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1-09-02
糖果制品作为日常零食的一种,受到人们的青睐,拥有广阔的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修订公布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的公告(2020年第8号)》,糖果制品(1301)包括糖果、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果冻。其中,糖果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GB 17399,于2017年6月23日实施;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现行国家标准为GB 9678.2,于2015年5月24日实施;果冻现行国家标准为GB 19299,于2016年11月13日实施。标准都规定了相关产品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等。本次重点解读三类产品的定义与分类、易混淆的产品分类、相关标准内容、检验注意事项和风险分析。
定义与分类
糖果:GB 1739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糖果》中定义糖果是以食糖或糖浆或甜味剂等为主要原料,经相关工艺制成的甜味食品。按照GB/T 23823-2009糖果分类,可将糖果分为硬质糖果类(硬糖类)、酥质糖果类(酥糖类)、焦香糖果类(太妃糖类)、凝胶糖果类、奶糖糖果类(奶糖类)、胶基糖果类、充气糖果类、压片糖果类、流质糖果类、膜片糖果类、花式糖果类和其他糖果类。一般糖果执行GB 17399或SB/T 10347、SB/T 10021、SB/T 10018、SB/T 10104、SB/T 10019等糖果标准。
巧克力:GB 9678.2-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中明确了巧克力、巧克力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可可脂及代可可脂的定义。其中巧克力包括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和其他巧克力;巧克力制品包括混合型、涂层型、糖衣型和其他型巧克力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分为代可可脂黑巧克力、代可可脂牛奶巧克力、代可可脂白(风味)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分为混合型、涂层型、糖衣型和其他型代可可脂巧克力。
果冻:GB 192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果冻》中对果冻的定义为,以水、食糖等为主要原料,辅以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添加或不添加果蔬制品、乳及乳制品等原料,经溶胶、调配、灌装、杀菌、冷却等工序加工而成的胶冻食品。根据组织形态可分为含乳果冻、凝胶果冻、杯型凝胶果冻、其他凝胶果冻及可吸果冻;根据原料还可分为果味型/果味果冻、果汁型/果汁果冻、果肉型/果肉果冻、含乳型/含乳果冻/果冻布丁/布丁、其他型。一般执行标准GB 19299或GB/T 19883。
易混淆的产品分类
一是糖果和保健食品。参照《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保健食品类别包括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糖果类等类别。片剂类和糖果类保健食品产品形态与糖果尤其压片糖果类似,不法商家极易利用糖果类普通食品进行保健功能宣传,使消费者混淆。特别要注意的是,糖果宣传不得出现疗效用语和医疗术语,不得标注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明示或暗示用语、暗示图片,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且作为普通食品的压片糖果也不能与特殊食品混放销售。要区分二者,重点看产品执行标准,压片糖果一般会执行SB/T 10347,而保健食品则有明确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蓝帽子”标志、“本品不能代替药物”标示、功效标注、适宜人群等信息。
二是糖果和乳制品(奶片)。奶片作为干乳制品的一个产品类型,具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耐贮存、携带方便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奶片产业和产品类型也随之蓬勃发展。但目前奶片缺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很多执行的是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产品现状较为混乱,可能存在如奶贝、牛奶糖、压片糖果、奶片、奶条等各种形式载体。产品配料也是多样化,有以乳粉为首要原料,有以葡萄糖浆、植脂末等为首要原料的产品。市面上不少称为奶片的产品,外包装上标注的产品类型实质为压片糖果,要注意结合原料、执行标准、产品类型、生产许可信息等综合判定。
三是酥糖类和其他类型产品。酥糖类产品名称一般会含有“酥”字,但要注意,有的产品可能执行的是膨化食品标准,也可能是糕点或花生制品,需要结合多种信息综合判定。
四是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和饼干。市面上常见的巧克力威化饼,配料是黑巧克力、小麦粉、白砂糖等,容易跟饼干混淆,产品执行GB/T 19343标准一般归为巧克力制品。
五是凝胶糖果和胶基糖果。凝胶糖果是以食糖或糖浆或甜味剂、食用胶(或淀粉)等为主要原料,经相关工艺制成具有弹性或咀嚼性的糖果,类似于QQ糖这一类产品,主要执行SB/T 10021。而胶基糖果是以食糖或糖浆或甜味剂、胶基等为主要原料,经相关工艺制成的咀嚼型或吹泡型的糖果,胶基型糖果主要包括口香糖、泡泡糖等咀嚼或吹泡类型的糖果,执行标准一般为SB/T 10023。可通过质地及执行标准区分二者。
相关标准内容
GB 17399、GB 9678.2、GB 19299三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都对污染物限量、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剂使用等作了明确规定。但要注意的是,对产品标识的有相关要求:代可可脂添加量超过5%(按原始配料计算)的产品应命名为代可可脂巧克力;巧克力成分含量不足25%的制品不应命名为巧克力制品;凝胶果冻需标注食用警示。
检验注意事项
样品注意点:一是抽取非定量包装样品,抽样人员确定同一批次产品时,应重点关注所抽样品组成是否一致、最小包装的样品信息是否一致;二是糖果、巧克力制品、果冻3类样品,其基质较为复杂,尤其胶基糖果类,制样时要保证样品的均匀性,部分较为特殊的样品需要冷冻粉碎,如凝胶糖果、胶基糖果、花式糖果等;三是要注意样品储存条件,尤其是制备好的样品,尽量及时检测,避免吸潮结块,影响测定结果。
检测注意点:一是方法选择和适应性,参照相关复函,GB 5009.35适用范围为硬糖,是指质地硬的糖果,硬质糖果、压片糖果、硬质型奶糖等都可采用GB 5009.35开展着色剂的检验,其他类型糖果可采用SN/T 1743检测日落黄;二是必要时,胶基糖果、果冻、巧克力等基质样品在供试品处理时,可用热水辅助溶解样品并快速提取分离;三是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关于含乳酸菌糖果菌落总数问题的复函》,GB 17399-2016中菌落总数指标不适用于添加乳酸菌(活菌)的糖果,因此在检测时一定要注意查看配料;四是在食品添加剂判定时一定要注意糖果各类别的区分,主要是胶基糖果和除胶基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的区分。另外,还要注意相同色泽着色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的判定规则。
□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余晓琴 刘议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