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01
“李宁”,一个奥运会冠军的名字,一个体育品牌的名字,一个潮流品牌的名字。
从1970年进入体校到1988年退役,在李宁18年的运动生涯中,他共获得国内外重大体操比赛金牌106枚,其中全国冠军92次,世界冠军14次。1999年,李宁被评选为"二十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他的名字和拳王阿里、球王贝利、飞人乔丹等25位体坛巨星一道登上了世纪体育之巅。
“李宁”用30年的时间,三次身份的迭代,上演了“一切皆有可能”的传奇。“李宁”,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记录者,中国体育品牌建设的实践者。“李宁”是昨日中国,向世界诠释的奥林匹克精神;“中国李宁”是未来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潮流礼物。
李宁品牌的“中国往事”
1988年汉城奥运会失利,李宁一下子从鲜花与掌声中跌落到地上,当时的社会远不如今天这般开放与宽容,国人很难接受“体操王子”的失误。
退役后,李宁一度不知该何去何从。健力宝集团创始人李经纬盛情邀请李宁加入,中国体育产业的潜力以及李经纬描绘的远景深深地打动了李宁。
1989年4月21日,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举行隆重的聘任仪式,在几十位专程从各地赶来的记者面前,在闪耀的镁光灯下,李宁难抑激动:"我想同最先开拓了中国体育实业的健力宝人一起,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开发中国潜力无穷的体育实业。"
加盟健力宝之后不久,李经纬就鼓励李宁将服装厂的计划上马。因为"体操王子"的名人效应,中新(加坡)合资的"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成立,主要从事"李宁牌"运动服装的生产经营,李宁出任总经理。
1990年8月,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李宁身穿雪白的李宁牌运动服,庄严地从藏族姑娘达娃央宗手里接过了亚运圣火火种。亚运圣火传递,有2亿人直接参与,25亿中外观众知道了李宁牌运动服。从这一刻开始,李宁牌真正横空出世了。
从1993年到1996年,李宁集团每年销售收入增长幅度都在100%以上,1996年更创下了6.7亿的历史纪录。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李宁在空中点燃了火炬,李宁的品牌价值也迎来了新一轮腾飞,次年全年销售收入近90亿元。
2010年,李宁公司迎来成立第20个年头,当时李宁的市场占有率达9.7%,仅次于耐克,营收实现创纪录的94.55亿。当时在公司上空漂浮着一种心态,感觉和耐克、阿迪达斯相比都不逊色。
在这种情绪下,李宁公司决定在20年到来之际,开展一场品牌重塑运动,将品牌口号“一切皆有可能”变成了“让改变发生”;为了拥抱“90后”提出了“90后李宁”;进入一线城市,打入高端市场,全面提价等。
结果,改变真的发生了,可这并不是他们想要的改变。随后的4年,“90后李宁”营收持续下滑,2012-2014三年总计亏掉近30亿,一举烧掉了公司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的所有辉煌。“90后李宁”失败的根源,错判当时“90后”的消费能力,又失去70后、80后的拥护。
随着李宁的回归,李宁公司经历漫长的触底反弹,2016年出现盈利,2017年底开发“中国李宁”。2018年纽约时装周,阿迪达斯和耐克的设计师都没时间为时装周设计运动系利新品,李宁设计了以“悟道”为主题亮相纽约时装周。
在纽约大秀落幕当天,“李宁”的微信指数暴涨700%;发布会结束后的3天内,有关李宁在纽约时装周的推文曝光总量超过了1500万次。同年,“中国李宁”系列服装销量超过550万件,鞋品销量超过5万,二者的售罄率都超过70%。李宁的“国潮时代”就这样不经意拉开了序幕。
过去的这三年,李宁公司带领“中国李宁”先后走上巴黎时装周、纽约时装周等全球各大潮流平台,抓住国潮消费大趋势,抓住年轻人的消费心理,“中国李宁”从体育运动品牌向轻奢潮牌转型。
