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08
2021年9月,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凭借“5全5数智能质量管理模式”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成为本届获奖单位中全国制造业五家中的一家,也是制造大省广东唯一获奖单位。
1968年,美的创业;1980年,美的正式进入家电业;1981年,创立美的品牌;2014年,美的集团员工总数超13万人;2020年11月,美的股价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6600亿元。
目前,美的在全球拥有约200家子公司、6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及10个战略业务单位。从1993年起,美的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留下了独特印迹:股份制改革、MBO、股权分置改革、整体上市、分拆上市计划……在每一个历史关口,美的都有烙印。
从小城小厂起步,到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美的成长史,展现了优秀企业的强劲韧性与无穷活力,折射出中国制造企业做大做强的不懈追求。
美的始终与改革同行
1968年5月,何享健和23名街道居民集资5000元,创办了“北街办塑料生产组”,生产药用玻璃瓶和塑料盖。
很少有人知道,如今已是家电巨头的美的集团,在1980年才开始涉足家电。而且,它生产的第一台家电——40厘米台扇,叫“明珠”牌。
当时,何享健对这个名字不太满意,因此四处征集,最终从“美的”“彩虹”“雪莲”等名字中,选择了“美的”。
1981年8月,“美的”注册商标;同年11月,工厂更名为“顺德县美的风扇厂”,何享健任厂长,美的正式开启自己的旅程。
从台扇到“鸿运扇”(即转页扇),美的做得顺风顺水,但何享健的眼光瞄准了更高阶的空调领域。
1985年4月8日,美的成立了空调设备厂,从组装生产窗式空调机开始,为此后跻身空调领域巨头,埋下伏笔。同年5月,何享健考察日本家电业,此后引进日本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开始与日本企业展开合作。
199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南海吹向华夏大地。这一年,广东省进行股份制改革试验。彼时,顺德只有1个股份制试点名额,何享健对此颇为热心,最终争取到这一名额。何享健后来回忆,当时美的规模很小,资产只有五六亿元,但认定了办好企业,首先要引进好的机制。
1993年11月12日,美的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交易,成为中国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组而成的上市公司,简称“粤美的A”,股票代码为0527,后来更名为美的电器(000527)。上市当年,“粤美的A”就以每股收益1.36元的成绩,在深交所排名第一,初露锋芒。
正在何享健畅想“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巨浪,差点将美的吞噬。
彼时,美的空调业绩大幅下滑,行业地位由第三跌至第七,更传出当地政府有意让科龙并购美的的消息。事后,何享健澄清称,当时政府为搭建顺德家电航母,有意让美的、科龙和华宝3家企业合并,并有意让其出任总经理。
危机之下,何享健壮士断腕,“杯酒释兵权”,劝退创业元老,自己也退出日常经营管理,大力起用新人,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引入高盛,推行股权激励,最终让美的转危为安。
1999年7月,美的开始筹备进行MBO(管理层收购),2000年底,MBO实施完成,在解决长期困扰企业管理层的权益问题上提供了有效探索。由此,美的从一家乡镇企业蜕变为一家民营企业,成为历史的先行者。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后,何享健在下半年就开始针对美的股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认证。次年,美的成立股改项目组,进入筹备阶段。
2006年,美的电器股改方案获高票通过。通过股改,何享健斥资10.8亿元对美的电器实现绝对控股,持股比例从22%升至50.17%。
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注入新动力
2012年8月25日,70岁的何享健正式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职位,接棒者是方洪波。
何享健将交接棒传给职业经理人方洪波,美的成为中国第一家未“父传子”的千亿级民营企业。
方洪波进入美的,正是美的进行股份制试点的那年。“不想在20岁就自己看到50岁的样子。”1992年11月,方洪波带着这样的想法,离开了位于湖北襄樊的东风汽车制造厂,南下顺德,加入美的,成为美的企业报的一名编辑,顺便也给领导们写讲话稿。
在此过程中,方洪波的才识、工作态度得到何享健的赏识和认可,从普通编辑到公关科副科长、广告部经理、市场部经理。
1997年,在美的遭遇严重危机时,何享健力排众议,起用方洪波为空调事业部国内公司总经理。
上任之初,方洪波提出,从个人销售向体系营销转变,即避免销售资源的私有化,随后一系列的大手术,让生产制造向顾客需求转变,空调销量大增。
1998年,美的空调销售了98万台,较1997年的43万台增长180%,美的市场份额迅速增长,还挤占了春兰等厂商的空间。
在美的实施事业部制改革后,2000年,方洪波出任美的空调事业部总经理,彼时,在六大事业部中,空调事业部销售额已占集团的60%。次年,美的空调内销达220万台,出口30万台,实现大突破。
2004年后,在方洪波的主导下,美的对华凌、荣事达、小天鹅等实施了一系列并购,完成了美的冰箱、洗衣机的产业布局。同时,又先后推动美的与日本东芝、美国开利的合资合作,迈开美的制冷家电业务国际化的大步伐。
2008年金融危机前,美的果断放弃进入汽车领域的动作,专注于家电领域。这一年,美的先以16.8亿元增持小天鹅24.01%的股权,后增持荣事达25%的股权,实现100%控股。自此,美的全面布局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白色家电领域。
