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安全 > 

大兴安岭地区5060户经营主体完成摸排分级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11-24

  本报讯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市场监管局切实把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按照“快、深、细、准”工作方针,全力推动分层分级包保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工作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全区5060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已全部完成摸排分级工作,已明确937名四级包保干部,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基础牢。
  早安排、谋全局,在贯彻上求快。地委、行署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将“两个责任”工作上升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四个体系”运行机制,列入行署督查室重点督查工作。行署常务会专题研究、地委委员会听取汇报,地级分管领导向省局专班专题汇报。行署食安办通过各级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发动,以致函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一封信等形式,积极宣传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推动各地提升思想认识,深化对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形成责任全覆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合力。
  快部署、明主责,在动员上求深。全区迅速成立以行署食安委副主任、行署副专员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下设4个专项工作组,明确职责任务、坚持高位推动,推进集中攻坚。10月10日、10月18日先后组织召开全区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动员会及推进会,紧盯主要工作目标,层层传导压力,将工作分层分级落实到具体人,强化履职尽责,做到“任务清、目标明、责任实”,确保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严要求、分层级,在安排上求细。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方案,针对A、B两级主体数量较少、C、D级主体数量过多情况,进一步修订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包保等级标准,要求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对C、D级餐饮企业分级进行动态调整,采取“提级管理、扩大包保干部范围”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各层级包保任务畸轻畸重现象。同时,对全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分级梳理工作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累计下发工作提示和指导建议58条。
  抓落实、定程序,在督查上求准。实行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推进“日报制”动态管理,地、县(市、区)局、基层监管所三级联动,及时汇总梳理更新包保干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变更等情况,及时筛除停业未注销等异常主体信息,确保摸底数据准确可靠。采取实地督查、会议调度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跟踪整改。同时,充分借鉴全国各省市先进经验,在“管什么”以及“怎么管”方面,做到与“守查保”“微腐败”“食品安全制度落实年”等专项行动(活动)的深度融合。用好层级签状、逐级督查等手段,切实打通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将责任落实至“最小工作单元”。
  下一步,大兴安岭地区将围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开展“循环式”“渐进式”专项督查行动,打牢基础、有序推进、全面查找食品安全责任领域短板弱项,建好清单台账,逐一销号跟进,确保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到位。

□王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