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党的一大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
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出席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
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法租界巡捕搜查,7月31日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党的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产物。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党的二大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大会指出,为实现反帝反军阀的革命目标,必须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
党的二大通过了第一个党章,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出具体规定,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这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大会还通过决议案,确认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党的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
党的三大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国民党进行改组的可能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党的三大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还组成陈独秀任委员长的中央局。
党的三大后,国共合作步伐大大加快。
党的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
党的四大的重大历史功绩在于,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还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建党以来尤其是国共合作一年来实践经验基础上,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重大进展。
党的四大对党章进行了修改,对支部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有三名党员即可成立党支部。
党的五大
在大革命紧急关头,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
党的五大选出了党的中央委员会,还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这在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会后,中央政治局会议根据党的五大要求,通过了修改党章的决议,正式提出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首次把民主集中制明确写入党章,首次把党与青年团的关系写入党章,首次明确入党年龄须在18岁以上。
党的六大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为84人。
大会通过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等一系列问题的决议,以及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党的六大把工作中心从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转到从事长期的艰苦的群众工作,确定以争取群众作为党员首要任务,把“左”倾作为主要危险来反对。这是党的工作方针的一次重要转变。
党的六大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在党内思想十分混乱的情况下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六大以后,全党贯彻执行六大路线,恢复和重建党的组织,领导开展群众斗争,中国革命出现走向恢复和发展的局面。
党的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
这次大会负有总结以往革命经验,迎接抗日战争胜利和引导中国走向光明前途的任务。
党的七大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党的七大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七届一中全会选出13名中央政治局委员,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毛泽东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等为副主席。这就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党的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党的史册。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党的八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大会宣布,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党的八大通过的新党章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新党章根据执政党的特点,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党的八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党的八大宣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党的九大
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512人,代表全国约2200万名党员。
党的九大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第三个年头召开的。当时,由于各地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无法正常进行代表的选举,多数代表由革命委员会同各造反组织的头头协商决定或上级指定,以致很多品质恶劣的帮派骨干、打砸抢分子,林彪、江青一伙的爪牙成了九大代表。相当多的原八届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处在被审查或监禁中,未能作为代表出席九大。
党的十大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249人,代表全国2800万名党员。
这次大会是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以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全国各方面形势有了好转的情况下召开的。
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十大党章保留了九大党章中关于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基本纲领、基本路线等内容,在结构上作了些调整,条文部分改得不多。
大会最后选出了195名中央委员和124名候补中央委员。一些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打击,被排斥在九届中央委员会之外的老干部,被选为中央委员。
党的十一大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到会代表有1510人,代表全国3500多万名党员。
这次大会,是在揭批江青集团进一步深入,各方面工作得以恢复和整顿,广大群众渴望对“文化大革命”及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清理、拨乱反正的情况下召开的。
大会经过分组讨论,通过了政治报告、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大会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为大会致闭幕词,强调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泽东主席为党树立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全党、全军、全国努力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党的十二大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600人,候补代表160人,代表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
邓小平在开幕词中响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会提出,从1981年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万亿元左右,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大会把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由先前的实现四个现代化改为实现小康,从战略指导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急于求成的问题。这是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历史性决策。
这次大会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在提出经济建设目标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战略方针。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的十二大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自这次大会起,按照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实现了制度化。
党的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代表全国4600多万名党员。
大会的突出贡献,是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大会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三大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制定了“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这是根据邓小平关于中国实现现代化步骤的战略构想提出来的。
党的十三大以后,邓小平不再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职务。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仍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关注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继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四大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989人,特邀代表46人,代表全国5100多万名党员。
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二是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
大会决定不再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四大,中央顾问委员会协助党中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党、国家和人民建立了历史性功绩,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推动下,中国的改革开放扬起新的风帆。全国上下积极性高涨,经济快速发展。世界的目光也聚焦到中国,来华投资热再度兴起。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应到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全国5800多万名党员。
大会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这是党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表明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前进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
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党的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应到正式代表2114人,特邀代表40人,代表全国6600多万名党员。
大会系统总结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大会审议《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党章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十六大是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党的十六大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作了全面阐述。大会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党的十七大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应出席代表2213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全国7000多万名党员。
大会对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作了“十个结合”的精辟概括,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并作了概括。
大会调整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到2020年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经济增长目标,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〇二〇年比二〇〇〇年翻两番”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七大首次概括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大会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大会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大创新成果,决定将这一成果写入党章。
党的十八大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有2270人,代表全国8200多万名党员。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大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大会选举产生了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15日,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280人,特邀代表74人,代表全国8900多万名党员。
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大会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大会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党的十九大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郑重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一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漫漫征途谋新篇,雄心壮志启新程。大会结合“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部署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