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加大执法力度 维护公平竞争 促进有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4-21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网络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深化落实《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规定,集中整治网络市场突出问题,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网络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于2020年10月至12月联合开展了2020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
  按照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各地以落实《电子商务法》为统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原则,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加大执法办案力度,维护公平有序网络市场环境。专项行动取得了成效,达到了预期目标。

北京:坚持“四个管网” 线上线下一体化

  2020年10月以来,北京市持续发挥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优势,聚焦首都网络市场监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四个管网”(依法管网、以网管网、信用管网、协同管网)监管理念,深化《电子商务法》贯彻落实,紧盯重点领域线上线下一体推进执法检查,网络市场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分工协作 精心做好筹划部署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发挥牵头作用,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牢牢坚持“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抓好工作筹划部署。该局梳理8类31项重点任务,制定符合首都网络市场实际的具体工作方案;组织召开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会同15家成员单位研究破解网络监管执法难题的方法,探索建立衔接更加顺畅、运转更加高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加强对各区市场监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定期督查,确保“网剑行动”有序开展。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工作目标,与市版权局、相关行业协会等单位协同,构建“数据互通、共同治理”的工作模式,保持打击网络侵权盗版高压态势。市知识产权局印发《2020年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在宣讲解读政策、建立联动机制、发挥行业联盟作用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市农业农村局、市园林绿化局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期间野生动植物管理工作,制定跨部门联合检查方案,牢牢守住乱捕乱猎、市场交易、运输寄递、消费终端“四道防线”,严厉打击了一批线上违法交易野生动植物行为。

技术支持 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充分挖掘数据、技术资源优势,探索网络市场监管理念、方式、机制不断创新,提高“智慧监管”水平。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托网络交易监管系统,归集北京地区涉网企业36.4万户、电商平台企业119户,为专项行动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数据支撑;采取“网络取证+公证”模式,提升网络证据证明效力,开发PC端和移动端取证功能,目前已获取电子数据证据近万件,为基层监管执法提供了有效支撑;依托“红盾京通”“美团政企通”“红盾云桥”等信息化监管协作平台,面向全国完成案件协查400余件。市网信办针对网络侵权假冒、虚假违法广告、非法野生动植物交易等问题,督导属地网站加强有害信息技术过滤,累计清理有害信息116.5万余条,设置关键词、过滤词等2.3万余个,处置违规账号11.5万余个。市版权局运用技术手段开展网络版权监测评估,共计发现侵权数据约1190万条,发起“通知—移除”维权行动超过830万条。市药品监管局巡查独立网站、自媒体网站及入驻第三方平台店铺4000余个(次),监测发现平台涉嫌通过网络违法违规销售医疗机构制剂的疑似违法线索22条。

督促指导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积极引导电子商务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动政企协作。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强力推进《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主体责任清单》落实,采取“在线直播”方式培训2500余家企业1万余从业人员,督导平台企业严格履行经营责任;专项整治网络交易诉求突出问题,抓牢重点平台企业,提升绿色通道覆盖率,依托新媒体平台深化消费维权指导,有效促进诉求“降量提率”;聚焦直播电商、互联网旅游等行业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积极引导行业领域龙头企业制定自律公约,提出严于法律、高于法律的管理标准。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同20余家互联网企业建立常态联络机制,为企业纾难解困,设立维权网络服务绿色通道提供远程维权支持9次,督促企业履行“通知-删除”责任14次。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对辖区49家法人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专项摸排核查,督导其严格落实《电子商务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自觉守法,规范经营。市税务局对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广泛调研和业务对接,指导企业在保障商业数据完整性、真实性、全面性等方面认真履行义务。市商务局围绕社区团购新业态,开展行政约谈,出台相关制度规范经营行为,有力防范恶性竞争和垄断经营。

社会共治 夯实信用监管基础
  着力加强网络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诚信宣传、诚信教育、诚信引导,带动企业自律合规经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开展电子商务领域跨平台联防联控试点工作,21家知名电商企业加入该机制,共享各类严重违法商户信息7500余条,将356.8万条信息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信息、53.7万条信息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信息、75.2万条行政处罚信息纳入跨平台信息共享查询范畴,初步实现“一处清退、处处关店”;建立高风险平台内经营者联合管控机制,累计向平台推送涉及5585户企业的注销吊销、列异、列严问题数据,由平台主动采取终止服务3416户、降级降权585户、加强主体审查276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推动建立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强和规范信用联合奖惩和红黑名单管理相关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配套制度,推送146万户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提供红黑名单、行政处罚、重点关注等65类信用信息2亿余条,全市范围内实施联合奖惩。市通信管理局加强互联网行业基础管理,开展App数据安全检测专项行动,累计清理过期域名1.18万个,处置未备案网站233个,检测典型App197款,有效提高网站备案准确率,为违法违规网站溯源管理奠定了基础。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监处



