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监测疑似涉黄网站及信息519条

各地扎实推进“打黄打非”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1-12-16

本报讯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的部署和安排,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元旦春节、“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扎实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围绕重点市场领域,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大“扫黄打非”工作的执法检查力度,及时查处含有淫秽、暴力、赌博、迷信等内容的违法广告,配合相关部门大力整治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在“两节”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23.45万人次,检查各类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印刷品等出版物经营主体近12.7万户(次);监测各类网络媒体23800个,其中监测出疑似涉黄网站及信息519条。
  黑龙江、河南、重庆等地印发《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出版物市场及网络文化环境监管通知》,对专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北京、辽宁等地要求围绕落实意识形态领域“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强力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安徽、吉林等地结合元旦春节期间重点工作,组织工作专班对“扫黄打非”工作情况进行督查。
  上海稳步推进“扫黄打非”各项工作,在“两节”“两会”期间,查办一批涉黄涉非典型案件。今年以来,上海市市场监管系统监测广告线索481554条次,发现涉黄涉非涉嫌违法广告线索38条次,查处涉黄涉非广告案5件。上海市虹口区市场监管局核查认定“宝宝学说话”学习类App发布低俗广告,依法对当事人罚款3万元。
  在“两节”“两会”期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围绕“扫黄打非”工作,重点开展清理整治网络销售和宣传“特供”“专供”标识商品专项行动。黑龙江、河南、湖南、北京、内蒙古等地对各大电商平台销售冠有“特供”“专供”“内部特供、专用”等内容的商品开展日常检查,严查假借“特供”“专供”或“内部特供”“专供”等名义推销商品或服务的行为。
  结合“网剑”专项行动,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网络文化环境监管工作。“两节”“两会”期间,相关省区市市场监管部门发挥网络市场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的牵头协调作用,通过对违法经营者实施严厉的行政处罚和失信惩戒,进一步增强和促进网络经营者守法意识。浙江、贵州、黑龙江等地按照“宽容审慎、引导规范”的思路,加强对网站、应用程序、自媒体、电子商务平台等的监管。福建、海南等地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联合文旅部门共同对文化经营企业开展随机抽查行动,取得较好成效。

□刘 惠 沉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