2021年上半年,李宁公司营收大增65%,达到10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暴增187%,达到19.62亿元,市值3年涨了10倍,5个月涨了1千亿元,用业绩和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上演了一场王者归来的好戏。
中国李宁的“品牌逆袭”
从1990年李宁品牌创立,到2008年李宁点燃奥运火炬,整整18年的时间,李宁实现从个人到企业的品牌化。在这18年间,李宁拿出了一系列的漂亮成绩,连续9年国内市场份额第一,2004年实现上市,上市5年净利润增加近10倍。李宁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最为关键的是没在品牌定位这件事上犯错误。
杰克·特劳特认为战略是鲜明地建立品牌。2008年之前,“李宁”在消费者心中完成两次迭代从国家运动员到体育品牌,从知名品牌到超级IP蜕变。李宁公司以18年的时间坚定执行一项战略,让李宁品牌成为中国体育产业的N O.1,在消费者心中建立最大差异化,在70后、80后消费者心中建立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度。
2010年至2018年,近8年时间,陷入徘徊期的李宁,一直摸索品牌的重新定位问题。外有“晋江帮”、阿迪、耐克的步步紧逼;内有管理层的震荡、渠道改革受困等,让李宁在品牌建设上颇感有心无力。随着李宁的回归,回归还有“一切皆有可能”的公司口号;在同一时期,90后/Z时代消费能力开始释放,带动国潮风搅动市场,新国货运动大幕悄然拉看。
与不少经典国产品牌一样,李宁在经历辉煌后也遭遇到品牌形象老化和经营战略等问题。对于如今活跃在消费市场的千禧一代而言,在来自80年代的李宁故事与他们的成长经历存在断层。如何与消费者形成有效对话,留存原有消费者并吸纳更年轻的消费者成为很多经典品牌的挑战。
打造国潮系利成为李宁品牌重塑的前史,为“中国李宁”推出做好了铺垫。“中国李宁”的品牌意义在于让李宁完成品牌化重塑,捕获市场需求,捕获消费者心灵,赢回70后、80后,占领90后、00后市场。“李宁”品牌代表着李宁的过去,“中国李宁”引领者李宁的未来。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逐渐提升,从14年故宫的《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10w+推送,15年《大圣归来》“国漫崛起”,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爆红,再到17年组建团队的国风IP李子柒,中国文化元素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这种热爱也延伸到了服装领域,2018年汉服爱好者数量同比增长72.9%,204.2万人支撑起了突破10亿元的市场规模。
更重要的是,年轻人已经慢慢走到了消费舞台的中央,18年最早的一批00后已经成年,90后也已经变成了具有自主决策权和经济能力的成熟群体。2018被称为“国潮元年”,事实上,这一年突然破圈的国牌不只有李宁,太平鸟、RIO、六神、御泥坊、周黑鸭都在年轻人中刷了一波存在感,18年双十一当天天猫100+国货品牌销售过亿。
“中国李宁”偏爱复古元素,勾起了消费者对李宁最辉煌时刻的记忆,且它穿在身上是一种民族标志,重塑了品牌形象,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自豪感,准确压中隐隐波动的“国潮风”。
“中国李宁”承载了品牌的昨天与今天,将沉淀下的李宁品牌与国潮下的李宁整合在一起;链接两类消费者,唤醒70后/80后的传统消费者,打动90后/00后新型消费者;融合了民族情感与个人情感,骄傲的展示了身份,同时将目标人群召唤出来。
2020年,李宁联手敦煌博物馆跨界,推出「溯敦煌·拓系列」。在敦煌雅丹魔鬼城,「李宁三十而立·丝路探行主题派对」盛大举办,一个动人的故事贯穿整场走秀。在走秀结束第二天的天猫超级品牌日,当日交易额突破1亿,打破国内服饰行业“双11”以外的单日销售纪录。
2021秋冬时尚秀,李宁以《孙子兵法》中的“风林火山”为灵感,将四个意象演绎为图案视觉融入设计中,融入少数民族的设计元素,涵盖对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的表达。对于这次大秀,李宁表示:“对艺术的探索、品牌文化及创意积淀的热爱,是打造本季产品的驱动力。李宁品牌此次重新审视经典之作,并与时下潮流结合,带来熟悉而又焕新的设计,希望能够定义未来运动潮流风向。”
