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22
人物档案:
张昌礼,76岁,曾任江苏省射阳县粮食局副局长。2001年担任射阳县大米协会会长,2016年卸任,同时被聘为该协会荣誉会长至今。先后被评为“2013年江苏农业十大新闻人物”“2014中国地理标志十大先锋人物”、全国十个“2015农业品牌带头人”之一。
在黄海之滨,有一块神奇的土地,相传因精卫填海而成陆,因后羿射日而得名,它就是江苏省射阳县。
射阳种植水稻历史悠久,独特的气候环境和水土资源造就了大米优良的品质和别致的风味。过去,由于缺乏品牌创建和推介,射阳大米长期“养在深闺无人识”,严重制约了当地水稻产业的发展和稻农的增收。
2001年,临近退休的张昌礼担任了新成立的射阳县大米协会会长。他在粮食部门供职多年,对“民以食为天”有着深切的体会和理解。自此,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射阳大米产业逐渐走向辉煌。
走品牌发展之路
上任伊始,张昌礼立即找气象、水文、土肥、农技、植保、水稻等方面专家,认真考证,查阅资料,科学分析,探索射阳大米特有品质的奥秘:射阳为江淮气旋入海口的独有的海洋性湿润气候,有成陆较晚的海相沉积平原以及钾含量异常丰富的滨海盐渍型水稻土。
独特的地理、人文、气候环境造就了稻米优良的品质。张昌礼和专家们一起,精心挑选长三角地区人们特别喜爱的品种,推行标准化种植。
“射阳大米虽然品质好,但不是品牌,不是商标。注册以后就变成一个品牌,可以把分散的个体优势聚合为整体优势,会对产业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张昌礼的头脑十分清醒。
世界经济进入品牌时代,没有品牌,难以参与竞争,求得发展。他开始把目光投向商标注册。
为了射阳大米的品牌创建,张昌礼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在注册射阳大米集体商标时,他连续往返于南京、北京,夜间乘车,白天办事,在列车走道上坐一夜,有时饭也顾不上吃。
2005年1月21日,射阳大米集体商标获准注册,成为我国大米类首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也是江苏当时唯一一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由于集体商标是多家会员企业共同使用的,如何统一步调,规范有序地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至关重要。他经过不断摸索,逐步总结出适用于集体商标的“统一原料品种、统一产品标准、统一质量管理、统一品牌标识、统一依法经营”等“五统一”管理措施,有效规范了会员企业的经营行为,为此还得到省工商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商标注册后,品牌效应撬动了整个射阳大米产业的发展。全县的稻田面积由过去的20多万亩发展到如今的160万亩。射阳大米除了销往上海、苏州等长三角城市和云南、贵州、广东等地,还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海外市场。
推广订单农业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为了推进稻米产业化进程,张昌礼确定“以加工业为主体,以种植基地和产品销售为两翼”的产业化发展目标,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将分散的种植农户与加工企业串联起来。
为了提升稻米品质,他鼓励加工企业提升科技含量,进行设备更新。目前,绝大多数加工企业拥有国际先进的色选、抛光以及粮食干燥设备,并全面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不仅如此,射阳大米协会还制定高于国标的企业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保证能力。
随着粮食流通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射阳县新兴的粮食经纪人产业逐步形成,为稻米产业服务的粮食经纪人队伍十分活跃,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粮食流通、收储力量。
随着射阳大米品牌的声名远播,品牌也顺应时势,催生了有机大米、富硒米、胚芽米、年糕、粽子等延伸产品,有力带动了原粮销售和农民增收。
射阳大米产业迎来辉煌,目前已形成66条加工生产线、200多家烘干加工企业、年250万吨加工能力、年百万吨产销量、年百亿元产业规模。全县23万农民年增收超3亿元。经权威部门评价,射阳大米的品牌价值目前已达185亿元。
衣带渐宽终不悔
北五常,南射阳。这是对射阳大米产业最好的褒奖。
当地流传这么一句话:没有射阳大米协会就没有射阳大米的辉煌;没有张昌礼会长,就没有射阳大米协会的今天。
伴随着射阳大米知名度的日益提高,射汤大米、射场大米、射阴大米、射阳河大米等各种“李鬼”纷纷登场。最严重的时候,上海、苏州两地10家批发市场,假冒产品销售窗口多达270个,超过正宗射阳大米窗口数。
张昌礼带领协会积极配合法院、市场监管部门,奔赴各地打假,维护射阳大米权益。到上海打假,他拿着地图坐在副驾驶座上指路,一天跑8个市场。跑到最后一家,不少同志都懒得下车了,但他一个人坚持也要下去,将售假的门点逐一登记下来。
10多年来,除了春节,在张昌礼眼中,基本上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他曾以这样的诗句表达心志:“痴儿了却公家事,又办米协忙东西。但能助农利天下,燃尽余热不迟疑。”
在张昌礼家里的案头上,摆着两本他的著作:《情系米业话短长》《静待春暖奏华章》。这是他对自己工作的经验总结和一些体会。
2016年,由于年龄原因,张昌礼卸任会长,被聘为终身荣誉会长,仍一如既往地工作。射阳县委书记对他说:“你为农民办了好事,应该感谢你。”射阳县政府授予他“特殊贡献奖”,盐城市政府表彰他为“品牌建设”“社团工作”先进个人。他还两次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表彰为“全国粮食行业优秀协会工作者”,当选为中国粮油学会理事。
射阳大米品牌发展至今,张昌礼的工作生涯可分为3个阶段:发展之初,“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发展过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取得一定成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射阳人在享受品牌建设带来的成果时,不会忘记创业之艰辛,更不会忘记张昌礼这样一位老人。□刘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