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21
人物档案:
张宝仓,男,汉族,1970年10月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工商专业。现为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同时任北关市场监管所(以下简称北关所)所长。
“前面就是北关所了。”跟在张宝仓身后,绕过层层叠叠的居民楼,他指了指远处的宣传墙说。掩映在窄巷中,不大的北关所,张宝仓反复丈量着;不小的北关所,也成了百姓的避风港。情感的流转间恰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谋而合。
他说任何事情离不开“认真”
1992年6月从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毕业后,同年8月,张宝仓进入工商系统工作。“消费维权、执法办案、市场监管是基层工作的主要方向,三局合并之后很多业务也都有了各自归属,但是很多居民遇到问题还是会先来所里咨询。”张宝仓说。
走进办公区,反诈骗等内容的宣传册就在右手边,左边仍旧是协助处理消费维权的“人工坐席”。“宝仓哥特别认真,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生活,从不见他含糊。”谈及对张宝仓的印象,大家抢着回答道。江苏省常州市市场监管局新北分局、福建省漳州市市场监管局芗城区局、浙江省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下城分局……经年累月间,北关所迎接了不少单位前来观摩学习,“北关样板”也接力传播到了更多地方。问及秘诀,张宝仓沉思片刻,说出了“认真”二字。
通过学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操作指南》等指导性文件,整理出餐饮服务业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内容;通过学习《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整理出零售药店检查内容;通过学习《医疗器械监管条例》等法规,整理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检查内容表和医疗器械使用单位检查内容表……很难计算,近30年间,经张宝仓手整理而成的市监资料内容有多少。而学无止境又为他的认真增添了一个期限,“这份是风险管理、这份是会计知识、这份是两品一械内容……”张宝仓说着,不断从随身的手提包里拿出近期的学习资料。
为培养更多全科人才,张宝仓时刻都在与时间赛跑。“每天忙完回到家就开始争分夺秒回顾温习,保证至少3小时的学习时间。家里的电视也是摆设,从来顾不上看。”他说。他将整理出来的业务监管中比较实用且易于操作上手的内容逐一串联,并提供给所里工作人员作为办案参考和指导。北关所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执法办案水平提升的背后是张宝仓无数碎片时间的积累,也是他“任何事情离不开‘认真’二字”的秘诀反馈。
“培养一个全科的市监力量至少需要3年,也需要双向奔赴,确实不容易。可能是出于一种老工商人的情怀,我们需要传承它的魂,有义务传承这种红色基因。”将对年轻一代市监员的培养锻炼作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张宝仓这样说道。
在一个又一个3年中,下足绣花功夫培养市监新生力量的张宝仓获桃李满园,培养出的“全科”年轻梯队现已注入市监各岗位,发挥着中坚力量。
“大家要记住,在阶段性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取知识点,我在文档中标红的内容需要重点与工作对照。”每周两次雷打不动的“补课”时间,张宝仓仍在坚持上课。
他说男人真的很“难”
“把工作做到前面,其实是在为后面省力,不能怕麻烦。”张宝仓的工作细致到什么程度,细节最有发言权。来到北关所二楼尽头的房间,行政处罚文书、工作流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整一排档案柜归集了各类材料。小到档案夹的边缝签设计,字体、颜色、边距样样精细;大到整所的展板规划,内容、主题、图文事事把关,张宝仓将绣花功夫发挥到了最大化。
为解决绩效考核模糊不清问题,张宝仓自行开发了一套市场监管所绩效考核软件系统。通过区分干部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从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实绩、廉洁自律、奖惩加权6个维度设定73条具体考核指标,完善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为加强内部管理,张宝仓在北关所建立了一套以“三个环节”为切入点,“四项流程”为作用点和“三道防线”为支撑点的“343”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长效机制,构筑起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的警示线、保障线、控制线。当时,参加山西省市场监管系统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的代表在到达北关所进行观摩学习后,纷纷竖起大拇指,认为“北关所的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为全省基层所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提供了好的经验。”
市场监管工作千头万绪,令张宝仓忧心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么多工作忙得过来吗?”“如果一定要取舍一部分比重该怎么办?”面对笔者的问题,张宝仓蹙起眉头,半天憋出了6个字:“男人真的很‘难’!”
回忆起早年的办案经历,张宝仓记忆犹新。“那是工作后办理的第一个万元案件,起因是企业租户的不合规行为。因为对办案结果不服气,当事人跟踪我回家,还发短信威胁,让我小心点。我主要是担心家人受到伤害,这些年亏欠了她们太多。”去年年初,为保障疫情影响下的市场秩序,将监管工作全面落地到商家无接触服务中,张宝仓带着监管队伍整日奔走在市巷中。一个月至少5次的夜查工作,常常会持续到后半夜,一碗总赶不上饭点的泡面下肚,本就疲于奔波的他渐渐落下了胃病。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弹指一挥间,从意气风发的少年成长为市监骨干,张宝仓最遗憾的是对家人陪伴的缺失,而回首没有一日曾虚度,成为他最幸福的事情。
他说是时候重新出发了
“十大办案能手”“大同市劳动模范”、第六届“山西省杰出青年卫士”“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优秀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接踵而至的荣誉表彰如浪潮般将张宝仓一次次托举在众人面前。而他显得格外从容,心里最珍贵的那份荣誉依旧是“优秀共产党员”。
2020年,在张宝仓的带领下,北关所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共查办行政处罚案件14件,上缴罚没款10.0932万元;加大消费维权力度,共成功调解各类消费纠纷投诉1053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9%,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万元。
30年如一日,他扎根基层解民忧,四方求学传经送宝,潜心培养“全科”市监员。他不断穿针引线,与同事同心合力,织就了一幅幅“北关样板”,北关所也陆续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全省“规范化工商所标兵单位”“依法治理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
“这里准备安排成问询室,旁边隔断的落地玻璃也要铺贴横条,那边安置执法暂扣的物品,对于民宿执照办理的监管工作要下力气。”结束采访时,张宝仓仍在有序安排着工作。
2021年即将谢幕,张宝仓不以急驰达目标,时刻将工作归零再出发。一根绣花针也可激起千层浪,北关所的“绣品”织密了与群众的关系,织就了与市场的故事。而无数像张宝仓一样,下着绣花功夫扑身市监工作的“针头”,正熠熠生辉,织连“十四五”的繁星满天。
□冯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