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管执法 > 

安徽构建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机制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01-17

  本报讯 去年以来,安徽省围绕健全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构建以信用信息统一归集共享为基础、以“通用+专业”综合性信用风险分类体系为核心、以差异化监管为手段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机制,有效赋能重点领域监管。
  建立涉企信息统一归集机制。该省统一制度规范,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出台《涉企信息归集应用暂行规定》,对全系统涉企信息归集的范围内容、责任分工、渠道方式、标准时限、应用场景等作出统一规定。统一信息平台,建成全省统一的处罚案件系统、许可审批系统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系统,实现重点领域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抽查检查等信用信息的集中管理。统一归集应用,通过将各类信息系统与省市场监管局数据中心对接联通,全面汇聚食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信息,统一记于企业名下,为后续分析应用夯实基础。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归集公示食品领域和特种设备领域行政许可信息分别达14.2万条和1.3万条,行政处罚信息分别达1.8万条和629条。
  建立综合性信用风险分类体系。该省统筹建立通用型信用分类指标体系,省市场监管局联合28个部门制定出台《安徽省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暂行办法》,按照定量分析和定性判定相结合的标准,将全省企业划分为守信、警示、失信、严重失信4种类型,占比分别达88.4%、8.3%、1.3%、2.0%。建立重点领域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在将通用型分类结果作为定性判定的指标基础上,相继在食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制定出台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分为一般、中等、较高和高等4个风险等级,将工业产品获证企业分为AA、A、B、C等4类,将电梯维保单位分为A+、A、B、C、D等5个信用级别。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建成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大数据系统,在设备临近检验有效期时向使用单位发出预警提示,监察机构远程发出监察指令书,通过非现场方式实现提前介入;在产品质量领域,建立风险信息月报制度,开展口罩、食品用塑料袋等产品风险监测609批次,及时下发风险处置通知和安全消费提示。
  建立分类结果多维应用机制。该省强化“双随机”抽查应用,在省市场监管局2021年度“双随机”抽查工作计划中,对33项任务中的29项采取与信用风险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其中,对全省10241家食品生产企业按照风险分级管理的方式,在日常监督检查100%全覆盖基础上,按照10%的比例对风险突出单位抽查。强化行业专项治理应用,针对信用风险较高的行业领域和重点时段,主动开展专项整治,防止风险蔓延扩大,如在食品生产领域对21个重点区域和27个重点产品列出风险清单,开展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多项专项整治行动,发现问题2123个,立案查处116户市场主体。强化信用承诺准入应用,对小麦粉、大米等9个类别低风险食品生产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制,惠及全省1200余家食品生产企业;在全省18个县(市、区)开展部分低风险食品经营告知承诺制许可试点工作,在风险可控范围内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袁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