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福耀:专注玻璃世界的王者

发布时间:2021-12-10

2020年2月,讲述福耀玻璃工业集团在美国建厂故事的《美国工厂》,获得第92界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引发跨界关注。

福耀集团是目前国内在规模、技术水平、出口量都稳居明显优势的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旗下汽车玻璃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6%,居行业之首。今年9月,福耀集团以“四品一体双驱动”质量管理模式荣获中国质量奖。

福耀8

专注“一块玻璃”34年,在中国、美国、德国三国六地设立全球玻璃研发设计中心,客户囊括全球前20汽车厂商,福耀集团被誉为“玻璃世界的王者”。

成功从来不会一蹴而就。王者荣耀之路,同样充满坎坷艰辛。

一名玻璃厂采购员的雄心

1946年5月,福耀集团创始人曹德旺出生于上海。时局动荡,他父亲为了安全,举家迁回老家福建福清。

因家里一穷二白,曹德旺拖到9岁才去上学,14岁时就辍学回家放牛了,16岁时他开始帮着家里挣钱,早早体会生活的重担。

福建是一个全年高温的地方,到了夏天常有近40摄氏度的高温。炎炎烈日下,曹德旺顶着太阳辛苦干活,炊事员、修理员等都干过。

1976年,他正式涉及玻璃产业,进入福清市高山镇异形玻璃厂当了一名采购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去四处推销厂里的玻璃。

这本来是他这么多年最稳定的一份工作了,可是不到7年,这家厂就因亏损破产了。

1983年,他不忍心看着这么多人因此失业,就拿出自己多年打拼的积蓄承包了这家工厂,还是生产以前的水表玻璃。

1984年,他和母亲一次出门游玩出租车的时候,因母亲腿脚不行需要使用拐杖,司机要他们上车注意点,玻璃碰坏了他们赔不起。

曹德旺是专门做玻璃生意的,认为这样一块玻璃也就五六十块。可是他偶然去了一趟汽修厂,发现明码标价换一块汽车玻璃竟然要六七千块。

那个时候买得起小汽车的人都是少数,虽然汽车有进口的也有国产的,但是汽车玻璃却都是进口的,有时候还经常缺货。

这时,他动了做汽车玻璃的心思,既然中国没有自己的汽车玻璃,他做出来不就有了吗。

曹德旺想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于是花了两万块钱找上海耀华厂购买了一套图纸,还派自己厂的员工去耀华学习装汽车玻璃的技术。

短短八个月,他生产出了第一块汽车玻璃,这也是中国的第一块汽车玻璃,虽然价格卖一千多块钱,却比进口的低了好几倍,质量也没得挑。

不少汽修厂都下了订单,还有人将车开到厂里换玻璃。1985年,曹德旺因为生产汽修玻璃赚盆满钵满,也因此开启了他事业的新大门。

福耀5

1987年,曹德旺正式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汽车玻璃成了福耀玻璃当家产品,他也积极开发其他种类玻璃,客户也从以前的汽修厂扩张到装修公司、加油站等等。

1993年,福耀玻璃正式上市。从无名乡镇小厂到全球第一大汽车玻璃生产制造商的王者之路步入正轨。

持续领跑行业的奥秘何在

汽车玻璃是汽车被动安全的最重要零配件,福耀凭什么取胜?除了外观设计不断改进外,福耀在玻璃的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智能性等方面不断加大创新力度,这是持续领跑行业的关键。

走进福耀集团研究院的展示厅,各种各样的玻璃让人大开眼界。能在透明与不透明之间随意切换的调光玻璃、能接收无线电波的镀膜天线前挡玻璃、能显示仪表盘的HUD抬头显示玻璃、可隔绝99%紫外线辐射的UV-CUT玻璃……

比如抗紫外线玻璃,一家日本企业最早制造出这款产品,并对外宣称只有他们能做得出来。结果不出一年,福耀依靠自主研发,生产出性能更好的产品,能隔离超过99%的紫外线,并通过在玻璃内层镀膜,在阻挡48%红外线的同时,透光率仍达到75%以上,既环保节能又持久耐用。

