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02
人物档案:
杨斐,男,1972年12月生,1991年12月参加工作,199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部队转业至西宁市城北区工作。先后在城北区马坊街道办事处、区委宣传部、区信访局、火车西站街道办事处、区农林牧水局等部门工作,2019年担任现职。2020年12月,被授予“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朝阳初升,位于西宁市的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3号门已有数10辆半挂货车排队,等待登记和一系列消毒。
作为青藏高原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设有交易区、冷链区、配货区等五大贸易区,日均进场蔬菜近1800吨左右。除西宁外,这里还供应青海藏区六州和西藏自治区。
目前,市场内的果蔬日成交量超过2000吨,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期水平,疫情的影响已经慢慢减轻,销售额、出货量等各项生产数据也都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去年,为了保障这个青藏高原的重要农贸市场,对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斐和他的同事来说,可谓一场“硬仗”。
(扫描二维码收听本期节目)
西宁市城北区市场监管局辖区面积138.1平方公里,辖区居民31.13万,市场监管任务繁重。
2020年初,疫情的蔓延直接影响到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农副产品的运输和供给。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杨斐带动全局干部职工积极与市场开办单位对接,及时研究部署,动员党员经营户、蔬菜粮油经销大户响应政府号召,保证市场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为运输司机们解难题,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他们住宿难、吃饭难等问题。
高原集散中心从业人员达到近2万人,来自天南地北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杨斐有针对性地通过拉网排查、电话询问、步行确认、台账登记“四大法宝”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防输入、防扩散、防蔓延”措施,确保责任到人,联系到户。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那段时间,杨斐把一张行军床塞进本就不大的办公室内,将自己的“家”安在单位,开启24小时在岗模式。过度的劳累,使他患了带状疱疹。
受疫情影响,城北区不少商户面临着交纳房租、支付工资和偿还利息等难题,承受着很大压力。
缺资金的问题,是经营户提的最多的困难。杨斐带病工作,听意见、想办法,走访了一个又一个的市场开办方、物业管理方、商户,给他们讲政策、谈实际。在他的协调下,7家市场对2686户经营户减免房租、水电费、物业费,共减免金额1414.15万元,有效缓解了商户的燃眉之急。
为了防范新冠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西宁市在青海慧丰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西宁市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
监管总仓的设立,是好事、也是大事。设立初期,总仓每天约有500吨进口冷链食品入库,近十多天的高峰期,日均入库率高达600余吨,出库260多吨,面对这种情况,杨斐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成立驻仓专班小组,开启24小时驻点值守。杨斐常常与专班人员共同奋战,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是常有的事。
今年1月18日,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反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由阿根廷进口至我国的一批次冷链牛肉部分抽检出核酸检测阳性,被列入涉疫货品。面对紧急情况,杨斐按照上级部署,迅速带领干部前往集散中心冷库查源头、追流程、堵去向。冷库内的寒气穿透制服棉衣,杨斐和同事们手指被冻到红肿且僵硬,经过长达30个小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同批次剩余冷链牛肉并封存。
正是由于杨斐和同事的坚持坚守,西宁市城北区未发生一起进口冷链食品新冠肺炎疫情传播事件。(栗世民 周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