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03-10
两会期间,绿色低碳话题广受关注、热度不减。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多个场合,“双碳”被形容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这意味着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讨论、齐心协力实践,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一年多来,我国“双碳”工作稳步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后,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并陆续出台重点领域实施方案,有17个省份“双碳”实施方案与之衔接。各行各业扎实推进更新改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高水平项目。
翻阅政府工作报告,“双碳”工作部署已由去年的“扎实做好”转变为今年的“有序推进”。这就更加需要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为这场绿色赛跑贡献“加速度”。记者注意到,今年代表、委员带来的议案、提案全面且细致——从强化顶层设计到保障服务供给,从优化能源结构到鼓励绿色消费,涉及方面很多。这表明,“双碳”工作不仅受到广泛重视,而且在社会各领域日趋凝聚共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金陵石化董事长张春生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但当前还存在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立法与政策实施需加强衔接等问题。张春生建议,统筹谋划、系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法工作,完善碳税、碳交易等碳减排制度,构建国家统一管理和地方、部门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碳排放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召明带来一份关于构建草原碳汇标准、发挥草原碳汇价值的提案。他认为,标准的缺乏导致草原碳汇潜能无法核算、评估,建议政府、研究机构、企业等联合起来,建设国家草原碳汇标准体系,核算草原碳汇价值,支撑草原碳汇开发、利用。
全国人大代表孙维认为,推广使用绿色甲醇,能够以能源转型实现碳中和。“目前我国的甲醇制备及甲醇制化学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相关基础设施在贵阳、西安等大中城市已建成示范并在不断完善中,这些城市的出租车、公共汽车已经广泛使用甲醇。”孙维建议,将推动绿色甲醇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能源政策的战略高度,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建立绿色甲醇标准体系,组织科研攻关与市场化探索。
全国人大代表、三棵树董事长兼总裁洪杰分析,未来我国消费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将是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升级将带动绿色制造升级。洪杰建议,构建并完善统一、权威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推广“双碳”标识认定标准,鼓励生产企业对绿色消费品进行“双碳”认证,同时出台新一轮促进消费措施,引导消费者购买权威机构认证的绿色产品,让绿色消费成为新的生活方式。
“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转型发展步履铿锵、未来可期。
□本报记者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