上海:压实平台责任 维护公平竞争

  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的要求,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牵头本市15个部门联合起草了上海市2020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方案,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原则,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

强化监测监管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随机抽查工作,共抽取48户平台经营者开展实地检查和网上检查,督促平台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并落实平台管理各项制度。先后组织实施了长江禁渔、以进博会为噱头虚假宣传、“双11”虚假促销、整治非法主体网站等15项专项网络监测,共发现网络违法线索2143条,立案调查16件,清理涉嫌违法信息213条,移送外省市市场监管部门案件93件,向公安部门移送线索43条。市委宣传部以国家版权局公布的重点影视剧作品名单为监测重点,加大线索收集力度,及时向执法部门移送侵权线索,累计监测网络传播链接107.81万个,向本市执法部门移送10起重大侵权盗版线索。市文化执法总队加大网上书店监管力度,将涉及出版物销售的网络交易平台纳入监管巡查系统,获取涉嫌违法线索326条,累计录入违禁书目信息1535条。2020年9月,市文化执法总队开展打击网络销售违法图书“绿网行动”,组织黄浦、杨浦、浦东和奉贤区文化执法大队集中对6家涉嫌销售非法图书的网店进行查处,共收缴涉嫌非法出版物1171册。市药监局采取线上收集线索和线下调查处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集中整治,结合年度检查计划、日常监管、投诉举报工作,按照“线上线下一致”原则对药械网络销售企业开展重点监管,依法查办案件,保持打击网络销售药械违法违规行为高压态势。

规范主体资质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加强对网站备案真实性核验、IP地址报备等关键环节监管,严肃查处虚假备案、未备案接入、黑名单网站再接入等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全闭环备案监管链条,结合过期域名清理、网站数超过70个的备案核查清理、空壳备案信息核查清理、网络直播排查等行动,多维度立体式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存量备案信息的准确率。市市场监管局优化营业执照公示系统,公示内容增加了11类行政许可信息,推进网络经营主体亮照亮证工作;以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一证多址等问题为导向,开展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及入网餐饮单位网上监测,共监测1.25万户次,调查处置各类问题餐饮单位4000余户,下线违法违规入网餐饮单位832户次;加大清理非法主体网站力度,共提请通信管理局关闭网站1151个次。市商务委指导推进网络零售第三方平台将其交易规则在商务部网站上统一备案,目前共备案企业8家,上报交易规则备案信息80条。市邮政管理局依据《邮件快件实名收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督促寄递企业与电商客户签订安全协议,并及时办理协议备案;督促企业完善实名制,并定期通报寄递企业实名收寄情况,切实提高实名收寄率。

打击不正当竞争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依据《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等,严厉打击网络虚假宣传、刷单炒信、“二选一”等违法经营行为,共查办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58件。市邮政管理局严厉打击刷单、空包寄递和买卖快递单号等行为,通过各种渠道向本市邮政快递网点下发通知,要求加强日常检查,重点关注企业是否存在揽投寄件信息不明的邮件较多、收寄量与投递量悬殊较大、非法提供用户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共检查企业225户次,下达整改通知书30件,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2件。

狠抓平台责任落实
  全市各部门加大法律法规宣贯力度,通过走访、调研、政策宣讲等方式,引导企业增强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市商务委联合市场监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多次开展《电子商务法》培训和宣讲,组织企业参加商务部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签订电商企业责任承诺书。“双11”促销活动前期,市市场监管局牵头本市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召集20家重点电商企业,召开“规范‘双11’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行政指导会,要求企业树立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意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及时妥善地解决消费者投诉。上海海关深化政企合作,强化与寄递企业的合作机制,要求企业加强信息分享和执法配合。市知识产权局与知名电商平台企业签订知识产权协作备忘录,围绕知识产权注册申请服务、知识产权侵权第三方认定服务以及知识产权领域社会共治等3方面15项具体工作开展深层次协作,提升电商平台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形成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格局。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网监处



