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老干妈: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她”

发布时间:2021-12-08

“没有老干妈的人生不算完美的人生。”这是流传于80后、90后两代大学生的一句话。

一瓶印有“老干妈”头像商标的辣椒酱,成为大学宿舍回忆的标配。

老干妈是国内生产及销售量最大的辣椒制品生产企业,1996年开始批量投产风味豆豉、风味鸡油辣椒、香辣菜、风味腐乳等20余个系列产品。在大多数国外购物网站上,老干妈都直接译成"Lao GanMa", 也有译成"The godmother"。

2012年7月,美国奢侈品电商Gilt 把老干妈奉为尊贵调味品,限时抢购价11.95美元两瓶(约79.1人民币元)。老干妈是极少数在国外售价要远高国内的国产商品。

老干妈1

时至今日,老干妈遍销全球,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的味道。

缔造老干妈传奇的,是一个没上过一天学,仅会写自己名字的农村妇女——陶华碧。

小山村走出的辣酱干妈

陶华碧,1947年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的山村。由于家里贫穷,陶华碧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

20岁那年,她嫁给了206地质队的一名队员;但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扔下了她和两个孩子。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去打工和摆地摊。

1989年,42岁的陶华碧用四处拣来的半截砖、油毛毡、石棉瓦,在街边盖了个棚子,专卖凉粉和冷面,美其名曰“实惠餐厅”,这就算是老干妈的前身。

为了赢得顾客,她冥思苦想,琢磨出了别人没有的独到的“绝点子”:别人不过是加点胡椒、味精、酱油和小葱等材料,她特地制作了专门拌凉粉的佐料麻辣酱送给顾客,大家觉得好吃,便主动来买。看到困难的学生来吃饭,她总是加量或者不收钱,学生出于感恩,叫她老干妈。

偶尔有一天,陶华碧没有备麻辣酱,顾客听说没有麻辣酱,居然都转身走了。她不禁感到十分困惑:难道来我这里的顾客并不是喜欢吃凉粉,而是喜欢吃我做的麻辣酱?

这件事对陶华碧触动很大,苦苦潜心研究起来……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了。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还要掏钱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

后来,辣椒酱供不应求。龙洞堡街道办事处和贵阳市南明区原工商局的干部开始游说陶华碧,放弃餐馆经营,办厂专门生产辣椒酱,但被陶华碧干脆地拒绝了。

理由很简单:“如果小店关了,那这些穷学生到哪里去吃饭。”直到后来,受其照顾的学生都参与到游说“干妈”的行动中,陶华碧才决定开办辣酱厂,就叫“老干妈”。

辣酱厂子有了,但陶华碧发现找不到合适的玻璃瓶装辣酱。于是她跑到贵阳市第二玻璃厂,当时,他们不愿搭理这个要货量少得可怜的小客户。

“哪个娃儿是一生下来就一大个哦,都是慢慢长大的嘛,今天你要不给我瓶子,我就不走了。”

在软磨硬泡了几个小时后,玻璃厂允许她每次用提篮到厂里捡几十个瓶子拎回去用。

大批麻辣酱生产出来后,当地的凉粉店根本消化不了。陶华碧又亲自背着麻辣酱,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单位食堂进行试销。没想到,这种笨办法效果还真不错。不过一周的时间,那些试销商便纷纷打来电话,让她加倍送货……结果,她的“老干妈麻辣酱”很快就在贵阳市稳稳地站住了脚根。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工人一下子扩大到200多人。

走上正轨后,陶华碧也想为公司建章立制。可她深知,靠自己那点文化,整不出什么“高级玩意儿”来。在公司管理上,她把“讲感情”视为最基本的要素。公司发展到1300多个员工时,她能叫出60%的人名,并记住了其中许多人的生日;每个员工的生日到了,都能收到她送的礼物和一碗长寿面加两个荷包蛋;每个员工结婚时,她必定要当证婚人……

这种亲情化的“感情投资”,使老干妈公司具有了超强的凝聚力。公司的员工们拧成一股绳,为“老干妈麻辣酱”拼搏起来……只用了3年半的时间,“老干妈”公司到2000年末就迅速壮大到1200多人,产值近3亿元,上缴国家税收4315万元。

靠诚信走向五湖四海

老干妈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陶华碧渐渐感觉到产品的对外销售成了大问题。可是,她既不懂什么营销策略,也不懂什么广告策划,又怎么开拓市场,争取新客户呢?

