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编读往来 > 

邂逅《中国市场监管报》以后的三个“没想到”

来源:时间:2021-03-10 16:03


  屈指数来,我与《中国市场监管报》结缘已经有8个多月的时间了。
  打开记忆的闸门,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中国市场监管报》是新年伊始的第一个工作日,邮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办公室送来了《人民日报》《中国市场监管报》等7份报纸。也许是因为以前不了解和没有订阅过该报纸的缘故,当我从7份报纸中第一眼看见《中国市场监管报》的时候,就被它的通栏报头所吸引。再仔细翻阅报纸,又被它大气的版式、简洁的编排和图文并茂的内容吸引了。
  从此,阅读、学习《中国市场监管报》成为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由此,也引发了三个“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编辑老师对市场监管一线的作者如此有心。
  6月29日傍晚,我的手机来电显示了一个来自北京的陌生电话。接通电话后,对方自称是《中国市场监管报》微信公众号《音伴》工作室的编辑栗世民,说《音伴》栏目正在策划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的特别节目,希望我这个戎马半生的退役军人给他们写一篇散文,准备在“八一”建军节期间推出。
  印象中,我与该报编辑素昧平生,怎么会有编辑向我约稿?通完电话,我想起了一件事情——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身为退役军人和老共产党员的我坚决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服从局党组安排,从大年三十直到8月4日6个多月时间,我和同事们一起连续战斗在广州市西湖花市联合执勤队和支援登封街道办事处沙河登封综合市场、大东街道办事处启正、东里、启明、东源、新南5个社区的疫情防控最前线,以无畏精神守护群众平安健康,彰显党员使命担当。
  其间,我还投入战“疫”主题创作。经过努力,我创作出了《百年花市巡逻忙》《市场监管人礼赞》《人民战争威力强》《情人节感怀》《党旗飘扬先锋岗》《主战场上写忠诚》六首战地诗和长篇时政评论《倡导全民使用公筷公勺 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用文学作品的感染力真情传递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正能量。
  3月下旬,我将自己的诗作投向《中国市场监管报》的《文化副刊》版。因为此稿未被编辑老师采用,加上工作繁忙,我之后没有再与该报有联系。
  没想到,编辑老师如此有心,竟然通过我几个月前的投稿了解到我的身份和工作经历,主动向我约稿。
  第二个没有想到:《文化副刊》版和《音伴》栏目如此令读者喜爱。
  半年多来我一直在疫情防控一线值守,直到7月18日晚,才将稿件发给编辑。栗编辑说我的文章更适合报纸版面,可以帮我推荐给版面。
  7月24日,我的文章《戎马半生铸军魂——写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三周年之际》在《文化副刊》版全文发表。
  随后,栗编辑再次联系我说《音伴》栏目也准备发表我的文章,要我发几张在部队期间的照片和穿市场监管制服的照片给他。
  8月2日,我的纪实散文《从军人到市场监管人》,经过李秋菊编辑的精心修改,在《音伴》栏目推出。此文经过主播声情并茂的深情演绎,引来众多朋友关注、点赞、留言和转发。
  第三个没有想到:报社如此重视《读报用报》版。
  编辑与作者、编辑与读者的关系,是影响编辑工作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能不能正确地看待和处理这些关系,直接关系到编辑的工作成果和质量。
  一个成熟的办报人都明白:办好一张报纸,编辑是连接作者和读者的纽带。在编辑和作者、读者的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编辑。只有编辑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与作者、读者的关系,才能保证办报工作顺利进行。
  作为曾经在部队新闻宣传战线工作27年的老兵,笔者发现,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和发展,我国成百上千的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介入影像视频和声音传播,适时推出跨媒体栏目的同时,大都放弃了一个可以让编者、作者、读者有效沟通与交流的载体——类似于《读报用报》这样的传统专版和专栏。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市场监管报》在主动顺应新时代宣传工作需要,适时创办音频栏目的基础上,坚持每月办好一期《读报用报》专版,引导编者与广大作者和读者一起为办好《中国市场监管报》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共同讲好市场监管故事,架起了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友谊桥梁。

□周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