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武汉作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亟需处理巨量的医废垃圾。有一家央企快速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付出了哪些艰苦努力?
作为一家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为主业的中央企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中国节能已形成节能与清洁供能、生态环保、生命健康三大主业,绿色建筑、绿色新材料、绿色工程服务三大业务以及强大战略支持能力的“3+3+1”产业格局,成为我国节能环保领域旗舰企业和“智库”。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始终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推动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中国节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表示,中国节能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在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打造特色,在全面融入中心促进改革发展中彰显特色,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凸显特色,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不断推动党建工作向基层拓展、向纵深拓展、向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各方面拓展,坚定用红色基因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强根铸魂,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宋鑫表示,中国节能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建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抓理论学习、抓政治站位提高、抓基层组织建设、抓人才队伍建设、抓融入中心、抓形成合力”六大特色做法,筑牢“根”“魂”优势 ,打造党建特色品牌。
中国节能坚决贯彻“两个一以贯之”,全面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重大任务中,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企业作用,成立长江保护事业部、碳达峰碳中和事业部、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等,积极参与投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牵头发起设立规模10亿元的中节能(湖北)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加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在咸宁、湖州、衡阳、毕节四个试点城市推动一批示范项目落地见效,以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践行央企使命担当。
截至2021年上半年底,中国节能共开发运营49个绿色园区,绿色建筑面积374万平米,运营供能能源站44座,实际供能面积1720万平米;累计生产绿色电力811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6254万吨,节约标煤2509万吨;累计处理固体废弃物6389万吨,固废日处理能力10万吨;累计处理污水52亿吨,制供水44亿吨,COD总削减量114万吨,水日处理规模1300万吨。
中国节能河北张北单晶河200兆瓦风电特许权项目。
栉风沐雨,党旗引领攻坚路
回看中国节能的成长奋进之路,不难发现,党旗所指就是它行之所向。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国节能火速集结专业队伍、精干力量奔赴武汉,仅用了不到14天时间建成千子山医废处置中心并投入运行,武汉市巨大的医废处理压力短时间内得到迅速缓解。“如果医疗废弃物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我们守住了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宋鑫回忆道。
作为央企,中国节能敢打硬仗,善打硬仗。在脱贫攻坚战中,中国节能选派了一批批优秀年轻挂职干部投身扶贫一线,在河南嵩县和广西富川两个定点扶贫县投入帮扶资金6000多万元,引进无偿帮扶资金3300万元,培训扶贫干部4000余名,帮助购销农产品500余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2400余名,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在助力两县脱贫摘帽的同时也为当地百姓蹚出了一条可持续的致富之路。
在大战大考中淬炼的坚强党性和奋斗精神在破除产业发展桎梏的过程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垃圾围城”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节能历经7年探索,在山东临沂创新打造了拥有垃圾发电、餐厨、供热、污泥、病死畜禽等八大处理系统的智慧生态产业园,开创了我国城市固废集中处置的“临沂模式”。宋鑫介绍说:“这种模式同单独建设相比,可为当地政府节省土地约30%,节约投资近30%,更重要的是减少了邻避效应,明显地提高了城市资源利用效率。临沂产业园也被评为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多年来,聚焦做强做优主责主业的同时,中国节能在节能环保领域大胆实践、创新探索。
在工业节能领域,中国节能着力开发各类工业余热、余压、余气综合利用项目,通过应用综合能源系统大幅提升工业园区节能减排成效。在银川,中国节能实施的综合能源项目,每年可供应蒸汽13万吨,发电4400万度,热电联产(CHP)热效率高达88%,年节约标煤9753吨,减排二氧化碳2.6万吨,节能减排效益十分显著。
在建筑节能领域,中国节能致力于打造低碳、宜居的绿色生态城区。在贵阳,中国节能为未来方舟社区建设了区域能源集中供能项目,集成河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热源塔和燃气三联供等多种能源形式,为整个社区提供供暖和制冷服务,有效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集成与智慧管控,年减排二氧化碳17万吨。
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国节能拥有两家清洁供能类上市公司。截至“十三五”末,总装机容量达10.8吉瓦,年上网电量116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35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86.4万吨。到“十四五”末期,中国节能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预计可达18吉瓦,相当于节约标煤超1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2500万吨。
融合创新,党建引领新征程
在新发展阶段,中国节能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国企党建会精神,进一步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抓好深度融合、推动深化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等,真正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发挥党建促进发展重要作用,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是关键,宋鑫说:“只有思想认识上、政治站位上提高了,行动才会更加有力。我们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凝聚磅礴的奋进力量。”
“十四五”期间,中国节能将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创新人才队伍、加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有关标准制定等,动员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面参与到这项重大任务中来。
宋鑫特别提到,中国节能将充分发挥“共抓长江大保护科技创新联盟”作用,与更多高校及科研单位开展科技协同创新,按照梳理出的“38+2”重点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清单开展工作,并不断优化清单内容,着力解决各类“卡脖子”问题,推动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引领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江西低碳科技馆与低碳环保科技园是中国节能在全国中部地区打造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节能环保低碳科技园区。
2021年10月20日,中国节能正式发布《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中国节能“1+4”双碳行动方案编制指南》及《中国节能员工绿色低碳行为倡议》,并成立中国节能双碳指导委员会。
“中国节能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好方向和目标,构建“1+3+3”双碳战略部署。”宋鑫指出,“1”是“以成为世界一流的碳达峰碳中和解决方案服务商为宗旨”的双碳愿景,在尽早实现自身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同时,致力打造成为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军者以及低碳零碳负碳原创技术策源地,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智力供给能力以及示范带动能力,力争成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参与者、突出贡献者和积极引领者。
第一个“3”是中国节能将分三个阶段逐步推动双碳愿景的实现,第一步:力争到2028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到2030年,“成为世界一流的碳达峰碳中和解决方案服务商”的目标基本实现,服务对象从传统领域扩展到新基建等新兴领域,旗下绿色产业服务社会减碳的贡献在“十三五”的基础上翻两番;第二步:努力争取到2040年左右实现运营碳中和。力争在重点细分领域掌握1-2项世界领跑、世界并跑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第三步:力争到2050年实现供应链碳中和,力争到2060年消除历史化石燃料碳排放。
第二个“3”是中国节能将从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和自身减排三大角度做出具体工作部署,构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业务布局,持续迭代创新涉碳技术产品服务方案,积极引领中低排放型企业“双碳”行动,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未来,中国节能将不断提升推动国家“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咨询规划和资源统筹能力,探索构建服务国家“碳中和”愿景的“零碳产业+负碳技术”双驱动布局,建立领先的“双碳”制度体系,着力加强“双碳”标准与智力供给能力。
郭志伟 钟士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