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2018年4月10日,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举行揭牌仪式,新时代市场监管事业踏上新征程。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职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商务部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执法以及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办公室等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20年12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会同司法部制定印发《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办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农业、文化市场、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图为市场监管系统使用的帽徽、胸徽、臂章、肩章式样。
市场监管系统统一着装标准后,基层陆续开始启用新的制服和标志式样。图为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市场监管局举行换装仪式。
编者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学常新;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催人奋进。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
回顾百年党史,由坚定的政治信仰产生的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市场监管事业一直在党旗引领下成长发展,市场监管工作始终紧紧围绕不同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大局、开拓进取。
从井冈山斗争时期起步,到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市场监管事业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担着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新的历史条件下,市场监管部门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在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建立市场监管制度体系、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改善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保障食品药品及特种设备安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争创一流佳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党领导经济斗争实践中,市场监管工作应运而生
这个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这场革命斗争不仅包括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也包括经济斗争。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大革命失败;从中央苏区和各革命根据地,到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再到各个解放区;党领导工农运动、武装斗争,把党的政治纲领贯彻到经济政策之中,采取各种经济措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鼓励手工业生产发展,促进市场流通,加强价格调控,打破敌人的残酷经济封锁和物资管控。1921年,党领导成立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1928年1月,毛泽东同志亲自带领红军建立了第一个红色圩场——草林圩场,为军民提供紧缺物资和现金,并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明确“买卖要公平”。抗日战争期间,中央设立财政经济部、财政经济委员会、生产运动委员会等部门,各根据地成立了货管局、贸易局等,从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出发,实行了经济统制政策,统一市场管理。1941年,邓小平同志在晋冀鲁豫根据地开创性设立了工商管理局,把税收和贸易两个部门,置于工商管理局的单一领导之下。1942年底,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方针,围绕这一方针,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经济的政策措施,在抗日根据地普遍开展“减租减息”政策,激发市场活力。1948年5月华北工商大会开始了工商管理向工商行政管理的转变。随着华北人民政府工商部的建立,向着建立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实践,迈出了开创性步伐。市场监管部门在捍卫革命政权、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彻底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新中国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稳定经济秩序、发展国民经济,市场监管工作在探索中砥砺前行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继承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党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稳定市场,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生产。特别是在刚解放的上海,国民党反动派组织不法分子破坏市场秩序,妄称“只要控制了两白(米、棉)一黑(煤),就能置上海于死地”,公开叫嚣“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面对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市场秩序极其混乱的局面,我们党组织开展“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普遍开展工商登记,打了一场平抑物价的“歼灭战”,毛泽东同志认为“稳定物价斗争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市场监管部门贯彻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没收官僚资本、清查私营企业中的敌伪资产,稳定物价,取缔投机违法,打赢了新中国巩固新政权的首场经济战。按照“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经济方针,我们党开始了执政条件下的经济市场建设的探索。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深入,扶持和指导个体工商业恢复和发展生产经营,强化统购统销,推动公私合营,组织物资交流,活跃城乡市场,建立和壮大国民经济,在促进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新中国第1号注册商标——“太阳”于1950年10月1日诞生,第一项在全国适用的标准《工程制图》颁布实施,大量工业企业借鉴苏联经验建立质量管理制度。特别是,针对抗美援朝战场上暴露出来的炮弹炸膛或者飞不远等质量问题,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总局中国计量院的前身机械工业工具研究所组织技术攻关,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利用高精度的校准样板统一军工产品的量值,解决了炮弹质量问题,为前线提供了有力支援,也开创了新中国的计量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监管工作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并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党的十四大后,党中央于1993年11月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经济政策,市场监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
一是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要求,1980年5月1日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登记注册,同年12月11日颁发了第一个工商个体户营业执照(温州的章华妹)。1985年4月1日,专利法实施的第一天,即收到专利申请3455件。各种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有力推动了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据统计,当前民营经济贡献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是适应市场监管和扩大开放要求,监管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从中央私营企业局、中央外资企业局,到国家工商局,再到国家工商总局;从国家计量局、标准局,到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再到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国家认监委);从卫生部内设食品、药品管理部门,到国家医药管理局,再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监管体制不断发展,监管效能不断提升。市场监管国际化合作进程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学习引进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ISO14000等标准和认证体系不断完善,国际话语权逐步增强。
三是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实现市场管办分离(2001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所办市场彻底脱钩),有的职能进行了转变,有的职能予以发展和强化,努力打造没有部门利益的监督管理部门。
四是适应科学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关注产品质量和健康权益的要求,国务院召开三次全国质量工作会议;针对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国务院连续部署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安全成为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
五是适应依法行政要求,企业法、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个体工商户条例、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广告法、标准化法、专利法、商标法等一大批涉及市场监管职能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目前以市场监管部门为主要执行主体的法律19件、行政法规47件、部门规章252件,形成了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市场监管制度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市场监管工作不断开辟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亲自部署和推动市场监管总局的设立,并提出明确工作要求,对市场监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市场监管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多次强调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求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市场环境和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强调要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把握平台经济发展规律,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明确规则,划清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质量提升,强调要大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要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多次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要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强调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要求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更好地发挥标准在国际贸易和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专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要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顶层设计,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国际合作和竞争,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市场监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这些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进营商环境改善,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知识产权战略、食品安全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强化公平竞争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服务经济社会和改革开放发展大局,尤其在疫情防控的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彰显了责任担当。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现根本性转变,极大释放市场活力,助力我国营商环境大幅改善,国际排名上升到31名。严守安全底线,排查安全隐患,有效防范系统性、区域性安全风险。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加快推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监管规则与国际规则对接,技术性贸易措施不断增强。多措并举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规范线上经济竞争秩序,坚决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传承红色基因,奋力开创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回顾党领导市场监管发展的历史,我们深刻认识到:
第一,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市场监管的发展历史,就是在党旗引领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努力奋斗的历史,是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历史。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代代的市场监管人在不同的阶段认真履行了肩负的重要职责和历史使命。新时代的市场监管人要在党旗引领下,不断加强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传承好党的优良传统、市场监管红色基因,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
第二,必须坚持人民立场。市场监管发展历史充分证明,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维护好人民权益,为人民谋利益,才能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扎稳根基、行稳致远。市场监管人是党在市场监管领域大政方针的具体执行者,与人民群众直接相关,必须要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为了人民群众加强监管、依靠人民群众严格监管,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第三,必须坚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市场监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市场监管工作要始终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依托国内强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提高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服务好大局,在服务大局中作贡献、谋发展。
第四,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市场监管发展历史,就是不断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的历史。随着对市场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化,市场监管职能不断调整优化。2018年,党中央对市场监管体制作出重大改革,实现了分段、分领域监管向统一、综合监管的转变,市场监管事业掀开新的一页。当前,市场环境、市场主体、消费需求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矛盾、新挑战日新月异。市场监管部门必须与时俱进、因“市”而动、顺“市”而为,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监管手段,丰富和用好市场监管“工具箱”,更好地适应监管形势和任务需要。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要通过学党史、悟思想,把党的光辉历史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推动市场监管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昂扬姿态全面开启市场监管事业发展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鞠 文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栗世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