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15
人物档案:杨启良是浙江省台州市市场监管局台州湾新区分局三甲市场监管所干部。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孤身奋战4个多小时毙敌18名,荣立一等功。在战争中最危急的时候,他曾对着步话机高喊:“向我开炮!”。1996年退役后,到原台州市工商局工作,2010年在台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消费者协会负责消费维权工作。他始终扎根在市场监管工作的最基层,把自己的精力都用来为人民服务。
有这样一张照片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一位战士在战争前线阵地上,背着步话机,身边堆满了手榴弹,他正在拧开手榴弹的盖子,他的表情严肃,眼神坚毅,充满杀气,这摄人心魄的眼神流露出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决心和毅力,十分震撼,引得无数人在网上向他致敬。
这位战士就是杨启良。
1981年,杨启良从家乡台州黄岩应征入伍。1984年,随部队到云南前线参加自卫反击作战。
这场战争起始于1979年,当时的外方政府,自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谋求地区霸权,并且不断地骚扰我边境地区杀害我边民。
1979年2月17号,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开始了自卫反击作战,当年3月5号,在攻占了外方北部20多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之后,中国政府宣布开始撤军。
这以后,外军又在两国边境上不断挑衅,制造流血事件,甚至还大摇大摆地占领了边境上两国交界线上的许旗线点,再一次非法地侵占了罗家坪大山,发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中国边境地区。
忍无可忍之下,中国军队再次被迫自卫反击,这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现在一种通俗的说法,叫边境轮战。
02
1985年3月8日,时任班长的杨启良接到命令:组织12名战士,组成两支敢死队,拿下166高地及北侧无名高地。
1985年3月9号,外军相继两次各以一个连的兵力,向我军驻守的166高地以及北侧无名高地轮番进攻,都被杨启良所在的连队一一粉碎,他们先后打退外军7次疯狂的反扑。
到了晚上10点多,外军进攻的重点,转向了杨启良率领三位战士坚守的无名高地一号阵地。
入夜以来,杨启良和战友们已经一起打退了外军三次进攻,他和其他3名战友先后负伤。
深夜时分,面对蜂拥而来的外军,杨启良毫无惧色。他用步话机向连队党支部立下了“人在阵地在”的誓言,他凭借有利地形,带伤孤身作战4个多小时,打退了外军从班到排的4次进攻,枪毙外军18名。
最危急的时候,外军基本把杨启良围住,他像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一样,一边投弹,一边射击,一边对着步话机高喊:“向我开炮!”
03
在杨启良肩膀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被弹片击中过的地方。虽然伤口早已愈合,但是在那个部位开始有明显的凹陷。
他身上另外一处更加严重的伤痕是在左腿,外军的子弹从大腿外侧射入,再穿过大腿,从内侧飞出,伤疤像硬币般大小,所幸的是没有伤到骨头或者划破动脉,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在那场战斗中,部队派来18人来支援他们,可到了杨启良所在的阵地只剩下5个人,可见当时战斗的残酷。
在狭小、潮湿、阴暗的猫耳洞里,杨启良呆了一年。
所谓猫耳洞,就是战壕在云南当地方言中的叫法。作为军事设施,猫耳洞完全符合战壕的一切要求:它十分隐蔽,都藏在外军注意不到的角落;还特别狭小,不占地方,是个绝佳的隐蔽地点。这也注定了它并不是舒适而宜居的宽敞地下室。
云南地处热带雨林,雨季四处积水,猫耳洞里更是潮湿。战士们每天泡在恶臭污浊的死水里,坐立难安,浑身溃烂,个人卫生也不能保持。
这段时间里,他和战友们一样,没洗过一次脸,没换过一套衣服。许多战友的脚趾和大腿都腐烂了,还有我们现在常说的烂裆。
杨启良说,面对困难,战友们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这些,他们的共同想法是,只要能打胜仗,这些都没关系。
04
在这场战斗中,杨启良所在的步兵第1师第2团第3连,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坚守英雄连”。他本人也荣立一等功。
战后回到浙江驻地,浙江省政府授予他一块写有“人民功臣”的牌匾,他还被选送到军校深造,提拔为干部。
1996年,当了16年兵的杨启良转业到了地方,被分配到台州当时的工商部门一直到今天。
大英雄气概震华夏,解放军豪情冲九霄!
如同古代的侠客一般,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而且到了现代社会,杨启良更是升华了这种谦虚低调的思想,从未跟谁说过自己当年消灭过多少外军。
这位昔日的战斗英雄转业后到台州市工商系统工作后,还担任过台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消费者协会的秘书长,他一直为消费者说话撑腰,是一位很给力的消费调解“老娘舅”。
05
曾经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受理了消费投诉121件,解决了104件,在全市工商系统,他是受理调解消费投诉最多的人,因此,众多的消费者对他赞誉有加。
很少有谁知道,这位“老娘舅”是战场一等功臣。
有些时候,他也会遭受莫名的委屈。
有一次,杨启良受理了一个关于汽车4S店的投诉案件,车主在外地发生交通事故,却谎称修理店未将其车修好,杨启良核实以后,发现车主是谎报决定不支持他的投诉,没想到这个车主破口大骂,还恐吓说要告杨启良。
还有一次,杨启良在调解处理一起投诉时,确定对方是职业举报人想要耍诈。杨启良当场揭穿了谎言,对方威胁要打他。
然而,面对魁梧大汉的威胁,杨启良没有半点畏惧,反而很硬气地当场扔下一句话,“当年参加战争,打打杀杀也不是没见过。你这么闹事是没用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你不是在维权,你是在讹钱。”
对方当场就怂了,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杨启良刚正不阿,坚持原则,妥善地处理好每一起投诉举报案件。
从真刀真枪的战斗英雄到调解琐碎矛盾的“老娘舅”,杨启良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但不变的是永不褪色的军人本色,最集中的体现,还是那种黑白分明的性格和直来直去的行为。
杨启良(左二)和同事检查农贸市场防疫情况
06
如今的他,不再如当年照片上那样英俊潇洒,但是眼中的坚毅和军人的风度,没有丝毫的改变。不得不说,不管是战场还是职场,角色虽然变了,但不变的是他的英雄本色!
当年在战场上面对手拿冲锋枪的外军,杨启良“能伸”的是一份责任;现在为老百姓办事,不辞辛劳,秉公执法,杨启良“能屈”的也是一份责任。
正因为有我们军人的不怕牺牲,才有我们现在安逸稳定的生活。
有这样一群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在和平安宁的年代,他们不忘初心建设家园;如今,他们坚守市场监管一线,继续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无私奉献。
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有很多退役军人。
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让我们由衷地说一声——节日快乐,老兵!
作者:栗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