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以领先的人工智能专利推动中国产业智能化转型

——百度以专利合作支撑人工智能融通创新赋能生态发展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知识产权顶层设计的加快推进,为注重创新和专利保护的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百度重视创新的专利保护,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目前,百度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过1万件,在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方面持续位列中国第一。同时,百度在深度学习、自动驾驶、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等七个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也位列中国第一。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全面加强,这些专利正在释放价值,进一步激励创新。多样化的专利合作,赋能合作伙伴创新,推动行业创新发展,提升了AI生态创新的整体效能。
  长期坚定的创新,使百度成为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人工智能公司。百度飞桨和百度昆仑让中国在人工智能核心底层技术上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敢于另辟蹊径的创新,也让百度踏入了创新之境,获得了长远的发展优势。

百度人工智能专利质量国内领先

  中国已经进入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专利。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更好保护和激励高价值专利”,这必将推动高质量的创新。百度坚持高质量创新,大力提升专利质量,培育高价值人工智能专利,赋能人工智能生态产业链的融通创新。
  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0《人工智能中国专利质量研究报告》显示,百度人工智能专利质量国内领先,重点细分领域高质量专利占比最高。
  百度已获得10项中国专利奖,包括4项银奖。在人工智能领域,百度获得的高级别专利奖项最多。2021年4月,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公告了北京市第六届发明专利奖获奖项目名单,百度的计算机视觉专利获得一等奖。

百度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国内居首

  百度一直大力投资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连续十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5%。2020年,百度研发投入195亿元,核心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达到21.4%,研发强度位于中国大型科技互联网公司前列。
  目前,百度人工智能中国专利申请超过1万件,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创新主体中专利申请量最多的企业。2020年11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的《2020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显示,在人工智能领域,百度分别以9364件专利申请量和2682件专利授权量位居中国第一,这也是百度连续三年蝉联中国第一。
  该报告还显示,百度在深度学习、自动驾驶、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知识图谱、智能推荐、交通大数据七个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分支中,相关专利申请量均位居首位,显示出全栈式的领先创新实力。

创新与众不同 创新跨入新境界

小度智能屏开启有屏智能音箱时代
  在人机交互核心技术方面长期坚定的创新,使百度有能力在智能音箱领域下出“先手棋”,而不是做跟随者。当全世界都痴迷于无屏智能音箱的时候,百度率先推出了有屏智能音箱,并凭借领先的人工交互技术,使小度智能屏在全球有屏音箱中的出货量位居前列,为多元化的用户群体提供更自然的交互体验。
  早在2010年,百度就开始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在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技术领域积累众多的专利技术,这为小度智能屏音箱的推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创新发展中,百度创造性地实现了全双工免唤醒能力,不仅实现了“一次唤醒,多轮交互”,还能在与他人对话的同时互不干扰地实现人机交互,大大改善和提高了用户体验。这些创新技术的背后都有专利的支撑。
  不懈创新,持续专利技术的积累,使小度智能屏成为有屏音箱的领跑者。

引领车路协同技术路线创新开创中国完全无人驾驶
  百度自动驾驶之路始于2013年,开始时与全球各大公司一样,也是聚焦于单车智能路线。但是,百度认识到单车智能在面对中国人口众多、道路环境复杂等客观情况时存在局限。尽快实现中国无人驾驶的落地,势必要另辟蹊径,蹚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技术路线。基于中国基础设施更新快、更先进的特点,百度果断选择了车路协同这条技术路线并进行大力创新投入。
  通过智能路侧设备与车辆对环境信息进行融合感知,实现路口通行控制,并率先达到完全无人驾驶,这些创新技术有助于克服单车智能路线难以解决的诸多难题,使得在中国复杂道路场景下,自动驾驶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多年的技术创新和实践,使百度拥有了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和全面的专利储备。截至目前,百度Apollo公开的自动驾驶相关专利数已经超过3000件,位居中国第一。
  2020年4月,百度发布Apollo智能交通白皮书“ACE交通引擎”;12月,ACE体系在广州首次实现城市级落地。百度将车路协同引擎与自动驾驶两大引擎相结合,打造出一套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百度高质量的自动驾驶创新和专利技术,为Apollo无人驾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带动了Apollo生态的繁荣。百度Apollo已拥有生态合作伙伴210家,几乎囊括全球所有的主流汽车制造商、一级零部件供应商、芯片公司、传感器公司、交通集成商、出行企业等,覆盖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产业链,汇聚全球开发者55000名。

软硬结合打通深度学习框架和高端人工智能芯片
  百度飞桨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功能完备、开源开放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集深度学习核心训练和推理框架、基础模型库、端到端开发套件和丰富的工具组件于一体。
  深度学习框架需要和芯片做深度对接适配才能实现高性能,并优化人工智能应用的体验。百度飞桨适配芯片或IP型号达到29种,特别是对于硬件的支持方面处于业界领先地位,加速了人工智能产业链适配升级。飞桨还建设了大规模的官方模型库,算法总数达到270多个,服务企业遍布能源、金融、工业、农业等多个领域。近期又创新性的提出了4D混合并行策略,以训练千亿级稠密参数模型,可以说分布式训练是飞桨最具特色的技术之一。
  飞桨提供了自主可控的坚实底座,加速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构建。截至目前,飞桨累计开发者265万,服务企业10万家,基于飞桨开源深度学习平台产生了34万个模型。
  得益于百度在深度学习领域的多年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百度在该领域申请了众多的专利,并将相关专利技术许可给广大开源开发者免费使用,为飞桨开源生态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保障。根据《2020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百度深度学习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处于中国首位,彰显了在人工智能基础技术方面的创新实力。
  根据IDC的市场分析报告,截至2020年12月,在中国深度学习平台市场,谷歌、百度、Facebook稳居前三,占据70%以上份额。其中,百度飞桨位列第二。
  百度拥有对于深度学习算法迭代非常重要的巨量用户、场景和数据积累,以及强大的资金实力和算法沉淀,这也为自研高算力的人工智能芯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针对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算法的云&边缘计算应用,百度打造出高性能的通用人工智能昆仑芯片。目前,昆仑一代已规模量产,并且在多个应用场景部署2万片以上,二代预计于2021年中期流片,三代正在研发中。昆仑芯片已经为数十家外部企业提供人工智能业务所需要的大量算力,未来还将在更多行业场景中落地,为新基建提供自主可控、性能领先、应用灵活的芯片支撑。
  在人工智能芯片持续创新的同时,也产出了大量的创新成果。百度人工智能芯片相关技术的全球专利申请量达数百件,涉及通用数据处理、特定领域定制化数据处理芯片技术。百度人工智能芯片具有通用性和可适配性,基于丰富的应用场景,繁荣的平台和生态搭建起与众不同的创新模式。