四川:聚焦监管重点 全省上下“一盘棋”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组织召开网络市场监管厅际联席会议,对全省开展“网剑行动”提出具体要求。各地积极响应,21个市(州)及时调整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安排部署专项行动。全省上下“一盘棋”,政治站位高起点、思想集中高统一、工作要求高标准,专项行动确取得实效。

夯实基础 抓住平台“牛鼻子”
  明确目标,督促平台履行责任。以亮照、亮证、亮标入手,强化平台履责义务,并将目标具体化。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提出本地平台亮照经营率达到100%,本地平台内经营者亮照、亮证、亮标合格率不低于80%的目标。从抽查情况看,实现了既定目标,属地为内江、德阳、绵阳等13个市州的网店经营者亮照亮标率达到100%,成都青羊局、金牛局强化督导,属地的平台内经营者亮照亮标率达到85%。
  创新约谈,压实政企双重责任。为压实责任,完成“网剑行动”的既定目标,省市场监管局与占全省网络主体70%的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对辖区平台经营者和平台所在地县(区)市场监管局分管领导、监管人员进行“双约谈”,宣贯《电子商务法》,介绍“网剑行动”情况,剖析平台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的现状,提出落实主体责任的要求,并与区(县)监管部门、平台经营者签订责任书,为实现“网剑行动”既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共治,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省市场监管局指导网商协会与媒体、网络直播和短视频营销平台经营者签署《网络直播和短视频营销平台自律公约》,要求经营者认真核查生产企业资质,做好进货查验,不得销售“三无”产品,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的产品,不得为无资质的商家或个人开通直播带货服务等,治理直播和短视频营销业态乱象。德阳市自然资源局指导市爱鸟护鸟协会开展保护候鸟等野生动物宣传活动,并公布举报电话,发动群众保护野生动物。
  突出效果,加大检查督查力度。为压实电商平台主体责任,省市场监管局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平台履行主体责任,按照“谁检查、谁录入”原则对四川本地28家交易较活跃的电商平台履行主体责任情况进行抽查,并将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四川)及时向社会公示。省药监局将药品网络销售专项整治工作与年度监督检查任务相结合,按照“线上线下一致”原则加强对药品网络销售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督促企业强化经营场所、设施设备、记录追溯等管理,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与此同时,以网络非法售药、发布虚假药品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为整治重点,强化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监督检查。成都、德阳、内江等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网信办、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对网约车平台履行平台责任进行检查,督促整改问题。

把握重点 加大执法力度
  围绕打击不正当竞争、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等八项重点工作,全省各地各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重拳出击,打击违法犯罪,有力地规范了网络市场秩序。
  加大监测力度,发现案件线索。省市场监管局把网络监测作为“网剑行动”的重要抓手,在征求相关处室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网剑行动”监测计划,在“双11”“双12”等重点时节,组织了3批次,12个项目的监测,并及时移交处理监测线索信息。省公安厅、省委网信办、省委宣传部、省邮政管理局、省药监局等部门根据“网剑行动”部署的任务相继进行了网络监测,清理有害信息9.3万余条,发现了一批违法线索,为查办案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建立协查机制,形成监管合力。省市场监管局与省公安厅建立案件协查机制,互通有无。省税务局与省市场监管局建立信息交换机制,着力解决了两部门所管主体相关数据信息不一致,信息推送途径、优化开办、注销流程和信用管理机制等实际业务问题。成都、德阳、南充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与当地公安、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联系,建立定期联合检查机制,对防疫物资质量监管、长江禁渔等工作每半月开展一次联合检查。内江、眉山等地市场监管局与商务局建立平台服务合作机制,指导电商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和转型升级。全省各地各部门在联席会议框架内共建立协作机制56个,有效解决了联络不畅、协同不到位的问题。与此同时,省、市两级市场监管部门与大型电商企业建立协查机制,以快速获得违法网络主体信息和交易信息。
  突出抓好结合,共同推进治理。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把“网剑行动”与“剑网行动”结合起来,省药监局把“网剑行动”与医疗器械“清网行动”、化妆品“静网行动”结合起来,成都海关把“网剑行动”与“龙腾行动”“蓝网行动”“净网行动”结合起来,省市场监管局把“网剑行动”与“春雷执法行动”“特供专供专项行动”“长江禁渔禁捕专项行动”等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协同治理,大大提升了监管效能。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网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