中国体育营销拓荒者
李宁本人的职业背景,注定李宁品牌与体育生生世世的缘分,这也成为李宁独一无二的品牌优势。
从李宁公司的崛起来看,与赞助体育赛事休戚相关。1990年仅创立3个月,在健力宝的支持下拿下亚运会火炬的赞助,让李宁从广东走向全国。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李宁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领奖服,结束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穿外国运动服的历史。之后的三届奥运,李宁一直都是赞助商。
相比其他行业赞助体育赛事,大打体育营销牌,作为体育品牌的李宁在体育营销上,承载着更多品牌战略考量,更能彰显产品的技术含量,打造在球迷心中的专业影响力,带给品牌无可估量的溢价。李宁在探索国际化道路上,签约骑士队后卫达蒙·琼斯,成为第一个与NBA球员签约的中国品牌。
我们常常会记得李宁是中国体育品牌开创者,往往忽视李宁对中国体育营销的贡献。不得不说,今天我们过多将李宁与国潮挂钩,淡忘了李宁在体育营销领域的风彩,导致李宁的专业性没有更好获得市场的认可。
李宁取得辉煌成绩,离不开一项重要硬实力:渠道扩张,在2004年—2010年期间,李宁公司经销商数量从2272个提升到了7333个,年复合增长率为21.6%。进入新零售时代,李宁重视多渠道策略,实现线上线下的联动。到2020年底,李宁的销售点数量(不包括李宁YOUNG)共计5912个,李宁YOUNG有1021个。
从渠道类型来看,主要包括线下经销商、电商、直营渠道,2020年三者营收贡献占比分别为45%、29.1%、24.7%。在李宁调整复苏期间,直营渠道贡献大幅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2017年贡献超过30%,从2020年数据,电商和直营渠道占比超过一半。李宁通过直面消费者提升业绩和效率,最为关键的,更清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保持对市场的敏感,这也为后来“中国李宁”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渠道之争是各大体育品牌无法回避的。在渠道数量之外,渠道的业态创新成为新的战场。李宁通过升级门店,试图带给消费者与众不同的感受。李宁行政总裁钱炜表示:让每一个消费者进入任何一个李宁的门店,都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店铺,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一件事。
2021年5月29日,中国李宁宽窄巷子概念店在成都著名城市地标宽窄巷子正式启动,这也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中国李宁店铺。概念店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采用中式榫卯结构,将四川民俗民风、宽窄古风等特色元素,把中国文化、城市文化、中国李宁运动潮流文化有机结合。李宁希望通过概念店打造沉浸式购物体验,以体验场景拉拢年轻人。
这种新的门店业态,摆脱了单一的购物功能,集产品首发、产品展示、产品体验、休闲娱乐等为一体,代表了一种新型生活方式,将李宁品牌更深度融入到消费者潮流生活中,让门店成为潮流坐标,网红打卡地,强化渠道在品牌建设中的位置。
多渠道是李宁长期以来的坚持战略,针对线上渠道,打造独立产品线系列,专注于中高价位的运动生活和中国文化特色鞋服。渠道的触达性,更广阔的覆盖市场,彰显规模性,近距离走进消费者,让消费者看到,体验到,提升购买频率。
三十而立的李宁,以“中国李宁”迎来事业的“第二春”。百度数据显示,国潮在近10年的关注度上升了528%,到2021年,国货品牌关注度是洋货的3倍,“国货当自强”的大环境下,李宁在天时、地利、地利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潮流。某种程度上说,李宁的成功起家和品牌重塑,是国力提升、文化自信增强在体育用品行业的一个缩影。在新国货时代,期待李宁能走得更稳更远。
李 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