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3
作为庆祝第56届“世界标准日”的重点活动之一,第二届标准与专利协同创新发展学术交流会日前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办,主题为“标准与专利协同创新发展”,来自标准化、知识产权、反垄断行政主管部门与司法机关有关人员深入探讨前沿态势,共商机遇挑战,为推动标准与专利协同创新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成果发布环节,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昆介绍了《标准必要专利发展报告(2025年)》(中英文版)有关内容。据悉,该报告不仅分析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专利信息披露情况,还归纳了中国、美国、欧盟等9个主要国家(地区)的标准必要专利发展态势,针对性研究我国重点产业的标准必要专利发展情况,并深入阐述地方关于标准专利协同的实践探索,能够为政府决策、企业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权威参考。
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标朴洞察·Insight SEP”创新工具也在会上对外发布。该工具提供了标准必要专利权威综合数据库、智能辅助工具包及定制化解决方案,旨在实现国际、国外、国内标准必要专利相关数据的结构化分析、要素化检索、可视化呈现与智能化应用等核心功能,为标准与专利协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会上,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于欣丽,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徐瑄,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原副庭长、外交学院法学教授金克胜,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邬贺铨等重量级专家学者,先后围绕标准必要专利规则博弈、FRAND原则下软法对价法律适用、司法视角下的标准必要专利治理、5G技术中标准与专利协同等业内前沿主题作了主旨演讲。20余位专家代表围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中标准专利协同的机遇和挑战”“全球主要国家(地区)标准必要专利治理的格局和趋势”“国内外专利池政策导向、发展模式、许可实践的新趋势”“标准必要专利实践广域化发展趋势下许可的难点和焦点”四个主题开展圆桌对话,就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实践经验和未来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