陶华碧知道自己的劣势,但也坚信:对内,感情要体现在“真”上;对外,感情就要体现在“诚”上了。只要你赚钱,也保证让别人赚钱;不坑人,不骗人,愿意合作做生意的就多,就能搞好销售。

2001年,有一家玻璃制品厂给“老干妈”公司提供了800件(每件32瓶)酱瓶。谁知,公司装上麻辣酱刚销售到市场上,就有客户反映:“有的瓶子封口不严,有往外漏油现象。”不巧,一些对手企业不知怎么很快知道了这事,马上利用这事攻击“老干妈”。

陶华碧知道后非常重视,要求相关部门迅速查处。一些管理人员向她建议说:“可能只是个别瓶子封口不严,把这批货追回重新封口就行了,不然损失就太大了,这可是800件货呀!”陶华碧却坚决地说:“不行!这事关公司的信誉!马上派人到各地追回这批货,全部当众销毁,一瓶也不能漏掉!损失再大,也没有在市场上失信的损失大!”结果,这样的做法,虽然使公司损失巨大,却让人们看到了“老干妈”信守质量的决心,坏事变成了好事。

凭着诚信,陶华碧在同行中赢得了广泛的信誉,企业不断壮大,品牌广为人知,利润逐年增加。有些人眼红了。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市场上,竟然每年都有50多种假冒的“老干妈”!陶华碧终于对这事不再“讲感情”了,开始花大力气打假。

她派人四处卧底调查,但假冒的“老干妈”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她大声疾呼:“我才是真正的‘老干妈’!”但湖南的一家“老干妈”却继续我行我素。陶华碧这次犯强了,她不依不饶地与湖南这家“老干妈”打起了官司,一打就是3年!最终,陶华碧的“老干妈”打败了湖南的“老干妈”。这一回,陶华碧吃一堑,长一智,2003年5月,她的“老干妈”获得了商标注册证书。

几年来,由于老干妈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质量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使历年来产品的各项指标都达到国家卫生、质量标准,产品出厂合格率始终都位于同行业榜首,先后被授予“全国食品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乡镇企业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并顺利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产品“油辣椒”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老干妈公司作为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还发布了国内首个“油制辣椒”国家标准。

老干妈3

“老干妈”其实是辣酱行业的晚来者,在湖南省双峰县,“永丰辣酱”已经有数百年历史,明代即形成以当地盛产的灯笼辣椒为原料,以民间制酱手法加工的传统工艺。到清代,它曾作为贡品被进献给咸丰皇帝,名声大噪。到1980年代,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双峰一些辣酱生产商为迎合市场而扩充产能,大肆收购外地辣椒代替本地辣椒,任意缩短工艺流程,甚至掺杂面粉、豆渣,对品牌形象造成巨大伤害,当时有人痛心疾首地说:“具有三百年历史的永丰辣酱牌子砸在了当代人手中。”

而老干妈从创立之初就坚持质量至上诚信为本,逐渐销往世界各地,成为贵州、中国的一张名片。有人分析老干妈的成功之道主要有四点——

第一是产品特色。老干妈以丰富、独特口味打赢了调味酱市场的口感之战,并通过成本优势强势进击,价格亲民,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粘度。

第二是标准化。通过参与起草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老干妈占领了行业的制高点,在辣椒酱市场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奠定了老干妈的品牌地位。

第三是品牌协同。产品品牌与公司品牌之间坚持协同,旗下产品从品牌到商标设计,均使用陶华碧形象的老干妈标识,形成统一的品牌影响,降低了消费者的搜索成本和甄别成本。

第四是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老干妈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及时注册100多个相关商标加强保护。

老干妈4

从公司挂牌到今天,老干妈已走过34年,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辣酱品牌。小小辣酱浓缩的人生味道,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钱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