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1-09-16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是山西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该市云州区(原大同县)作为山西省黄花的主要产区之一,从明朝开始,就享有“黄花之乡”的盛名。扎根沃野,经600余年滋养,如今的大同黄花正乘着乡村振兴的快车绽放新花朵、续写新篇章。
标准化助力“小黄花”高质量发展
2012年以来,大同市云州区委、区政府把黄花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导特色产业来抓。2017年2月,经国家标准委批准,开始创建国家黄花种植与加工标准化示范区。
“我们推出了大同黄花系列菜品、黄花饼、黄花酱、黄花榨菜、黄花饮料等35款新产品。”此前,在大同市黄花产业发展成果新闻发布会上,6家黄花生产加工企业负责人发布推介了黄花产品。据了解,大同市现已开发菜品、饮品、食品、功能产品等多个系列100余种黄花产品,全产业链产值达18.4亿元。从产品集中“上新”回看黄花成长史,示范区建设为黄花产业链的延伸修筑了快车道。
围绕标准化建设任务,以产业升级为动力,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推进示范区建设。大同云州区政府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示范区领导小组,编写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召开示范区项目启动会,制定了示范区年度工作计划。同时,通过参考相关标准及资料,实地考察,并与农业技术专家、乡土专家深入探讨,组织编写了《黄花栽培技术》《黄花田间管理方法》《黄花病虫害防治技术》《干制黄花菜加工流程规范》《黄花菜分级标准》等标准,构建起包括17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54项企业标准在内的黄花种植与加工标准体系。
让标准化建设走进田间地头,先要走到种植户的家门口。示范区建设中,受邀的农业技术专家对黄花加工企业开展了4期标准化培训,发放宣传资料23600余份。农技人员把课堂搬到田间沃野,现场讲解、指导种植户进行黄花标准化种植管理。“让农民、种植大户、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直接对接,确保鲜黄花及时采摘收购。地方政府主导新建晾晒场地,龙头企业按标准收集加工。最后,由成品销售企业、合作社按标准进行收购、分级,由具有资质的销售企业外销。”示范区工作人员介绍,为做好标准化服务,通过实施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四统一”管理,示范区全产业链标准化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标准化点亮“小黄花”走上致富路
从种植户到合作社,再到规模企业,大同黄花通过标准化加工技术的执行,让产区黄花产品质量有了质的提升。2017年,示范区项目建设承担单位——大同县三利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黄花被认定为山西省名牌产品。2018年,该公司生产的黄花又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并于同年获得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2019年底,示范区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
以标准为核心,以公司为桥梁,黄花产业发展迅速。该公司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在建立黄花种植、加工、流通全产业标准体系的同时,按标准化要求建设了2万亩基地,直接带动贫困农户221户,亩产黄花鲜菜1750公斤至2000公斤,产值达1.4亿元,通过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周边乡镇黄花标准化种植10万余亩。
黄花产值大幅提高,农民收入也翻了番。“以前农民种植玉米,亩纯收入1000元左右。种植黄花后,在盛产期(黄花种植后从第三年开始进入盛产期),若自己采摘,亩纯收入可达8500元至10000元;若雇人采摘,亩纯收入可达3500元至4500元。”示范区工作人员说。黄花种植与加工标准化建设推动了云州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带动广大农民走上了致富路。目前,云州区黄花种植面积达15万亩,黄花种植被大同市政府确定为重点农业扶持项目。
丛丛绿叶,朵朵黄花。采摘时节,成百上千亩黄花连成一片,极目远眺,阵阵花香沁人心脾。“全区投资3000多万元打造的火山黄花田园综合体,建成了15公里的‘忘忧大道’,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18年,借助国际成龙电影周活动在大同市举办的契机,邀请影视明星成龙作为‘大同黄花’产业扶贫形象大使亮相,有力提升了‘大同黄花’市场知名度。”示范区工作人员说。
目前,循着标准化建设助推产业升级的道路,黄花生态旅游已点亮云中沃野,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标准化驱动“小黄花”发展驶入快车道
守安全——在严格控制农药喷洒时间、使用量、喷洒位置,禁止使用硫磺熏蒸黄花或添加焦亚硫酸钠后,农药残留、防腐剂含量超标问题得到解决,黄花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保质量——在将黄花种植行距由0.7米至0.9米变为1.2米至1.4米后,机械化操作更加便捷,病虫害率进一步降低,黄花品质与产量得到双提升。
强标准——在建造大型现代化冷库、杀青烘干房后,过去农户一家一户分散采摘、晾晒要“看老天爷脸色”的局面被一举改变,高品质黄花的规模化生产加工驶入快车道。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大同市通过示范区建设推动了黄花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引领推动全市黄花种植面积从11万亩发展到26.1万亩,带动全市3.25万户近10万人稳定脱贫。“大同黄花”用标准化走出一条黄花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子,成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黄花产业成为当地扶贫产业,开出了脱贫“致富花”,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来到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他指出,黄花也能做成大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要保护好、发展好这个产业,让黄花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草”。如今,簇簇黄花点亮云中大地,种植户躬身忙碌在田间地头,让人们看到更加美好的明天!
□冯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