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为民绘制幸福画

——记河南省濮阳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濮上市场监管所

发布时间:2021-11-09

监管所简介:

河南省濮阳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濮上市场监管所(以下简称濮上所)辖区面积5.6平方公里,工作人员7人,辖区市场主体6000余户,涉及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重点监管对象3350家。2019年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优秀市场监管所”殊荣。

面对“监管对象数量多、流动摊贩多、任务重、基础差”这些复杂的形势和特点,濮上所7位同志创新工作方法,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成为开发区市场监管的“前沿哨”“桥头堡”和人民群众认可的“先进所”。他们的力量从何而来?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来到濮阳,探寻这个“国字号”先进所荣誉背后的故事。

锦旗背后的故事

“你这香油没贴生产标签。”

一个月前,在一次农贸市场的例行检查中,濮上所的工作人员发现市场内“香回来”香油铺所售卖的香油没有生产标签。

按照规定,出售没有生产标签的食品要处以五千至五万以内的罚款,考虑到情节较轻,决定对该商户处以六千元的罚款。但香油铺的老板对这个处罚结果却不认同。

香油铺的老板李祖田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他认为自家的香油经营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出过质量问题,怎么能因为没贴标签就受到处罚。

就这样,长达一个月的拉锯战开始了。

每次约谈时,濮上所所长袁晓鹏都会准备一壶茶,和李老先生边聊天边普法。其实李老先生并不是一个完全不懂法的人,只是观念还停留在以前,固执地认为只要产品质量没问题,标签都是小事。为了纠正他这种观念,袁晓鹏不厌其烦地跟李老汉举例子、讲道理。老人说自己不认字,袁晓鹏就一条一条念给他听。

image.png

“他虽然固执,架不住我耐心啊!”袁晓鹏说,通过一次次的约谈,李老先生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接受了濮上所的处罚。

考虑到老人日后的销售问题,濮上所指导他印制了一批合格的标签,并为他联系了销售渠道。李老先生感动不已,非要给所里送两壶香油以表谢意,所里同志婉言谢绝,并告诉李先生,处罚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目的,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最后,李老先生把一面写着“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民排忧,情深似海”的锦旗送到所里。从拒不认可被罚到心怀感激送上锦旗,李老先生说:“濮上所办事,不是一般的用心啊!”

濮上所的会议室里挂满了类似的锦旗,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它们诉说的是濮上所紧扣“保稳定、争一流、创特色”的总体目标,大力弘扬“和善待人、用心做事”的机关文化,深入践行“抓班子带队伍、抓安全守底线、抓重点出成效、抓创新求突破、抓基础谋长远、抓精细促规范”的工作思路,把握“提起纲、抓统筹、抓住人、抓的死、抓到底”的工作办法,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监管责任体系,保障民生的责任与担当。

逆风前行抗疫情

走进濮上所的荣誉室,一封精致的感谢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这事还得从濮上所的“爱揽事”说起。

2020年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国。2020年的除夕夜,刚刚吃过年夜饭的袁晓鹏接到上级的电话通知,要求从大年初一开始,严格按照防疫规定对辖区所有商户进行检查管控。濮上所的辖区内,含有濮阳市区的三个市场和一个早市,更有新开业的万达商圈,所监管的商户多达四千户,加上附近的几个城中村,任务的难度可想而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年初一,7名“战士”逆风而行,逐户排查。据统计,疫情期间他们共检查食品经营单位1727家次,药店、医疗机械经营单位179家次,帮助群众退订年夜饭5000余桌,发放疫情宣传公告2560份,查办食品、口罩等涉疫案件5件。

image.png

疫情暂缓后,濮上所又成立了复工复产小分队,积极帮助辖区的商户们恢复经营。

5月份的一天,濮上所的工作人员走进辖区内的红绣球酒店进行复工检查,无意间听到酒店的经理说这间饭店即将被转让。

原来,疫情期间,这间酒店被退订了大量的年夜饭,加上长达几个月的堂餐管控,房租支出成了他们的沉重负担。

濮上所的工作人员赶忙联系该酒店的租赁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打动了酒店的租赁方,同意减免红绣球酒店的40万租金。

有了这个“雪中送炭”,红绣球酒店终于正常营业。

“市场监管部门监管市场的同时,更要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就是濮上所全体同志的目标。复工复产阶段,濮上所对辖区内的大小商户的情况,进行一一摸排,对于有困难的商户,积极帮助解决问题。像红绣球酒店这样的商户不是个例,濮上所的“真心”除了收获商家的感谢信,更收获了商家的信任与支持,树立了良好的市场监管形象。

为民服务无小事

一个基层所,除了对商户的监管服务之外,日常处理最多的其实是各种各样的投诉。

2019年,濮上所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称在辖区内的一家健身房办理了健身卡,但没使用几次该健身房就关门了,这些群众消费的金额都在1500元至几万元不等。接到投诉后,濮上所的工作人员立刻对该健身房的情况展开调查,却始终无法联系到负责人。

较真的袁晓鹏,联系公安部门联合调查,并走访附近的商户,终于找到了该健身房的负责人,协调出了消费者自由选择“退费”或“换至另外一家门店继续消费”两种解决方案。得知消息后,一些消费者十分感动,以集体的名义送了一束鲜花到濮上所。

“一个健身卡的事是小事,但在群众心中就是大事,群众的事永远没有小事。”多年以来,濮上所始终坚持把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要务,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以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服务水平真正赢得了民心。

image.png

2019年12月20日是濮阳万达开业的日子,大量的濮阳市民将附近的两条街围堵得水泄不通。看到眼前热闹的景象,袁晓鹏想起一个多月前,全所驻扎在这里为万达商户集体办理营业执照的画面。

当得知万达商场定于一个月后开业时,濮上所同志立刻联系了万达招商部的负责人,问清了进驻万达商户的基本情况。考虑到这样大型的商业广场招商的流动性,袁晓鹏决定将服务窗口搬至万达广场,现场为进驻的商户办理证照。不仅如此,在驻扎办公期间,对于万达广场内大小事务,大到规范48家餐饮单位的后厨规范,小到证件的悬挂位置,濮上所都一一进行指导,收获了万达商户们的一致好评。

“咨询零拒绝,办事零障碍,服务零距离,工作零差错”。对于濮上所来说,这句话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虽然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但濮上所的同志们始终把为人民服务视为终生事业,甘愿做基层的一根“绣花针”,用爱心和智慧为老百姓绘制出一幅幸福的画卷。

(杨会玲 张琼洁 刘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