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30
人物档案:
王孝,年龄55岁,党龄21年,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市场监管局局长,他带领德令哈市市场监管局推动德令哈市被评为青海省食品安全示范市县、海西州食品药品安全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地区。2021年2月,王孝被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评为“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个人”。
发源于祁连山支脉的巴音河纵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德令哈市城区,将德令哈市分成河东与河西两个部分。在巴音河畔有这样一个人,他带领一支队伍持续优化食品安全环境,有效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全面构建食品安全格局。他就是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个人、德令哈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王孝。
积极探索守底线
今年6月16日至17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健康餐厅”创建观摩和监管经验交流活动在德令哈市举行。自治州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各地餐饮单位负责人共100余人对德令哈市“健康餐厅”创建示范点进行了观摩。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王孝的监管智慧与大胆探索。
多年来,王孝主动深入学习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法规,不断夯实知识基础。在持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他积极探索,在执法办案中以改为主、以罚为辅,对食品经营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他要求执行每月一次案件点评制度,大家共同对所办食品案件找毛病、挑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就这样,王孝带领全局干部职工积极摸索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德令哈市食品安全监管的路子。多年来,全市未发生区域性食品安全事故,兜住了食品安全底线。
大胆创新提效能
德令哈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点多、线长、面广、执法人员少、专业人员匮乏等诸多难题,对此,王孝创新监管理念,结合地方实际,在全市范围内聘用60名“公安村警”兼任食品安全协管员,开启了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在他的努力协调下,德令哈市投入使用了自治州首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在自治州首次开展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率先实施了食品安全“非现场电子监管系统”项目,将学校食堂等餐饮后厨接入平台,实现餐饮后厨可视化监管。
经过王孝及全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辛勤付出,德令哈市食品经营户持证率由40.3%提升到100%,哨点医院覆盖率由22%提升到100%,量化分级率、证照发放率、明厨亮灶率、制度上墙率、舆情处置率、案件办结率、企业信用建立率、食品安全社区覆盖率、监管人员培训率及责任书签订率均达到100%,全市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大大提升。
甘于吃苦讲奉献
提到王孝,在德令哈市市场监管局,没有一个人不竖起大拇指。他不但富有监管智慧,还具有甘于吃苦的执着和韧劲。
2014年,王孝被诊断患有多发性感染性胆结石,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考虑到当时工作需要,他毅然选择了依靠药物进行保守治疗。
2017年9月,在北京出差期间,王孝突然发病。由于拖延时间太长,加之病情复杂,他先后在北京和西宁三进手术室都未能完成治疗。最终,由青海省第二人民医院多个科室及专家会诊共同进行手术,才救回了王孝的生命。
作为一名普通的食品安全监管干部,在单位需要他的时候,王孝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在群众需要他的时候,王孝深入一线、无怨无悔——他用忘我的实际行动,保障了巴音河两岸各族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记者 邵甜甜 通讯员 徐文智 王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