2009年8月26日,何享健让出美的电器总裁一职,方洪波接任。
次年,美的集团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这是美的史上值得铭记的一个里程碑。何享健也趁机提出“五年再造一个美的”的目标,即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
向全球化科技集团转型
有人说,何享健造就方洪波,方洪波再造美的。
方洪波接棒之际,正是美的最困难的时刻。2012年,美的集团远未出现复苏气象,公司全年营收1026.51亿元,较上一年减少400多亿元,同比下降近27%。
美的未来何去何从?方洪波给出两个字——转型。
在方洪波的主导下,美的开始大砍产品线,与主营业务不相关的资产全部卖掉,2000多个型号一下砍掉三分之二多。
美的“一刀切”地停止了所有生产要素的投资。原本规划设新厂,在各地拿了不少地,现在能还掉的全部还给政府,实在不行就卖给别人。美的一下还掉7000多亩地。
退地,这在当时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被外界嘲笑是“傻瓜才去干的事情”。直到3年后,中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政策,这种壮士断臂才被人真正理解。
痛苦转型的同时,美的还在推进另一项重要事项——整体上市。
2013年9月18日,美的集团实现整体上市,美的电器大家电业务之外的小家电、机电及物流等资产被注入上市公司,美的集团首次超越格力电器和青岛海尔,成为A股最大的白色家电企业。
2015年,美的集团一举扭转颓势,营收超过1200亿元,基本回到2011年的水平,但净利润是2011年的3倍,实现蝶变。
次年,美的集团首次跻身《财富》世界500强,位居481位。
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美的找到了新的成本优势:人均成本大幅下降、仓库面积大幅压缩、库存周期大幅减少、现金流显著增加……这也是美的能在没有新建1平方米厂房的情况下,不仅满足市场需求且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的秘诀。
“这一新的成本优势正是通过效率驱动来建立。”方洪波说,建立新的成本优势后,能确保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然后又能确保投入创新,让产品持续领先,形成良性循环。
2017年,美的集团营收突破2000亿元,完成何享健此前定下的目标。2018年,美的集团营收逼近3000亿元关口。
美的的国际化视野、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赋予了美的更大的生命力,构筑了控制风险的护城河。
2019年,美的集团迎来50周年。方洪波告诫自己的团队,美的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去更坚决、更彻底、更迅速地进行变革。50岁的美的需要重生,只有重生,才有未来。
“五十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而是顺应时代变化,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在规模领先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竞争优势。”方洪波表示,过去的50年,是美的波涛汹涌的50年;未来的50年,将是美的静水深流的50年。美的要向全球化的科技集团转型。
为了全球化的科技集团新蓝图,早在2016年,方洪波组建谈判小组远赴德国,并于次年以30亿欧元(约合29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德国库卡94.55%股份收入囊中。
这是一次“很冒险”的商业行动,至少有不少外界人士这样评论。但在收购结束的签约仪式上,方洪波说:“美的找到了打开工业4.0时代的钥匙。”
收购是资本手段,学习是“智本”手段。2018年,方洪波为自己在内的每个高管配备了3个90后逆向导师。他的初衷,就是让高管们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
在方洪波的主导下,美的有个头脑风暴的传统,所有核心高管每个月都有一次建设性的对谈,每人必须提出对公司有利的、建设性的意见,这样才可以清醒地看到正确的战略方向。
2019年,美的已在全球设立17个海外生产基地、24个全球销售运营机构,系统性建立和完善“4+2”全球化研发网络,将上海全球创新园区、美国研发中心、德国研发中心、日本研发中心打造成综合性技术研发中心,将意大利米兰设计中心定位为工业设计中心。通过打造“国际632”项目,优化全球制造、服务、备件、物流四大交付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全球履约和服务能力;以“中国供全球”与“区域供区域”相结合的方式,保障美的供应链竞争力和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能力。
2020年,疫情冲击叠加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家电领域面临着更为动荡的格局。
“越是低迷的时候,越是能酝酿优秀、伟大的企业。”方洪波表示,放眼世界,任何一个卓越企业,都是历经周期兴衰成长起来的。
2020年初,继“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三大战略后,美的集团实施“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战略,“互联网服务平台”和“先进制造”两手抓,以工业机器人为突破口,打造了M.IoT和美云智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借助工业互联网,美的集团在B端和C端同时发力,叠加数智技术的赋能,率先冲出重围。
逆境中彰显“韧劲”,疫情发生后,美的集团市值先后突破4000亿元、5000亿元大关,牢牢占据家电的龙头地位。
“隧道尽头的那道曙光,就在前方。”美的最好的时候还没有到来,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一定会更美的。
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