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日照市市场监管局在东夷小镇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
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大局,扎实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工作成效显著,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商标发展再创新高
日照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开展商标发展三年清零行动,采取地标兴农富民,加强区域品牌和特色产业培育等措施,推动全市商标申请量、注册量,地理标志商标、商标国际注册数量稳定增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品牌支撑,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全市申请商标12353件,增幅居全省第8位;新注册商标7456件,增幅列全省第2位;累计有效注册商标31202件。2020年,新申请五莲明栗、五莲小米、日照海米、日照对虾、莒县艾草、莒县酒等地理标志商标6件;新注册莒县浮来砚、莒县蚕茧、莒县花生、五莲西葫芦、五莲黑猪等地理标志商标6件,全市地理标志商标总量达40件;新申请商标国际注册16件,商标国际注册总量达100件。
专利实现提质增效
该局通过开展知识产权“春笋”行动,实施专利发展“清零”行动,搭建知识产权第三方托管平台,积极培育专利大户,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驱动效应;会同市财政部门出台《日照市市级质量暨知识产权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对获得专利奖、开展专利导航项目的单位给予政策扶持,对高维持年限(十年)发明专利、海外授权发明专利等项目给予政策补助,充分调动企业发明创造积极性。
2020年发明专利授权量781件,列全省第8位,比上年增长228.15%,列全省第一位;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089件,比上年增长102.82%,增速列全省第一位;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08件,列全省第9位,比上年增长100.57%,增速列全省第1位。培育出山钢、日职等一批年发明专利授权量5件以上的专利大户,总数达到79家,比上年增长618.18%。
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增强
该局通过深入推行“知识产权+”融资模式,积极落实省贴息补助政策。2020年,全市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授信额度2.4亿元,实际贷款2.145亿元,缓解了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知识产权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挥。今年第一季度,该局深化“移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机制,全市专利质押融资授信额度3980万元,实际贷款3050万元。在全省创新设立首家“地理标志商标展馆”,免费展示全市40件地理标志商标和特色地标产品200余种,助推全市特色产品提档升级。
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有力
该局积极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日照绿茶商标品牌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与青岛中院、日照中院共同签署《关于开展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框架协议》,促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优势互补。成立日照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多形式化解知识产权纠纷。召开“蓝天”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工作暨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行政约谈会,有效规范全市知识产权代理市场秩序。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不断加强。2020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80件,罚没金额达135.17万元,查处专利纠纷案件6件。
日照市市场监管局将重点加强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联合市中院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推动出台《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二是坚持质量与创新并举,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聚焦钢铁产业、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涉海产业等主导产业,建立高价值专利企业库和高价值专利库。三是坚持盘活用好,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水平。建立重点企业专利培育库。支持企业申请《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示范企业认定。开展专利导航工作,提高研发精准度和效率。四是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开展“日照绿茶”商标品牌保护专项行动。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作执法,依法惩治恶意侵权、群体侵权、重复侵权等行为。深入开展“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代理机构的监管。五是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服务能力,推动创新发展。继续实施知识产权“春笋行动”。组织开展中国专利奖申请、省专利奖推荐、市专利奖评审工作。加大知识产权普法和宣传力度。
□陈 刚 许彦妮 范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