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编读往来 > 

寻根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经过600多天的漫长等待,中共一大纪念馆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前夕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隔街相望的中共一大会址也全新开放。我从千里之外欣然赶往上海,走在繁华而陌生的“昔日十里洋场”,心禁不住怦怦直跳,竟然有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这也难怪,因为那栋在无数书籍和影视中出现的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是百年先贤李书城的故居,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更是我们湖北潜江李氏乡党的根。
  上海望志路106号(如今改称兴业路76号)和108号,是沿街并排的两幢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黑漆大门上配有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门楣上部还有拱形堆塑花饰。106号(后门为树德里3号)是李书城的私人房产,中共一大就是在他家18平方米的客厅中召开的,李书城也因此被誉为“红色房东”。
  李汉俊比李书城小8岁,父亲李金山按李氏家谱的辈分排序将他取名书诗,又名人杰,汉俊是他的自号。他6岁念书,过目成诵,小小年纪就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娴于辞令辩才。他们是从潜江走出来的一对奇人:兄长李书诚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农业部部长;弟弟李汉俊曾出席中共一大,37岁以“赤色分子”的罪名与辛亥革命先驱詹大悲共赴国难。
  上海人如今家喻户晓的“李氏兄弟”,就是我们潜江沱埠垸袁桥村的人,与我世代祖居的地方只隔着一条东荆河,还是我的李氏本家。我外婆1905年春夏之交生人,年幼时住在河边雷潭村,成人后嫁入东荆村也在河边,在地域上与李氏兄弟的出生地更接近。
  外婆比李书诚小13岁,比李汉俊小5岁。她在人世间整整活了100岁,16年前无疾而终,一生中经历了无数变故。记得年少的时候,外婆曾偷偷告诉我,李氏兄弟的祖父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36岁中秀才,回家办了私塾。别看是个教书先生,在我们这个地方的势力大得很,很多人提起“金山先生”都竖大拇指。他生有三男四女,长子李书麟早逝,次子李书城便俨如长子,照料弟妹。1902年,12岁的李汉俊便在李书城的挚友吴禄贞帮助下,远渡东瀛。李汉俊极为聪颖,一口日语讲得非常流利,还精通英语、德语、法语。李书城有点结巴,每每气上心头说不出话来,就习惯愤怒地以手杖击地。当年,他就是这么痛骂学生白崇禧,要他放弃破坏计划,才保住了一座完整的武汉城。
  走进“李公馆”客厅,迎面正中是一张长方形的西式大餐桌,桌上摆放着茶具、花瓶和紫铜烟缸。餐桌四周围着12只圆凳,东、西两壁各有一张茶几和两把椅子,靠北墙板壁处还有一张两斗桌。围桌而坐的是包括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在内的15位中共一大出席者的塑像,呈现正在热烈讨论的生动场景。这就是根据有关当事人的回忆,原样仿制的中共一大会场。
  当年李汉俊在日求学期间,受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的影响,勤奋学习马克思原著,并用以指导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称赞说,李汉俊是“最有理论修养的同志”。1918年回国后,李汉俊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从事翻译和撰写工作,创办《劳动界》周刊。他参加编辑的《新青年》《星期评论》《共产党》,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初期的最重要刊物,影响了包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人在内的整整一代革命青年。1920年夏秋间,这幢一底一楼石库门建筑落成后不久,他就和兄长李书城租用了两间房屋作为寓所,然后将内墙打通,合为亲亲热热的一家人。
  拾级走上二楼“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展厅,从李汉俊参与编辑的众多书刊里看出,早在1919年9月,李汉俊就萌发了在中国建党的思想。1920年初,他和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着手组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同年5月,他和陈独秀等组织成立了“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3个月后又和陈独秀等发起成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这是中国大地上的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和联络中心。同年12月,他成为代理书记,负责全面领导工作。李汉俊还负责帮助各地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担任联络工作。1920年夏天,他写信给董必武,希望武汉也建立共产党组织,并到武汉同董必武商量。董必武决定参加,并负责筹组党的湖北支部。
  1917年9月,风雨如磐。坚持民主主义立场的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了“护法军政府”。李书城也在武汉组织了“湖北护国军”,反对军阀专制统治。护法运动失败后,李书城陷入苦闷彷徨的境地。这时,李汉俊从日本留学回来,给他带来了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也带来了马列主义救国救民的真理,使他的精神为之一振。李书城以中国同盟会元老、广州护法军政府要员的身份,支持胞弟从事革命活动,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居住在上海法租界比较安全的条件,为中共一大提供了会址。
  1952年8月,毛泽东在中南海亲自签发了“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证书上写着:“李汉俊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这一纸革命烈士证书编号为0011。在中共一大会址,我亲眼目睹这纸革命烈士证书,心中感佩领袖无意间的落墨用心良苦。
  参观期间,抚今追昔,我的心跳加速,血液也不由自主地沸腾地起来:党啊,我亲爱的党,从石库门走向天安门,从兴业路踏上复兴路,一百年历经沧桑初心不改,才闯过激流险滩,迎来了今天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与辉煌。如今,我们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恰如一棵硕大无比的参天大树,苍劲挺拔,枝繁叶茂。上海望志路106号,恰如这棵大树的根系,蕴含着丰沛蓬勃的能量。在党的百岁生日之际,我再度拜谒这里,从这里汲取奋进的力量,并献上我最忠诚的敬意!

□湖北省潜江市市场监管局 李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