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安全 > 

油茶乡里说丰年

——赣南发展油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记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01-27

  《山海经》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员木”就是油茶树的古称,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赣南因其自然环境优势,油茶产业历史悠久。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强调,加大对赣南油茶产业的支持。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委、市政府及中央国家机关来赣挂职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从保障国家粮油战略安全的高度,推动赣南油茶产业提质增效,不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推赣南农特产品走出老区、走向全国。

员木飘香逾千载 好山好水好茶油
  油茶古称员木,因其营养丰富、稀有珍贵,民间素有“千年茶树二两油”的说法。赣南油茶历经多年积淀,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优势。这里三山环抱,森林覆盖率高达76.23%,赣江、北江、东江皆发源于此,这里四季分明、土壤富硒,具有油茶树生长不可比拟的优越条件。如今,昔日的“皇家贡品油”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赣南人喜爱的“绿色生态油”“健康黄金油”。
  2020年7月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赣州市第四批挂职干部立足实际、广泛调研,对油茶产业进行了深入考察。他们实地走访了瑞金市、赣县区、于都县下辖的多个乡镇,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来赣指导,多次召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科研机构等各方面代表召开座谈会,综合研判后形成《关于赣州市油茶产业提升的思考和建议》,明确提出赣南油茶产业基础较好,但平均产量低、市场份额小、龙头企业少,只有促进赣南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才能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为老区振兴增添新的活力。

成立高品质联盟 打造赣南新名片
  过去一年来,在中央和国家机关第四批挂职干部的帮助和推动下,赣州市多措并举,大力推进赣南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组建高品质联盟。2021年6月,赣州市委、市政府组织13家油茶龙头企业和8家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支持单位联合组建“赣南茶油高品质联盟”。联盟优化整合油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等多方力量,对内坚守高质量要求,制定并严格执行优于国家标准的联盟团体质量标准;对外突出高品质定位,召开赣南茶油形象发布会,打造赣南茶油高品质形象,推动赣南油茶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已扩大到48家,基本覆盖赣南油茶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
  成立油茶产业公司。2021年8月,赣州市林业集团与赣州市发展投资供应链公司两家国有企业共同出资成立“江西赣南油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创立赣南茶油品牌“员木香”。公司坚持“少用油、用好油”的品牌主张,实行从种植栽培、采摘储运,到生产加工、产品检测全过程、最严格质量品控,着力打造保真、保质、保价,消费者信得过用得起的精品赣南山茶油。
  制定《赣南高品质油茶籽油》团体标准。新的团体标准从市场供给侧出发,将茶油按照工艺与精炼程度分为4类7级,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多种需求。在质量指标方面,进一步提高了反映健康度与新鲜度的油酸、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标准,突出赣南茶油新鲜、生态、健康的自然属性;在安全指标方面,进一步严控了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提出工艺改良,有效防治塑化剂等污染风险;在营养声称指标方面,专门增加了赣南茶油特有的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E等活性物质的测定,并对不同等级作了细化规定。
  修订《赣南茶油果实采收及处理技术指导手册》。为了真正帮助种植农户和公司从源头提升茶油产品的品质,赣南茶油高品质联盟专门组织市林业局、市油茶协会、市林科所和国家油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专家团队,通过文献查阅和实验测试,联合编写了指导手册,对赣南茶油的果实采摘、脱壳与干燥、晾晒与烘干、油茶籽筛选、贮藏管理、包装与运输等全链条环节进行了标准化规范,推动赣南油茶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发展油茶产业 助力老区发展
  在赣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第四批挂职干部的合力推进下,赣州市茶油产业正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成为巩固赣南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有力促进茶油产业提质增效。目前,全市油茶种植面积突破300万亩,2020年全市年产茶油2.7万吨,综合年产值超100亿元,“赣南茶油”先后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连续4年荣登“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百强榜”。赣南茶油与赣南脐橙、赣南富硒蔬菜一起,已经成为赣南革命老区的新名片。
  有效推动茶油企业提档升级。自赣南茶油高品质联盟成立以来,着力整合种植、加工、科研、销售等各项资源,通过组建赣南油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展茶油销售渠道、规范产业发展,逐步搭建起一个集公共服务、品牌培育、技术创新的行业综合性服务平台,形成紧密的政、产、学、研的联动合作互助机制,有力助推龙头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持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赣州市统筹推进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鼓励和带动茶农新造、低改油茶,积极培育油茶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截至目前,通过发展油茶产业,全市累计辐射带动5.89万户、21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油茶产业正实实在在地成为赣南革命老区富民增收、振兴乡村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

□本报记者 宿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