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中国一汽:“解放”活力迸发“红旗”逆风飞扬

发布时间:2021-11-12

1953年7月15日,我国第一座汽车厂——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省长春市奠基,新中国汽车工业正式起步。目前,中国一汽已成为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近十年来获得国家及行业科技研发奖项150多个,旗下的“解放”、“红旗”品牌价值在国内自主商用车和自主轿车中始终保持第一。当前,一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已在海外建厂1个,授权KD组装厂12个,业务覆盖48个国家。

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从“解放”起步

第一汽车制造厂(下称“一汽”)是新中国156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之一,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厂名。1956年7月13日,第一台解放牌卡车驶下生产线,由此结束了新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一汽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而解放牌卡车就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解放卡车始终与时代同行,根据市场需要,实现了由长头到平头、由汽油到柴油、由中型为主到轻中重全面发展的转变。

2018年11月30日,第700万辆解放卡车下线仪式在中国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卡车厂总装车间隆重举行。在400余名员工的共同见证下,一辆国六排放标准的解放J7驶下生产线,记录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从1到700万,中国一汽解放品牌见证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翻天巨变,也见证中国民族品牌从引进到创新、从跟随到领航,快速迈向世界级品牌的崛起之路。一汽解放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替代进口的“智造”之路,近三年来销售量稳居行业第一,占据全国超过20%的市场份额,是国内卡车领域当之无愧的“老大”。

在一汽解放董事长胡汉杰看来,一汽解放之所以能够“解放”,在于抓住了供给侧改革的“牛鼻子”,在于激发出了国企的改革之力,在于展现出了新时代国企的旺盛生命力。

从国人记忆中的长鼻子卡车,到充满现代感的“擎天柱”重卡,一汽解放并不满足,正在向无人驾驶、智慧物流等领域拓展。

“解放永远不会停止‘解放’。”胡汉杰说。

image.png

位于长春的一汽解放现代化生产车间

锚定创新 抓住供给侧改革“牛鼻子”

创新是一汽解放的灵魂,自第一辆解放卡车诞生之日起,一汽解放从未停止自主创新的脚步。近年来,一汽解放坚持技术领先战略,打造了体系节油、长换油、轻量化等10余项核心技术优势,确保解放卡车销量在市场持续领航。

“解放在行业内第一个提出10万公里长换油,发动机、变速箱、后桥这三大总成,可以实现10万公里超长换油技术。”一汽解放商用开发院研发体系建设部部长宋正华说。

按照一台车一年平均跑10万公里算,以往一个月跑一万公里,就需要更换润滑油,一年下来需要花费数万元,但有了长换油技术,每年的换油成本降低到不到一万元,牵引车的出勤率大大提高,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在胡汉杰看来,一汽解放发展的核心在于如何满足市场需求,进行供给侧改革调整。“产品不好卖,一定是企业有问题,企业要以市场和用户为中心推进创新。”胡汉杰说。

荣耀版、领航版、质惠版、北方款、南方款、高原款……中国地大物博,一汽解放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应用需求,创新开发出了多种重卡产品,直击用户痛点。

辽宁惠华汽车集团是一汽解放在辽宁最大的经销商,“我们直接面对用户,一汽解放的车好卖好用,有的车型很抢手。”副总经理陶晓明说,“在技术层面,虽然和世界上顶尖的重卡产品相比还有差距,但在性价比上远远超过国外产品,更加适应我国国情,适应中国货运市场的实际。”

陶晓明举了一个例子:在东北,许多卡车司机在冬天早晨启动车时,需要在油箱下点一小团火,将柴油加热后,汽车才能启动。“少则几分钟,多则半小时,天气寒冷,十分辛苦。”而一汽解放的创新技术,让柴油机“一打就着”,免去了司机许多辛劳。

