆,商标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商标局多措并举服务地方、行业和企业商标品牌工作开展。积极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5·10中国品牌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多种渠道和载体宣传商标知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市场主体的需求,商标局精心谋划组织,连续多年举办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集中宣讲,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该局还持续发布年度商标异议、评审典型案例和打击商标侵权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展示商标工作发展成就和改革经验,推动社会公众商标品牌意识持续增强。
  “一提一大串,一抓一提溜。”在我国不少地区,区域品牌已成为当地的亮丽名片,日益受到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018年起,商标局探索通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支持各地方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品牌和区域品牌,累计注册区域品牌集体、证明商标240件,涌现出沙县小吃、佛山陶瓷、南康家具、海阳毛衫、丽水山耕、黄冈教育等一批叫得响、效益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
  “融资难、融资贵”是困扰小微企业的“老大难”问题。2015年,浙江省台州市设立全国首个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受理点。商标局积极引导服务企业开展商标品牌资本化运作,2021年办理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2570件,是10年前的3倍多,融资金额达930.38亿元,众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用商标换来真金白银。

服务“三农”发展的“金钥匙”
  “小米粉,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搞出这么大的规模来。”“小木耳,大产业。”习近平总书记积极评价的“柳州螺蛳粉”“柞水木耳”,都是近10年来依法核准注册的地理标志商标。
  作为与“三农”联系最紧密的知识产权,地理标志商标不仅直接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还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金秋时节,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海域,彩色的新型塑胶渔排连成片,成群的大黄鱼自在游弋,一派祥和景象。海上崛起新田园,鱼跃人欢好“丰”景。有了“宁德大黄鱼”地理标志商标这张名片,宁德打造了年产值69.18亿元的大黄鱼产业链,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宁德大黄鱼、福鼎白茶、拓荣太子参……84件地理标志商标,改变了宁德“老、少、边、岛、贫”的形象。“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德市市场监管部门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提出的这一理念为先导,探索出一条运用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的道路,助力百姓脱贫奔小康。
  为贯彻实施商标品牌战略,2017年商标局在福建宁德和江苏淮安举办交流会,总结推广两地利用地理标志集体和证明商标助力精准脱贫、服务打造特色品牌、推动区域发展的“宁德经验”“淮安经验”。
  商标局进一步优化地理标志商标审查流程,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发布《关于简化地理标志商标申请材料、便利申请人的通知》,制定《含“硒”地理标志商标审查标准》《含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地名的普通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的审查标准》《白酒类地理标志商标审查细则》等审查规则,进一步细化地理标志商标审查标准,严把注册审查关。
  面对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相关申请人等对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保护的强烈需求,商标局通过召开“科技兴农与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研讨会”“地理标志商标促进产业发展座谈会”等会议,举办“加大地理标志保护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贫困地区地理标志运用水平提升培训班”等研修班的方式,积极回应,答疑解惑。
  2017年6月,世界地理标志大会时隔10年再次在中国举办,88件地理标志闪亮登场,讲述中国品牌故事。时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高锐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地理标志保护方面发挥着“领导作用”。
  截至2022年9月,我国已注册地理标志商标6992件,其中10年来新核准注册地理标志商标5238件,是2012年底(1754件)的2.99倍。
  “产品更好卖了,日子更红火了!”6992件地理标志商标,犹如神州大地上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将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点缀得更加美丽。

助力扬帆出海的“新引擎”
  “感谢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有了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我们敲开了东盟市场的大门。”前不久,广西五一管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表示。
  同样通过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走出国门的,还有大名鼎鼎的柳州螺蛳粉。在柳州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下,柳州螺蛳粉获得英、法等12国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保护,拥有扬帆出海的“身份证”,出口量持续增长。
  10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贴牌代工之路走不长久,走出国门还得有自己的品牌。
  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因为具有省时、省力、省钱的优点,被称为企业在海外注册商标的“快车道”。商标局充分利用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服务中国品牌“走出去”,引导企业在布局国际市场时商标先行,取得良好成效。
  商标局不断优化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业务服务。2021年,我国申请人办理马德里商标国际业务全面实现电子化。该局持续选派业务专家和骨干赴各地宣传马德里体系优势,讲解网上申请系统流程,帮助申请人提高网上业务办理能力。
  马德里国际商标的成功注册,改变一大批企业产品只能贴牌生产的被动局面,给涉外企业带来深远影响。例如,岳阳宝丽纺织品有限公司2013年注册马德里国际商标后,积极使用自主品牌,系列产品畅销欧洲、美洲、亚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年来,我国申请人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有效量从2013年的1.72万件增加至4.87万件,年申请量在马德里联盟中排名从第六位跃居第三位,为国内市场主体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加强海外商标布局提供有力支持。

□本报记者 李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