共享创新技术 赋能人工智能生态

  作为领先的人工智能生态型公司,百度通过百度大脑开放平台、飞桨深度学习平台、Apollo自动驾驶平台、小度助手等平台,向开发者和企业开放人工智能技术能力,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赋能各行各业智能化升级。

专利合作输出先进技术 赋能人工智能生态合作伙伴
  先进专利技术输出合作伙伴,促进协同创新。百度共享创新与技术能力,将积累的先进专利技术赋能合作伙伴。2020年的百度Apollo生态大会发布了Apollo X计划,Apollo将在人才、技术、资本、场景等多个维度扶植细分赛道独角兽,以生态联盟的力量全面推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向前发展。Apollo X计划的首家合作伙伴是货运企业狮桥,双方将联合发起自动驾驶货运技术平台公司Deepway,瞄准自动驾驶货运赛道。
  以专利促成合作,先进专利技术赋能生态伙伴迈向“碳中和”。2020年11月,百度联合克莱门特、英维克及申菱三家合作伙伴,发布“冰川”相变冷却系统。作为百度的原创技术,“冰川”相变技术是数据中心高效制冷的黑科技,能够提升单机柜冷却能力,消除地域限制,可全面实现数据中心PUE低于1.25,是绿色环保的创新技术。百度围绕该核心技术已有系统的专利布局,领先的“冰川”相变专利技术赋能三家供应商,降低数据中心能源消耗,通过专利合作共赢,共建生态。

开源开放专利许可 助力人工智能生态伙伴创新
  选择友好的开源协议,专利助力人工智能生态应用落地。百度的开源开放平台,包括Apollo、飞桨在内,都使用对开发者非常友好的Apache 2.0开源协议,伴随着平台的开源开放,相关的专利技术也免费许可给开源平台的合作伙伴,有助于降低开源生态伙伴的专利风险。
  在开源开放的环境下,专利助力合作伙伴将创意快速落地,成功推向市场。例如,飞桨赋能合作伙伴普宙飞行器科技有限公司推出高效智能的巡检方案。普宙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无人机的高科技企业,森林巡检是其业务领域之一。由于无人机返回的大量图片只能依靠人工拼接为高清大图,巡检效率的提升、范围的扩大仍然受限。围绕PaddleDetection图像检测技术和PaddleSeg图像分割技术,百度将相关专利许可给普宙等平台开发者使用,助力普宙打造无人机自主飞行平台,使无人机巡检效率提升了200%,巡检范围从之前的40%提升至100%全覆盖,召回率由原来的75.64%提升到92.5%,准确率从原来的69.58%提升至91.6%。百度飞桨已助力普宙无人机项目在8大行业、17个场景落地。
  推出专利助力计划,深度支持生态伙伴。针对飞桨平台,百度推出了专利助力计划,为平台开发者提供专利支持,为不同开发者量身定制不同的专利助力方案。遴选基于飞桨的优秀开发项目,与开发者合作开发共同申请专利,根据不同的参与度和贡献度提供包括专利费用、管理、运用上的全程支持。另外,还通过线上、线下的专利培训,支持生态伙伴的创新,助力生态良性发展。未来,百度还计划推出更多的专利支持生态项目。

牵头建立知识产权联盟 促进专利技术合作
  2015年11月,百度联合海尔、京东、中兴通讯等20余家公司成立智能语音知识产权产业联盟,旨在通过专利合作的方式,促进语音专利技术跨行业实施和应用,推动语音相关产业发展。
  知识产权产业联盟为成员专利技术合作搭起桥梁。2019年6月,该联盟牵头单位百度与海尔达成知识产权合作,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梁志祥、海尔家电产业集团CTO赵峰代表两家公司签订知识产权合作协议。百度与海尔基于各自的优势,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领域展开专利深度合作,实现了强强联合,坚持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并行的策略,形成优势互补的跨界协同创新合作。

立足当下看远一点

  百度是技术的探索者,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受益者。作为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人工智能公司,百度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这是时代赋予百度的使命任务。
  百度多年来布局的人工智能专利,依托开放的人工智能生态,正在为生态繁荣提供澎湃动力。以领先的专利优势,赋能生态合作伙伴,带动更多的创新主体发展,支撑融通创新,这是百度当下和未来主动承担的责任。
  正如李彦宏致股东信中所说:“我们始终相信,科技为更好。我们相信,技术的开放共享,让再微小的企业,都可以享受技术的红利,在创新面前机会平等;让再弱小的个人,都可以分享创新的果实,实现结果平等。”
  为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新使命——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百度和40000百度人每天都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