“一汽解放的创新能力在行业内排名前列。”宋正华说。

“红旗”自强新生,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

长春是红旗品牌的老家。但即便是长春市民,以前也都觉得“红旗”是“官车”,消费关注度不高。而今天在长春街头,从私家车、公务车到共享汽车,从大热门的SUV车型HS5,到高端豪华轿车H7、H9,随处可见“新红旗”车的身影。

2017年,红旗品牌汽车销量不足5000辆。自主品牌销量上不去,根本原因在于产品和服务没有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要改变这个状况,就要贴近老百姓的需求,设计、生产老百姓喜欢看、愿意开的车。首先,车型要丰富起来。

2017年9月,新红旗H7上市;2018年4月,新红旗H5上市。2019年,红旗首款纯电动SUV上市——红旗品牌在成立61年后,产品结构首次实现了从轿车到SUV的品类跨越以及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领域驱动模式的跨越。

在丰富产品线的基础上,核心系统自主可控,是民族品牌的质量底气。一汽研发总院电子电气研究所负责人周时莹说,团队自主研发了H平台红旗高级电子电气系统,开发出国内首套整车级网络信息和电子控制功能测试的虚拟仿真系统,红旗的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以产品创新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关键、以数字化创新为基础、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目前,由红旗H5、H7、H9、E-HS9、HS5 、HS7等车型组成的产品矩阵已经形成。

image.png

截至2020年12月25日,红旗汽车年销量超20万辆,同比增长100%,这是红旗汽车销量自2018年突破3万辆、2019年突破10万辆以来实现的又一历史新高。

一汽员工们说,红旗的市场化转型离不开改革。通过持续深化改革,中国一汽重塑了组织架构、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和企业文化,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精气神。

中国一汽首先确定战略目标。2018年,一汽发布了《中国一汽2025战略愿景规划》,明确到2025年,经济规模、价值创造、人均收入等三个方面翻一番,实现再创一个中国一汽的目标。

围绕目标,一汽进行了“四能”改革,即“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机构能增能减”。2017年,中国一汽全集团竞聘,高级经理竞争上岗,平均年龄下降3岁,年轻干部占比提升13.3%。同时以市场为导向重组机构,形成更加专业、精细、扁平的构架和运行模式,集团总部直接负责红旗品牌运行。

从2017年销售不足5000辆,主要供给企事业单位,到2020年产销超过20万辆,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国一汽通过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提高运营效率,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技术创新和民族品牌升级的良性循环。

创新引领技术和市场良性循环

中国一汽谋求高质量发展,改革是手段,创新才是目标。

2020年,中国一汽发布了阩旗(R.Flag)技术发展战略,聚焦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技术、轻量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构建了以长春为总部的全球化研发布局,组建研发总院、造型设计院、新能源开发院、智能网联开发院等,建立了德国慕尼黑前瞻设计中心、一汽解放奥地利研发公司等海外研发机构。

面向未来,中国一汽加速布局新兴产业供应链,与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在多个领域建立合资合作关系。致力于数字化研发,一汽构建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协同设计和虚拟仿真平台,打造汽车敏捷开发模式,产品开发周期大幅缩减。

一汽采取各种激励、鼓励措施调动员工创新积极性,创新成果产出持续提升。2017年到2020年,中国一汽累计申请专利10127件,其中发明专利3882件。2020年中国一汽专利申请3508件,实现专利公开数量行业第一。

“原来我们技术关在门里,现在技术用在车上。伴随着生产上量、客户需求反馈,形成技术应用、产品策源、技术升级的循环创新。员工感受到创新的成就感和收获感,就更有劲头了。”一汽研发总院副院长李红建说。

如今的一汽集团,坚持全球化研发布局,充分利用国内外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在新平台、新智能、新能源、新动力、新材料、新工艺等领域深入推进科技创新。

十四五”时期一汽集团技术规划目标已经明确:全面创新驱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构建创新生态圈,力争科技创新能力达到中国领先、世界一流。

中国一汽,“解放”之路越走越宽广,“红旗”闪亮屹立世界东方。

郭志伟 钟士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