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湖北: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4月23日,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16省区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行动,主会场设在湖北咸宁。当天,销毁假冒伪劣商品67万件,货值2.2亿元。图为销毁现场。□郭姗姗/摄

数点据看
  2020年,湖北省共查处侵权假冒案件2.3万件,涉案产品货值2.4亿元,罚没金额3.2亿元。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侵权假冒犯罪案件487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793人,捣毁窝点55个,摧毁团伙106个,涉案金额9亿元。检察机关批捕案件113件238人,起诉案件157件355人。审判机关共新收侵权假冒案件178件,审结150件,生效判决360人。

  2020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湖北省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围绕知识产权强省、质量强省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整治,强化司法保护,深化联动协作,狠抓机制建设,构建社会共治,拓展交流合作,侵权假冒易发多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优化了创新创业的营商环境,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崛起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0年,湖北省共查处侵权假冒案件2.3万件,涉案产品货值2.4亿元,罚没金额3.2亿元。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侵权假冒犯罪案件487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793人,捣毁窝点55个,摧毁团伙106个,涉案金额9亿元。检察机关批捕案件113件238人,起诉案件157件355人。审判机关共新收侵权假冒案件178件,审结150件,生效判决360人。2020年5月9日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湖北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受到通报表扬。

坚持问题导向 突出重点整治
  在打击侵权假冒工作中,湖北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整治网络市场、农村和城乡接合部、进出口环节、重点市场和重点民生产品等,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有力地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针对网络市场侵权假冒问题,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制发《关于加强对电子商务平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督促检查的实施意见》,将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纳入检查处置事项,并牵头开展2020年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上检查网站、网店69008个次,实地检查网站、网店经营者15004个次,查处各类网络交易违法案件603件,责令整改网站2405个次。省委宣传部牵头开展“剑网2020”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网络转载、短视频等领域问题,查办网络侵权盗版案件64件,涉案金额6600余万元,提请关闭违法违规网站516个。省委网信办开展网络水军、网络直播等专项整治,共清理涉网络生态负面有害信息1万余条,督促互联网企业关闭违法违规账号336个,封禁违规问题直播间38个、违法网站11个,下架违规APP应用37个,约谈问题网站、账号39次。省文旅厅针对网上销售非法出版物和侵犯著作权案件多发态势,组织专班开展执法巡查,查办案件165件。省广电局加强对湖北广播电视台、武汉广播电视台及16个市州广播电视台主频道共计34个电视频道广告播出情况的专项监听监看,共监测广告11024条(次),发现违规广告174条(次)。
  针对农村和城乡接合部侵权假冒问题,湖北省公安厅联合省市场监管局重拳出击,在武汉一城乡接合部成功摧毁一特大制售假冒高端白酒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7人,涉案金额逾2亿元。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查处假冒农药、肥料、农机等各类农业违法案件384件,罚没金额261万元。
  针对进出口环节侵权假冒问题,武汉海关组织“龙腾行动2020”,有效打击进出口侵权违法行为,共查扣侵权货物1600批次,扣留货物数量6441件,涉案货值864万元。
  针对重点市场侵权假冒问题,湖北省各市州均确定了1个以上侵权假冒高发、问题较多的农(集)贸市场或综合交易市场等作为重点治理的实体市场,全面从严监管,查处了一批商标侵权、假冒专利、制假售假等违法案件。
  针对重点民生产品侵权假冒问题,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全年共查处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各类假冒伪劣案件1.8万件,涉案产品货值1.9亿元,罚没金额3亿元。省药监局共查办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案件422件,货值金额886万元,罚没金额368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2件。省卫生健康委严厉打击消毒产品市场中出现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共处罚消毒产品生产企业19家。湖北省税务局加大对侵权假冒涉税案件的查处力度,开展加油站、药品、医疗器械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省邮政管理局严格执行收寄开箱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严防侵权假冒商品流入寄递渠道。省烟草专卖局开展楚天卷烟市场净化9号和10号专项行动,查处假冒卷烟案件5453件,案值4300余万元,移送司法机关390件。

加强机制建设 深化联动协作
  湖北省充分发挥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以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专项整治工作为切入点,建立跨部门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健全线索通报、案件协办、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工作制度。
  在“两法”衔接机制建设方面,湖北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等部门联合印发食品药品行政执法、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细则,加大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力度。
  在司法审判机制建设方面,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深入推进侵权假冒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加强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建设,协力推进武汉知识产权法院设立。省人民检察院充分利用“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不断加大“两法”衔接工作力度。省司法厅积极引导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提高打击侵权假冒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全省律师共办理知识产权案件1526件。
  为强化责任落实,湖北省推进长效机制建设。省发展改革委全面归集信用信息,平台数据已覆盖7220万自然人、1000万法人和其他组织基本信息,归集23亿条信用记录,“信用湖北”已公示信用信息1096万余条。省市场监管局进一步优化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湖北),强化公示系统侵权假冒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黑名单)功能,有效归集其他部门侵权假冒黑名单信息,实现失信企业名单信息并联公示。人行武汉分行持续建设完善湖北省金融领域失信联合惩戒系统,共归集省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共享的“黑名单”信息700多万条,接受各金融机构查询15万余次。省委政法委将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纳入市州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压实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责任链条。
  同时,湖北省深化联动协作,不断提升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协作水平,促进执法联动机制化、常态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省人民检察院等三部门联合开展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省市场监管局等六部门联合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省生态环境厅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指导各地各部门开展侵权假冒商品无害化处理工作。湖北省还携手重庆、四川、贵州建立三省一市跨区域监管执法合作机制,签订鄂、湘、赣长江中游城市群知识产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专利行政执法协作,深化“江汉平原城市群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执法协作等。

构建社会共治 拓展交流合作
  推进打击侵权假冒社会共治,需要充分调动相关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协同发力、共同治理、优势互补。湖北省强化宣传教育,省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围绕“3·15”“4·26”“5·15”等重要时点开展集中宣传,利用报刊、电视、新媒体加强常态化宣传。省市场监管局支持、指导行业协会增强自律意识,发挥其对成员的行为导引、规则约束、权益维护作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省国资委指导省出资企业建立产品质量等级,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引导企业自觉守法诚信经营,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武汉建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有效解决企业举证难、诉讼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为市场主体提供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
  湖北省积极拓展交流合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省知识产权局成功举办第十八届“中国光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为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全国地方首家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中心成立,对湖北企业开展海外维权服务。省商务厅建设完善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帮助企业化解风险。省贸促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平台建设,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2021年,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湖北省全面落实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重拳出击、整治到底、震慑到位,着力开展常态打击,形成工作合力,强化联合办案,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对接,构建社会共治,推动打击侵权假冒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本报记者 李秋菊
  通讯员 张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