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一次办 马上办 就近办

——国家知识产权局太原代办处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1-10-25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太原代办处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边学边改、真学真做,坚持从本职做起,从服务领域的拓展、服务能力的提升、服务布局的优化等多角度入手,千方百计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

“一窗通办”助力“一次办”
  “专利、商标不用两头跑、分开办啦!”山西昊业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的业务员小杨笑着说。仅仅在太原代办处窗口前坐了一小会儿,他就把原计划用一天去办的事情全办完了。“以前真是太不方便,想到要在高新区办专利、南屯办商标,汾河两岸来回跑,就让人发愁,一天啥也干不成,全跑在路上了。”
  这种改变得益于太原代办处在原专利窗口之外,开通了商标窗口。去年底,经过积极争取,太原代办处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山西综合业务受理窗口,这也是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综合业务受理窗口之一。
  经过人员培训、系统调试等一系列紧张有序的筹备工作,今年5月,太原代办处商标综合业务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为省内各类知识产权人士提供“一站式”受理及相关服务。
  “国家把商标的相关职能赋予我们,目的就是让知识产权体制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惠及各类市场主体。通过重塑性改革,山西省局大大加强了我们的人员力量,我们要用这种改变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太原代办处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勇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强调。

能力提升支撑“马上办”
  为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太原代办处引导干部职工大力弘扬实干苦干精神,增强善于担当的素质本领,并全力推进各项知识产权业务属地化办理。
  “太感谢了!这么快就能拿到通知书,真是帮了我们大忙!”手里拿着当天申请、当天就办结并制作发放的专利权质押登记通知书,山西青科恒安矿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办事人员激动地连连称谢。
  据悉,为配合山西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太原代办处抽选业务骨干,专程赴北京学习专利权质押登记、登记簿副本制作、专利申请优先审查等新业务。
  如今,在太原代办处,原来需要一周才能办完领取的专利权质押登记通知书当天就能办结拿到。作为专利权法律状态证明的登记簿副本的出具,办理时限缩短了近一半。专利申请优先审查业务也由原来经山西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推荐后再邮寄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办理的模式,改为推荐后专网当日采集扫描上传办理。小小的改进,直接压减了原流程规定的5个工作日的邮寄环节,高价值专利申请主体一周内即可收到“予以优先审查通知书”。

“孟母三迁”服务“就近办”
  “听说咱们又要搬家啊?”“是吗?这是今年第三次了。”“这是折腾啥?这边政务中心已经有3个窗口了,还要去那边再开 3个窗口?”国庆节前夕,听说将要进驻位于清控创新基地的知识产权服务大厦,太原代办处里议论声不断。
  一年内,连续组织三次搬迁,这个略微让人有些不解的行为,却得到了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伴随党史学习教育的持续深入,太原代办处坚持刀刃向内、换位思考,将单位整体布局放到办事群众的视角重新考量。在业务继续拓展优化的同时,代办处自我加压,不断提升并改进对外服务条件。今年6月,代办处将窗口搬迁进驻省政务服务中心,方便群众进一扇门,办多项事。3个月后,代办处全体搬迁至省政务服务中心,实现统一管理。还没缓口气,第三次搬迁又提上了议事日程。
  原来,为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集聚效应,作为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的重头戏和太原市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的重要基础,知识产权服务大厦在清控创新基地正式建成,成为直接服务最广大知识产权人士的窗口单位、“流量”单位。
  政务服务中心这边怎么办?单位整体搬过去简单,但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时“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服务群众‘进一扇门、办多项事’”的初衷该如何兑现?几经讨论,反复酝酿,太原代办处党支部最终达成共识——知识产权服务大厦进驻决心不变,政务服务中心开设窗口初心不改,两处场所同时办公,最大限度服务广大群众就近便捷办理业务。
  为了不中断正常业务办理,国庆期间,太原代办处完成了新址窗口开设工作。10月8日,全国首个同一城市内分场所办公的省级知识产权综合业务受理窗口正式运营。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立足新起点,太原代办处将继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在本职岗位上传承红色基因,在为民服务中赓续红色血脉,将知识产权服务“小窗口”打造成服务创新、服务发展的“大舞台”。

□马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