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新闻 > 

福州鼓楼“12335”工作法破解肉制品监管难题

发布时间:2025-10-23

今年以来,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市场监管局聚焦制售假劣肉制品、假冒伪劣食品等民生关切问题,创新形成“12335”工作法,围绕“一个核心、两项机制、三个重点、三维监管、五步闭环”总体思路,构建全链条、立体化的监管体系,持续推进制售假劣肉制品问题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面对肉制品监管对象范围广、难度大的挑战,该局锚定“一个核心”,即以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核心,紧盯制售假劣肉制品、假冒伪劣食品问题,坚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标准不降,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在此基础上,该局健全“两项机制”。一方面,完善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城管、公安等部门开展跨区域、跨环节执法协作。指导各级包保干部结合督导检查任务,包保督导问题整改率达100%。各街镇深入开展食品摊贩登记工作,累计登记食品摊贩100家。另一方面,强化行刑衔接机制,对涉嫌犯罪案件一律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今年5月,联合鼓楼公安分局侦破一件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案件。

在监管方面,该局突出“三个重点”,精准实施风险管控。加强对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美食街、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所的摸排整治,并在三坊七巷开展福州市放心消费“八闽第一街”创建工作。聚焦肉制品生产企业、小作坊、烧烤店、火锅店、网店及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等生产经营主体,建立肉制品重点监管主体对象清单104家。同时,深入排查整治掺杂掺假、以假充真、虚假宣传、虚假食品标签标识等突出问题。

为提升监管效能,该局构建“三维监管”体系。通过“立体化”监管强化问题排查,紧盯肉制品生产经营集中地区和群众举报等风险问题隐患易发生地区,开展排查和暗访,累计查办肉制品案件14件,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11批次,核查处置率达100%,累计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81项,切实提升辖区食品安全水平。借助“两微一端”等平台加强宣传引导,推进社会“共治型”监管,公开征集违法违规线索,持续完善食品安全共治格局。压实主体责任推进“穿透式”监管,印制《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工作手册》,针对不同类型肉制品重点监管对象主体特性,实施差异化培训方案。今年以来,已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培训9场,覆盖食品安全管理人员500余人。

最后,鼓楼区市场监管局完善“五步闭环”流程,按照线索发现、立案查处、整改规范、回头看督查、长效防治的五步闭环流程,推动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严防制售假劣肉制品、假冒伪劣食品问题反弹回潮,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