福耀7

开车遇到玻璃雾化、结霜,让很多车主感到头疼。为此,福耀开发的前挡夹丝加热玻璃,在玻璃内层夹入无数非常细的电加热丝,可实现均匀加热,融化外侧的冰,防止内侧产生雾气,而且加热丝正好处于人体视觉盲区,不影响开车视线。

这些成果都是福耀集团几经探索与锤炼而成的,集团的核心制造设备实现完全自主研发,特别是在新材料、新工艺及加工设备上,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福耀2008年设立创新奖,至今已产生上万件创新项目,其中50%来自一线员工。

几年前,福耀集团重庆公司包装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发现公司进口的绝缘胶价格昂贵,功能仅限于防护,性价比低。于是他找材料做实验,成功用一种国产胶替代了这款性价比低的进口胶,为公司节省了一笔不小的成本,这名工人因此得到福耀集团嘉奖。

2016年,福耀投入数百万元,设立董事长奖、总裁奖、最佳工匠等十余项创新奖项。此外,福耀每年投入数亿元进行产品及技术升级,通过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及与高校联合建立研究院等方式,搭建多层级全球化协同创新平台。

向世界证明中国智造强

早在1995年,福耀集团就进军美国市场,年销售额近4亿美元。

与其对外贸易,不如海外生产。2014年3月,福耀在美国俄亥俄州成立全资子公司——福耀玻璃美国有限公司。同年7月,又收购世界汽车玻璃巨头PPG公司旗下芒山工厂,包括土地、厂房、两条 浮法玻璃生产线设备等。迄今,福耀集团对美投资总额已达6亿美元,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美的最大投资。

福耀集团在俄亥俄州的工厂拥有世界上制造汽车玻璃最大的单体厂房,雇用了当地工人1500多名。美国当地媒体称:中国制造业企业将生产带入美国,为当地人生活带来希望。

福耀3

2015年7月,为了庆祝福耀美国汽车玻璃生产基地的第一片汽车挡风玻璃下线,当地政府举行了隆重仪式,将这片刚下线的玻璃收藏于卡里林历史博物馆内,摆放在通用工厂7年前生产的最后一辆汽车旁边,赋予了这一片玻璃重要的历史意义。

福耀不断向先进制造模式转型,打造高品质、高增长、高效率、低能耗、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福耀数字工厂”。

“如今,生产线上的每一件产品的每一道加工工序都被电脑记录,在生产流程中形成了完整的可追溯体系。客户只需要在手机端登录账号,就可以看见自己定制的玻璃,正处在什么生产阶段,包括其身份ID的所有信息,全都一目了然。”福耀负责人说。

2018年,位于德国海尔布隆的福耀欧洲公司新厂竣工投产。该厂不仅能够零距离地为宝马、奥迪、大众等欧洲传统汽车品牌提供玻璃增值服务,还能对接德国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工艺,从而持续引领汽车玻璃行业。现在一片片福耀玻璃正从这里源源不断地供应到德、英、意、瑞等国家的汽车厂。

2019年,福耀收购德国老牌汽车零部件公司SAM资产,它的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铝亮饰条,该收购有助于提升福耀的汽车玻璃集成化能力和产品附加值,更好地为汽车厂商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增强与汽车厂商的合作黏性。

目前,福耀已经在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产销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型跨国工业集团。

福耀6

近年来,福耀持续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先后组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CNAS检测实验中心等九大国家级科研平台,形成了覆盖汽车玻璃全产业链的自主创新能力。

福耀先后主持或参与编制国内外标准23项,成功解决了国内13项“卡脖子”技术难题,在汽车玻璃关键成型工艺和设备、玻璃天线、镀膜、光电等核心技术领域均实现技术突破,自主研发出满足汽车新四化需求的轻量化超薄玻璃、镀膜可加热隔热玻璃、AR-HUD玻璃、带网联天线的ETC RFID 5G玻璃、智能全景天幕玻璃、集成化智能立柱等各类玻璃……

福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荣获中国质量奖为新起点,以助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责任与使命,永不停步,追求极致,为世界贡献一片“中国创造 福耀智造”的透明玻璃。

符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