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兵团建工:崛起的西部建设雄师

发布时间:2021-12-10

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们总是把它和农业挂钩,想到的就是犁地耕田的场景,但在兵团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戴安全帽善生产,着迷彩服能战斗,他们由建筑工程起家,被誉为“西部建设雄师”。

大家所熟知的中巴公路、天山公路、南北疆高等级公路、青藏铁路、兰新第二双线、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等一大批国家、自治区和兵团的重点建设项目都有这支雄师参与修建。

1952年,新疆兵团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在近70年建设和保卫边疆的岁月里,整整三代兵团人的青春与梦想、牺牲与奋斗、欢笑与泪水、高扬与跌落都凝结在兵团建工集团的奋进足迹中,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队伍,正是这种精神,使兵团建工集团凝聚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

今天的兵团建工,已发展成一家集科研、设计、道路、桥隧、铁路、水利、电力、工民建施工、设备安装、建材生产、房地产开发、商贸物流等多元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2021年9月入选“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排名第462位。

近年来,兵团建工集团弘扬工匠精神,大力发扬“筑福天下、建造未来”的企业使命,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落实安全质量责任制,建立起了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今年兵团建工集团申报的“绿色创新全产业链总承包质量管理模式”,即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获得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兵团3

兵团建工集团历经69载春秋,从无到有、风雨兼程,从小到大、拼搏进取,在西部发展道路上,留下坚定、扎实的脚印。

在荒漠戈壁中蹚出一条新路

195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建筑工程第一师,全程参与了军垦新城石河子市的基础建设。1998年,曾经浴血奋战、披荆斩棘的这支铁军,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筑工程师”。

2004年1月,新疆建设兵团正式公布了一份重要文件:兵团党委《关于建工师深化改革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后来被简称为8号文件,在建工师很快家喻户晓。

8号文件对兵团的特殊体制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其重点是要实现“政企分开,精干行政,做强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时任建工师师长王江生卸任,专司建工集团事务。他曾习惯的‘师长”称谓从这一天开始变成了“董事长”、“总裁”。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在划转、剥离过程中,谁来承担历史遗留问题?仅六建当时就拖欠了在职职工离退体职工各种费用近1200万元,群众心里没有底,情绪很不稳定。

一些困惑和质疑也由此产生:建工师的改革前途如何?纯粹的、一元化的建筑业能否做大做强?

那时新疆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建工集团所属的施工企业曾一度举步维艰, 连年负债经营, 连生存都成问题。

面对改革困境, 建工集团上下达成共识: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到产业分工体系中, 参与国际竞争, 进一步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

兵团1

彼时西安绕城高速公路项目正在招标,成功与否,关乎兵团建工队伍能否走出新疆、立足疆外,也关乎今后的长远发展。这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博弈!

精心准备,一举中标!兵团建工果断确立“快速调迁设营、快速征地拆迁、快速展开施工”的总体思路,从人员调迁、设备进场到工程破土动工,闻令而行、听从指挥的铁血作风此刻发挥了关键作用。兵团建工仅用半个月时间,成为当时全线第一家开工的建筑企业。

项目部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喜人的成绩:在全线近10次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大检查中,兵团建工承建的E标段8次名列第一名,2次名列第二名,赢得工程质量和进度奖奖励近100万元。

他们终于走出了新疆,此后又陆续中标承建了内蒙古呼集老高速公路、广东潮揭高速公路、陕西小康高速公路、重庆绕城高速公路等诸多项目工程。

而对于国外市场第一步从哪里做起?

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要想蹚出一条新路,兵团建工就要顺着时代的方向登高望远,逐鹿更宽广的市场。

从“走出去”到“走得好”

2003年,兵团建工集团确定了“立足疆内、拓展疆外、挺进海外,努力打造外向型、国际化的企业集团”发展战略,也就是这个时候,兵团建工集团开始扎根非洲国家安哥拉。安哥拉市场是兵团建工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大成果。

兵团建工集团北新国际公司副总经理刘兆义回忆起在安哥拉工作的经历。

兵团2

那年,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凯兰巴·凯亚西5000套社会住房项目开工,兵团建工集团参与了工程建设。当时,集团负责建设的3号楼已开工,从国内海运的部分机械设备尚未到达。

为了和竞争对手竞赛,刘兆义和9名业务干部顶了上去。没搅拌机,他们人工拌料;没塔吊,他们每人提一桶混凝土去浇筑框架柱,胳膊肿了、脚上起了血泡,却没一个人有怨言。首个开工、首个竣工交验……在该项目中,兵团建工集团获得了多个第一。

2004年,兵团建工集团随着国家刚兴起的“走出去”大潮, 来到了被称为世界最危险城市之一的巴基斯坦白沙瓦。

在白沙瓦的一个小旅馆里,兵团建工集团三人团队整理标书, 准备投标。

然而到投标的时候才发现, 他们由于欠缺外国施工的经历, 根本不被同行和招标单位信任。他们最终决定, 给有项目有经验的其他企业“打工”, 就算不赚钱, 也要一步一步学会“走出去”。

此后,他们依托中国水利公司“借船出海”, 承建了巴基斯坦马来凯得水电站工程, 迈出了挺进海外的坚实一步, 而正是这一步让兵团建工集团尝到了“走出去”的甜头, 更坚定了其扩大海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信心。

2008年,兵团建工集团直接参加国外工程投标,独立承接巴基斯坦灾后重建项目,实现了从“借船出海”到“驾船出海”的转变。

“走出去”的次数多了,路也愈加宽广。路的尽头是大海,面朝大海,兵团建工集团用一个个项目工程,一座座高楼大厦联通了走向世界的“航道”。

目前,兵团建工集团在安哥拉、阿尔及利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尼日利亚、乌干达、喀麦隆7个国家设有境外分公司,在巴拿马、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柬埔寨、阿富汗、蒙古、格鲁吉亚9个国家设有境外办事处,主要负责当地公共建筑(路桥、铁路、水利水电)、民用建筑、房地产开发、农业投资与开发等业务,连续四年跻身于全球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之列。

近年来,兵团建工集团牢牢抓住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与国内外企业加强各领域合作。兵团建工集团负责人表示:“‘走出去’是兵团建工集团的睿智之选,海外事业不但要‘走出去’,还要‘走得好’。”

穿越荒漠戈壁,跨过山河大海,69年前那支铺路架桥、兴修水利、筑楼垦荒的开发建设大军已成长为西部建筑领域内的巨人。

他们有光荣的历史,他们正创造新的辉煌。

宾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