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1-12-09
远眺泰山,群峰绵延,林木苍翠。恰巧赶上一场细雨,雨后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还未散去的乌云,搭配上满山的绿色,构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丹青画。
自古“名山出名茶”,泰山茶作为中国最北端的山地茶,其茶树生长在泰山葱郁的林木之中,汲取着清澈的泰山泉水。这里所产的茶叶叶片肥厚坚实,茶色清澈剔透、碧绿娇嫩,饮之沁人心脾、留香悠长,有浓厚的泰山板栗香气,有“茶中板栗”之美称。
泰安市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标准化技术优势,于2007年推动建成国家级泰山无公害茶叶种植加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茶叶种植加工环节推行农业标准化,大大提升了泰山茶的品质,标准化种植让茶农尝到了“甜头”。为进一步提升农业标准化的水平,在总结前期示范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泰安市市场监管部门围绕“种植、加工、展销、餐饮、观光旅游”五要素,建立了全领域全过程的泰山茶综合标准化体系,于2015年推动建成国家茶叶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引领泰山茶品质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有效促进了茶叶增效、茶农增收。
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为打造泰山茶的独特品质,在搜集和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泰安市市场监管部门帮助企业、农户加强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和泰安市农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导制定了《泰山茶标准茶园建设技术规程》等一系列地方标准,覆盖基地选择、茶树种植、土壤管理及施肥、病虫草害防治、产地及质量检测等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
国家茶叶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内,每一株覆荫树的距离、每一次修剪的分量、每一片茶叶的采摘、每一次中耕施肥,都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科学的标准体系将示范区建设成了现代化茶园典范。茶叶的加工环节也按照标准,建立了现代化的茶叶生产车间,改茶叶粗放式的手工加工为现代的机械化加工,大大提高了茶叶产业化水平,并提升了茶叶整体质量。
泰山区省庄镇小津口村茶农李桂新的茶叶大棚入口处,一个成人巴掌大小的仪器不时发出“哔”的声音。“这是用来监测棚内土壤酸碱度、空气湿度等数据的,茶树非常娇气,万一哪个地方不顺它心意就发不了芽了。如果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数据有异常,这个仪表就会报警,我能够及时地根据茶树种植标准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标准化、现代化的种植方式大大减少了损失。”李桂新说。
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
泰安市君思饮茶叶有限公司是泰山茶生产加工企业之一,其生产的“那一叶”泰山茶是泰山地区家喻户晓的产品。
在泰安市市场监管部门的引导下,该公司先后投资2000万元对园区进行标准化改造——园区全部采用镀锌钢骨架越冬棚,建设高标准连栋式育苗棚;采用喷灌节水灌溉系统,实现了高效、节能、环保;建设1600㎡的沼气工程,既实现茶园生态肥料的施用,又满足周边居民沼气能源的应用,建立起了生态循环有机高效的生产模式。
龙头企业的带动收到明显效果。如今,泰山茶种植面积达4.5万亩,形成了小津口、刘家庄、范家庄、艾洼村、曹家庄、南马套村等多个茶叶专业村,茶叶加工企业发展到30余家,培育了“泰山碧霞春”“泰山女儿茶”“泰山津口女儿茶”“五岳独尊茶”“泰山罗汉茶”“泰山极顶茶”“泰山雷震茶”“泰山白茶”“泰山红茶”等泰山茶品牌,干茶年产销量达1770吨,销售额11亿元。
打造标准化观光园区
泰安市泰山区沁园春女儿茶厂依托已有的集中连片茶园,在茶园中完善生产便道、观光游道、排水沟渠、节水灌溉设施等基础设施,涵盖了采茶体验、采摘、休闲垂钓等特色农事休闲项目,成为市民和游客下乡踏青、摄影采风、体验生活的好去处。
“我们经常邀请文学艺术爱好者、踏青爱好者、学生来茶厂采风、研学,让社会各界更加深入地了解标准化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茶厂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泰安市泰山区政府正在积极打造泰山茶产业园,依托泰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建设集种植、采摘、加工、展销、餐饮、休闲体验、旅游观光、文化宣传推广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观光综合茶园,为泰山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一项目也列入了泰安市乡村振兴工作小组2021年度重点任务目标规划,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将乡村旅游与高端生态农业发展相结合,让游客在感受采茶、制茶过程的同时,充分体验泰山茶的绿色生态和文化底蕴,让泰山茶农业标准化园区取得更好发展。
一杯清茶会友人,几缕幽香迎宾客。泰山茶正以清新纯正的香气、鲜醇爽口的滋味、无公害的品质,香飘海内外,一片片绿叶子变成了茶农致富奔小康的“金叶子”。
□马 敏 裴晓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