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1-11-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代表党中央号召全体党员“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同苦”。总书记发出的伟大号召是对全党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战略动员令,是我们党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根本立场的政治宣言书,是激励全体党员与时代一同奔跑、与人民一道奋斗的行动集结号。
市场监管部门直接面向市场主体,离人民群众最近,也是政府机关“最接地气”的部门之一。今年以来,江苏省盐城市市场监管局紧扣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总要求,根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为了人民加强监管、依靠人民严格监管,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一、提高站位,厚植“为民监管、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至高境界。市场监管事关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努力打通市场监管工作“最后一公里”。
一是打造平常时间“看得出”的先锋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擦亮“先锋服务365”市场监管党建品牌,大力实施争先创优、秩序守护、强基固本“三项工程”,坚决守牢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四大安全”底线,切实为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坚强政治保障,努力使市场监管部门各项工作走在市级机关前列、走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前列。盐城市局被表彰为全国文明单位,连续两年荣获市委、市政府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二是打造关键时刻“站得出”的主心骨。今年以来,党中央对市场竞争秩序治理高度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中央深改委专题审议强化竞争政策实施意见。盐城市局坚持将“国之大者”落实为局之要务,以“两反两保”为主抓手,办出了一批标志性、典型性案件,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1489件,同比增长49.7%,充分展现了市场监管部门的履职担当。
三是打造危难时刻“豁得出”的顶梁柱。深刻认识前期南京、扬州发生境外输入关联疫情的严峻复杂形势,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组织核酸检测1712批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进一步强化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疫苗等防疫药械全过程监管,检查疾控机构32家次、疫苗接种点456家次;进一步突出重点领域市场监管,对全市284个农贸市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覆盖督查;全面指导集中隔离点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切实保障2200多名扬州集中隔离人员在盐隔离期间的食品安全,受到群众大力点赞。
二、重心下沉,办成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事好事
市场监管部门直接连着企业和群众,创业者期盼的是宽松便捷准入环境,经营者期盼的是公平有序竞争环境,消费者期盼的是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忠诚履行市场监管职责,助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是坚持我为群众办实事。对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把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作为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买得安心、住得暖心、医得舒心。今年以来,先后开展“舌尖上的安全”提升、电梯安全守护、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房地产违法广告整治等“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行动,打通了一些堵点难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市场监管工作的满意度。
二是坚持我为企业解难题。运用知识产权质押方式,帮助企业融资近7.5亿元,努力为企业纾困解难送上“及时雨”。全力办好2021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任务,组织培育31家省级“名特优”食品小作坊,推动全市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全面做好省市场监管局和市政府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101个项目的落地落实,切实保障全市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盐城市“大米质量提升”项目建设获批首批“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5G智能终端电磁兼容检测能力提升项目入选全省“十四五”重大项目。
三是坚持我为基层减负担。理顺公文批转办理关系,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切实将基层减负政策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来文4170件,审核制发行政文163件,同比减少31.5%。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对近4年来涉市场监管领域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其中保留4件,废止2件,修改1件。在全省率先开发启用“互联网+食品安全”重大活动保障信息化系统,首推“人脸识别+定位”电梯维保无纸化监管,有力解决基层人海战术式监管带来的弊端。
三、聚焦关切,真心实意对待群众“急难愁盼”的利益诉求
认真对待群众的利益诉求,合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实践党的宗旨的本质要求。市场监管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把群众的诉求一件件落实好,努力做到有求必应,是我们的应尽之责。
一是认真办理每一件消费投诉。消费投诉代表着群众对市场监管人的信任和期待。今年以来,12315中心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4.45万件。对此,不论诉求大小,全市市场监管部门都满怀热忱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让他们满意而归。截至目前,消费投诉法定按期处结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78.34万元,投诉回访满意率达98%。此外,盐城市局还加强分析研判,主动把消费者关心的话题拎出来,落实案件线索日分析、周梳理、月总结,全系统诉转案231件,同比增长68%。
二是认真办理每一件许可审批事项。审批服务窗口是市场监管的“门面”,服务工作怎么样,直接关系到群众对政府的评价。通过设立企业开办“一件事”专区,推动“不见面审批”(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6.98万户,新增注册资本2355.69亿元,外资企业开办实现0.5个工作日完成。有效发明专利量达11216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苏北率先获市场监管总局批准注册,推动实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是认真办理每一件群众来信来访。群众来访,就是有话想说、有事要办、有难相求。今年以来,盐城市局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和使命责任,先后处理31件群众来信来访、130件市长信箱转办件、33件市领导批示交办件、16件人大代表建议和42件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公开政务信息208件、依申请公开 9件,尽一切可能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在排忧解难中倾听民意、回应民声、凝聚民心。
四、改进作风,摒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走好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市场监管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量大,安全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和传导性强,必须善于向群众“取真经”,各项监管措施要实打实、硬碰硬,来不得半点虚假,容不得半点差错。
一是用好调查研究“法宝”。落实市场主体月报制度,每月均向市政府报送全市市场主体发展动态,分析新增市场主体分布和注册资本情况。会同市政府研究室,组织全市民营企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为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建言献策。围绕案源挖掘、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气瓶信息化监管等课题,组织赴各地实地调研,开展沙龙研讨,形成实务成果76篇。
二是做好试点先行“文章”。作为全国唯一地级市开展总局互联网电子数据证据管理标准研究实验性试点,抽调基层骨干,成立工作专班,集中攻坚克难,着力解决电子数据取证“取不了、取不全、取不规范、取证依赖他证”等难题,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盐城经验”。承担全省广告领域信用监管示范行动试点,对全市187家重点广告企业进行摸排调研,牵头全省广告信用评价办法课题攻关,推动江苏省广告领域信用监管在全国走在前、作示范。
三是下好末端落实“功夫”。坚持将工作触角深入到一线基层分局和海量市场主体中,主动“下接地气”,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做好省对市、市对部门、部门对各县(市、区)的各项考核工作,高标准完成市局年度66项重点目标任务和46个创新创特项目,全力打造在全省领先率先、在地方有为有位的市场监管品牌,切实用“辛苦指数”换来市场监管事业的发展指数、能力指数。
□江苏省盐城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党组书记 顾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