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编读往来 > 

征文背后的情怀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11-29

  2021年11月4日《中国市场监管报》食品业界版发表了笔者撰写的《守住食安底线优化营商环境——浅谈“十四五”时期食品安全工作如何做好“放管服”》征文,我欣喜至极的同时,不禁感慨万千。10多年来,我已养成了阅读《中国市场监管报》(之前叫《中国工商报》)的习惯,从中汲取营养,得到启发,逐渐培养了写作的爱好,随之而来的是一次次的小惊喜。我的老师看到这篇文章后,夸我写得很专业,有深度有内容,指导性强。我当时就像喝了蜜一样甜。
  该征文3000多字,这对别人来说可能没什么,对我这只“小菜鸟”来说却是“鸿篇巨制”。回首写稿过程,那种忐忑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因为我平常不怎么写论文,对食品安全知识掌握得也不多,担心自己认识不到位,论证不严谨而写不好,几次打退堂鼓不敢写,但想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同事们奔走在监管路上的辛苦,一种责任感迫使我坚持写下去并写好。
  首先,我根据征文要求,结合自己在窗口工作的特点,确定围绕“食品安全工作如何做好‘放管服’”这一内容来写。接着,找来局里下发的所有关于食品监管方面的书籍、文件认真通读。如征文第二部分“探索行业标准,规范操作行为”,就是借鉴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内容。我是在窗口工作,对食品监管的具体工作知晓不多,于是我咨询同事,了解相关工作要求,如监管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如何落实主体责任等等。针对同事们提出的人员少、监管任务重、经营户原材料和卫生难以达标、监管难度大等实际问题,我提出了智慧监管和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的思路,力求文章做到主题鲜明、观点新颖,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前瞻性。
  坚持每天读《中国市场监管报》,报纸上关于食品监管方面的文章很多,从中找到有用的事例一点也不难。如征文第一部分“广泛推行告知承诺制”,提出在广泛推行之前,要循序渐进,先从预包装食品开始,再到低风险食品生产试点改革的思路,我是从《中国市场监管报》2020年11月24日1版《江西加大告知承诺制改革力度》一文中受到启发,该文讲述了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对茶叶生产企业开展低风险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制”试点改革的内容。还有征文最后一部分关于“食责险”的想法,也是通过学习《中国市场监管报》上的文章提出来的。
  读报用报除了在写作中给我一次次惊喜,在实际工作中也给了我无数有形和无形的帮助。
  窗口工作比较复杂,经常要应对业务不断更新的难题,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我认真学习《中国市场监管报》的相关文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比如今年6月10日,辖区服务对象曾先生到分局窗口,一次性填写了3份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申请材料。受理过程中,我发现他的经营场所为同一地址,经营范围也全都是养狗。我立即将这种情况向分局长汇报,分局长也拿不准,疑惑地说:“好像听说过一址多照。”我说:“一址多照的情形好像不是这样的。”因为没有统一意见,材料受理后并没有马上批准。
  事有凑巧,第二天我就在《中国市场监管报》3版上看到李翔老师写的《北京营造宽松便利市场环境》一文,里面提到一照多址。我微信请教李老师,向他咨询一址多照的具体问题。他很热情地回答:“一照多址大多适应连锁店、便利店或者药店之类的企业,一址多照应该只是探索性的政策。”我把这些信息提供给市局企业注册局,他们认为一址多照没有文件依据,于是得出结论不能办理这类执照。我们打电话把相关政策向曾先生解释,不久,曾先生来到分局撤回了他的申请。这次因为读报用报,有效地避免了办错执照的问题。窗口工作还要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委屈,特别是市场主体的不理解。起初我真适应不了,幸亏有《中国市场监管报》,它教会我许多关于“放管服”改革的经验和做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升业务能力;报纸上刊发的关于系统同仁乐于奉献、不计得失的文章,也给了我无限鼓舞,让我从容地走出了心理困境。比如今年5月26日《中国市场监管报》1版刊发的文章《18年扎根服务窗口立足岗位践初心——记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先进个人、云南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处一级主任科员杜金凤》,尽管文中主人公的窗口业务和我不一样,但是她不被理解的遭遇以及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为她的沉着应对而折服,也被她勤奋好学、兢兢业业的精神所感动,平时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注意向她学习,自觉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是《中国市场监管报》让我耕读不辍。读报,伴我一路前行;用报,教我创新工作;写作,使我精神愉悦……所有这一切都在继续。这不仅仅是为了收获的喜悦,更是因为我想做一名市场监管工作的记录者,记录下身边同事一点一滴的辛勤付出,学习和探讨更多更好更先进的工作方法,让老百姓看到我们市场监管工作的效果,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消费过程中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江西省高安市市场监管局城东分局 周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