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汤队长的“二三事”

发布时间:2021-10-18

人物档案:

汤新,男,河南省开封市市场监管局药品流通监管科科长。1971年出生,1994年参加工作。2019年任开封市市场监管局驻通许县练城乡翟岗村工作队队长,被评为开封市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开封市市场监管局优秀共产党员、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先进工作者等。

“这一阵顾不上,平常这时候大家都会来跳跳舞,活动活动。”傍晚,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练城乡翟岗村的文化广场里,笔者见到几位老人正在纳凉拉家常。在汛情和疫情的叠加影响下,原本热闹的广场变得安静了许多。当提起驻村工作队队长、开封市市场监管局药品流通监管科科长汤新时,乡亲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汤队长是党的好干部!”“没有他,村里不会发展这么好!”


image.png

疫情期间在村内进行夜间巡逻

父亲的两次泪水

“儿子马上上高三,家里还有老人需要照顾,你这时候去下乡驻村?我不同意!”

2019年6月25日,开封市市场监管局派汤新到翟岗村驻村,并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接到通知,回家与妻子商量时,两人发生了少有的争吵。

“孩子高考固然重要,但扶贫攻坚更不等人。家里你多用心,我也尽量帮你分担。”经过汤新一番耐心劝解,妻子松了口:“我知道驻村扶贫是大事,就是怕你身体受不了……”

最终,七月酷暑,一路风尘,汤新在妻子不舍目光护送下,进驻翟岗村。

8月中旬,汤新忽然接到妻子的电话,原来父亲已生病住院8天,却一直不让告诉他。当时,村里的扶贫工作要迎接省里考核,一桩桩、一件件,要理顺、要总结、要改进,真是分身乏术。直到父亲住院半个月以后,汤新才悄悄向村里请了3个小时的假,匆匆赶到医院看望。离开时,父亲平生第一次拉住他的手,“哇”地一声,哭成泪人。

第二年9月,汤新肛部囊肿,但为带头落实驻村每周“五天四夜”工作制度,他没去医院,只在药店买了点消炎药,几天过后不见效果,只好边输液边坚持在村里工作。由于治疗不及时,形成了肛瘘,不得不回到市里做手术。手术后,他又不顾医生“至少在家休息15天”的叮嘱,拿上药就回到了村里。半月后,汤新趁双休回到家,父亲看他走路的样子很奇怪,再三询问才得知实情,老爷子再次潸然泪下。

“我父亲当了大半辈子乡村干部,很多道理不需要多讲,印象中也几乎没见过他流泪。”汤新说,“他心疼儿子,但从来不埋怨。没有家人的支持,我坚持不到现在。”

村委会的三面红旗

驻村期间,汤新总提起两句顺口溜,一句是“扶贫不扶志,肉里不挑刺。”意思是说扶贫要从根本上找到致贫源头,否则,就像肉里有刺不挑出来,表面敷药,机体终究难以痊愈。另一句是“扶贫不精准,做事忘了本。”意思是扶贫眉毛胡子一把抓,事事都抓瞎。

image.png

这也是汤新在实践中得出的真知。两年的扶贫工作,汤新思路清晰,高处着眼,低处着手,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抓手,以“互联网+”为路径,以生态文明为目标,不仅盘活了乡村产业,更抓好了生态文明建设。

在汤新的努力下,4名年轻党员和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鲜血液,打造了一支年轻的本土工作队。汤新和工作队在村里推行高效种植养殖,同时积极发展运输、光伏发电、服装加工等产业,力争使大产业(交通运输业)顶天立地,小产业(种养殖、服装加工、电商等)铺天盖地;帮助致富带头人开网店,带动群众增收,“互联网+”促进村里的农产品向品牌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一系列举措和成效,使翟岗村被通许县评为“基层党建”工作红旗村、“产业兴旺”红旗村、“脱贫攻坚”红旗村,三面红旗在村委门口相映生辉。

脱贫致富的四步好棋

在汤新看来,能得到上级的肯定,无非是带领工作队走活了“四步棋”。汤新始终认为,抓好党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前提。结合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他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坚持在每周五扶贫日、每月主题党日集中政治学习,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致富带头人,并于2020年底,协助乡党委顺利完成村两委的换届工作。

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汤新带领工作队大力推行高效农业,同时积极发展运输业及光伏发电、服装加工等产业。他组织人员学习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又从山东等地引进优质高效的西瓜新品种,如今全村种植大蒜、辣椒、西瓜等经济作物1600余亩,蔬菜大棚51座,全部由贫困户参与经营,种植户户均增收5000余元,每座大棚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同时,村里建有牛场3个,存栏180头;猪场5个,年出栏500余头;养鸡大棚4个,每个存栏10000只以上;养鸭大棚7个,每个存栏3000只以上。

image.png

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汤新和工作队指导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于兆前注册通许县益农家庭农场,还帮助李银龙、于丽丽成立了通许县瑞英食品店、通许县尚品源食品店两家网店,不仅解决了农副产品的销售,还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蒜苔下来时,每天有20多个贫困户负责打包发货等工作,每人每天收入100元左右。“互联网+”不仅促进了村里的农产品销售,更打造了本地的农业品牌。

在促进乡村产业不断兴旺的同时,汤新还紧抓生态文明建设。他带领村“两委”主要负责同志到开封市龙亭区大马圈村和祥符区朱仙镇参观考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协调资金近20万元用于乡村建设提升。今年5月,汤新又协调资金,为村里安装路灯,建设小游园;加强村小学基础设施建设,为50余名小学生订做校服;建设村标准化卫生室,协调县中医院和乡卫生院建立挂钩帮扶措施;动员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评选“好媳妇”“五好家庭”“脱贫先锋”“致富能手”等共计24人……

如今,通过工作队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翟岗村已高标准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杨会玲 李云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