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2021-04-12 13:42
在小餐馆厕所里发现挂有“协和男科”的广告,号称中国医师协会会员单位、国家三甲医院专家长期坐诊……不用怀疑,这个绝不是患者口口相传的“专治疑难杂症”的北京协和医院。
5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对以“协和”等知名医院被冒牌问题开展清理整治。专家指出,除清理知名医院冒牌问题外,假冒知名医院App、线上售卖傍知名医院产品等问题也需引起关注,多部门协作线上线下开展执法协作尤为重要。
遍地是“协和”
“如果普通三甲医院说是绝症,送到北京协和医院还能抢救;北京协和医院说没救了,那就真没办法了。”虽然言辞夸张,但在大多数患者心中,北京协和医院是专业和权威的象征。
近年来,以“协和”二字冠名的医院比比皆是。
记者在天眼查上检索“协和医院”,发现一共有2080条记录,主体类型除了事业单位,还有民办非企业单位、股份合作公司、普通合伙企业,五花八门。很多“协和”医院仿照“北京协和医院”,采用“地名+协和医院”的方式取名。
面对遍地开花的“协和”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宣传处常务副处长陈明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国内仅有3家以“协和”为名的公立医院,分别为建于1921年的北京协和医院、建于1866年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和建于1860年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州协和医院)。国内其他冠以“协和”之名的医院,均与北京协和医院无关。
拉大旗作虎皮是一些自称“协和”医院的常见宣传方式。中国市场监管行政处罚文书网显示,成立于2016年的泰安协和医院为民营医院(民办非企业单位)。2019年5月,因在网上发布“五大国家三甲医院专家长期坐诊、北京名医门诊定点医院”“泰安最好男科医院揭晓:协和医院9年蝉联第一”等虚假内容广告,该医院被罚款50万元。
成立于2003年的太仓协和医院为普通合伙企业。2018年11月,当事人委托制作含有“协和男科”等医疗内容广告的300个停车锥(停车路障)摆放在小区;2019年4月,当事人委托制作200个此内容广告牌,挂在一些小餐馆的厕所。而当事人并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2019年12月,江苏省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违法发布医疗广告行为罚款。
冒牌花样多
早在2012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就发布声明,提醒患者警惕4种假“协和”骗术:宣称与北京协和医院有隶属关系或技术协作关系,在宣传品上冒用医院照片,打着协和旗号虚假宣传药品、器械或化妆品,冒充北京协和医院退休专家开办诊所或在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
北京协和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北京协和医院LOGO及院徽分别在商标第3类、第5类、第16类、第18类、第25类、第44类注册成功。
“北京协和医院LOGO及院徽的成功注册,拓展了协和文化品牌,丰富和完善了医院的标识体系,为捍卫协和品牌,严厉打击假‘协和’及其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法律利器。”这名负责人说,“但根据相关规定,我们只能以北京协和医院六个字为注册商标,而不能独占协和商标。”
近年来,假专家、假合作,假App、假商品等“傍名牌”现象借着一些互联网平台不断蔓延。2017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官方微博发布声明,医院发现假冒协和皮肤科的App“协和皮肤病专科”欺骗患者,特声明与名为“协和皮肤病专科”的App无任何关系,请患者不要上当受骗;挂号认准协和唯一官方App“北京协和医院”。
2018年5月,一名来自广西的患者写信给北京协和医院,要求买治病的特效药。北京协和医院回应称:北京协和医院从不会主动向患者推销药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银屑病等疾病,需到正规医疗机构,根据有资质医生的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2019年11月,一款名为“协和维E乳”的护肤产品突然火爆。据某短视频数据平台统计,短短一周时间里,这款护肤品就在某电商平台售出51万件。实际上,这款打着北京协和医院旗号宣传的产品,其实是苏州一家叫“协和”的药厂生产的。
“与北京协和医院有关的化妆品生产、销售企业,仅有北京协和医院全资子公司北京协和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由该公司控股的北京协和精细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参股的北京新华联协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协和医院生产护肤品是精心牌硅霜和硅E乳,其他任何化妆品、保健品、美容院等均与北京协和医院无关。”北京协和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雁斌说。
清理动真格
5月30日,针对知名医院冒牌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对“协和”知名医院等机构被冒牌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整治,加强对知名医院等机构字号的保护,严厉打击医疗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坚决查处营利性医疗机构价格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发布违法医疗广告行为,加强信用信息公示。
通知特别指出,对含有“协和”等知名医院名称相关字词的企业名称,无授权的一律不得登记;已经登记注册的营利性医疗机构,无投资关系或相关授权的,指导其变更名称。
围绕疫情期间线上App使用频繁的情况,多部门对医疗App的违法行为也在加大查处力度。今年5月,工信部要求好医生等16款侵害个人消费者权益的App限期整改。5月18日,公安部发布通报,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依法查处“好孕帮”App等违法违规收集公民个人信息App服务单位386个。
协和意为和谐融洽。专家指出,查处知名医院冒牌问题只是一个开端,多部门协作共治,清理线上线下“傍名牌”等医疗乱象,才能维护知名医院口碑,长久保护患者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本报记者 倪 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