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1-09-08
编者按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过武夷山茶、黔西苗绣、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平阴玫瑰、大同黄花、南阳艾草等地方特色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加强地方优质品种保护,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统筹做好产业、科技、文化这篇大文章。总书记点赞的这些地方特色产业目前怎么样?市场监管部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国新办9月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激发市场活力、规范市场秩序、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方面的情况。本报今日刊发平阴玫瑰、大同黄花地标品牌发展情况,以飨读者。
平阴玫瑰别样红
本报讯 “按照规范流程和参数种出的玫瑰就是产量高、品质好、销路广,今年每亩比去年增收4000多元呢。”9月5日上午,正在侍弄玫瑰花圃的山东省平阴县玫瑰镇庄科村花农张大爷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说。张大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逐一点赞13个地方名优农产品,其中包括山东“三朵金花”之一的平阴玫瑰。
北纬37度左右,是植物生长的黄金带——世界上最好的农作物都分布在这条线上。黄金带横穿齐鲁大地,平阴玫瑰在这条黄金带上盛开。《平阴乡土志》记载:“清光绪三十三年,摘花季节,京、津、徐、济客商云集平阴,争相收购,年收花,三十万斤,值白银五千两。”数百年来,平阴玫瑰经久不衰。2000年,平阴县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玫瑰之乡”。2003年,平阴玫瑰成为全国首家获得原产地域保护的花类农产品。2010年,平阴玫瑰被原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但是,长期以来,平阴玫瑰也存在一家一户种植、没有标准、形不成规模的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充分职能作用,制定《平阴玫瑰栽培技术规程》《绿色食品平阴玫瑰栽培技术规程》等4项济南市地方标准,并成功申报山东省《平阴玫瑰全产业链发展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平阴玫瑰全产业链发展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发布实施《重瓣红玫瑰精油》团体标准并上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立项。标准化种植使全县玫瑰亩产提高到450公斤,玫瑰花收购价格提升到每公斤15.4元,花农收益翻番。
没有亲眼见过玫瑰加工作坊的人不会想到,娇艳芬芳的玫瑰花怎么会与煤炭扯上关系。多年延续下来的燃煤烘干工艺,让坊间有“一吨炭一吨花”的说法,燃煤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极易附着在玫瑰花蕾上。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逃避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使用硫磺熏制,严重影响平阴玫瑰的品质和食品安全。必须解决平阴玫瑰产业发展中这个老大难问题。当地政府投资4.6亿元,建设高标准的玫瑰产业园。市场监管部门穿针引线,让有资金、有技术、有实力的加工大户入园经营,使过去烟熏火燎的土作坊彻底消失了踪影,从而完成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目前,平阴县玫瑰种植面积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年产玫瑰鲜花2万余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50亿元,玫瑰加工产品已拓展至医药、化工、食用、香料等多个领域。
□胡艺萌 王国明
大同黄花分外香
本报讯 初秋的山西大同,成了一片金黄色的晾晒场,一簇簇鲜嫩的黄花,扎着堆、抱着团,完成从庄稼到致富金针的蜕变。云州区西坪镇下榆涧村的文淑华出售完最后一茬黄花,喜滋滋地说:“按照标准化生产,今年鲜黄花的收购价每公斤比过去高出2元多,仅卖黄花我们家就收入7万多元!”
这几年,靠种植黄花,文淑华供3个孩子上了大学,还在城里买了房。
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考察,嘱咐大家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
黄花又名金针菜、忘忧草,是席上珍品和观赏名花,其茎、根、叶均可入药,在大同地区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大同黄花多生长在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地区,这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火山岩土壤富锌富硒,独特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培育了大同黄花角长、肉厚、蕊多、色泽金黄的品质。
可是,多少年来,大同黄花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始终走不出“小打小闹”的圈子,农民守着“香饽饽”却过着穷日子。如何把大同黄花产业做强做大?大同市市场监管部门立足职能,帮助群众向标准化要发展,向标准化要效益。他们针对大同黄花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大同地方优势和产业特色,建立健全大同黄花标准化体系,以标准化建设促进产业扶贫。2017年2月,国家标准委批准大同市云州区创建国家黄花种植与加工标准化示范区,市场监管部门经过无数次的调研、起草、修订、实践、完善,最终形成《大同黄花生产技术规程》,并于2020年7月10日发布实施。
大同市市场监管局主动对接高校和龙头企业开展大同黄花全指标测定研究,加快推动建立大同干黄花、大同冻黄花、大同鲜黄花等地方标准,为规范大同黄花的品质等级、促进大同黄花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早在2006年,大同黄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就获准注册。大同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实施方案》,积极组织推荐大同黄花进行申报,并进入中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有效提升大同黄花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大同黄花种植面积达26万多亩,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下,大同市延伸黄花产业链,开发出菜品、饮品、食品、功能产品、化妆品等5个系列100余种黄花产品,全产业链产值达18.4亿元。
□王国明 张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