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01-27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我们侗乡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1月19日下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马胖村岩寨屯,90岁侗族老人吴满付松开拉着鼓楼门环的右手,对自治区市场监管局驻马胖村第一书记张罗石竖起了大拇指,向他表达对岩寨鼓楼重新修缮的喜悦和感激。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精华结晶。在侗族历史上,凡遇重大事宜,例如起款定约、抵御外敌等,寨中“头人”均会登楼击鼓,迅速召集族人在此议事。在平时,鼓楼又会成为侗族群众社交娱乐和节日聚会的热闹场所。
“岩寨鼓楼始建于1948年,是马胖村修建的第三座鼓楼。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的主柱和边柱斜穿直套的卯眼和榫头都分毫不差,充分体现了我们侗族高超的建筑艺术。”围着岩寨鼓楼转了一圈,吴满付一边回忆一边说。
“这座鼓楼曾在1986年装饰过一次,可毕竟过去几十年,部分横梁不牢固了,瓦片也出现破损,一到下雨就漏水。”谈到未重新修缮前的岩寨鼓楼,马胖村村委会副主任吴正先坦言,多年来,存在安全隐患的鼓楼是岩寨屯全体群众的心中痛点。
“重新修缮岩寨鼓楼,是真正为群众办了实事。”吴正先感慨地说。2021年4月,刚接任马胖村第一书记的张罗石在走访岩寨屯时了解到,全屯群众迫切希望重新修缮鼓楼。于是,他立即向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和八江镇人民政府寻求帮助、争取资金。
“获取支持资金后,村委会召集岩寨屯群众多次开会讨论施工方案,并委托‘岩寨屯老人协会’全程监督施工。”张罗石仔细回忆重新修缮岩寨鼓楼的过程,“我们将鼓楼整体抬高并沿河边外移,在楼底增加混凝土基础,更换了大门和部分立柱、横梁,增加了装饰图案。”
“上个星期三,项目终于竣工,方便大伙儿春节期间‘坐鼓楼’。”张罗石介绍,侗寨有“坐鼓楼”的习俗——寒冬腊月里,很多人会在鼓楼前的广场上,围着火堆唱歌、弹琵琶、讲故事。特别是春节期间,全屯的人聚集在此,吹芦笙,“哆耶”对歌,或以侗族民间传统故事为题材,自编自扮自演侗戏,登台演唱。
“行行来(侗语,意为:样样好)。”看着焕然一新的岩寨鼓楼,吴满付情不自禁露出笑容,用双手抚摸着门环上的狮头,嘴里不时说着侗语。
“吴老的意思是,党和政府让他对幸福生活更向往,他还想再多活几年。”吴正先解释完吴满付的话语后,笑着对他说:“撩务信来,撩透一百年(侗语,意为:您老一定会长命百岁)!”
冬日的夕阳下,重新修缮的岩寨鼓楼层层叠架,突出的飞檐如雄鹰展翅。楼顶尖处,一条鲤鱼昂首摆尾、活灵活现,寓意着侗乡风调雨顺、群众生活祥和富足……
□孔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