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维权 > 

为亿万消费者办实事

市场监管总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助力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03-15

  自2021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贴近市场、贴近群众的特点,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生产一线、深入下属单位、深入监管服务对象,广泛听取意见,了解群众困难、基层需求。围绕中央“五个着力”的要求,聚焦群众关切、共性问题列出项目清单,按照“可检验、可评估、可考核”的原则,研究确定“十大专项行动”和“百项实践活动”,明确方法步骤、量化目标、考核标准,确保问题准、措施实、效果好,用情用心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出了规范市场秩序、服务亿万消费者的监管“组合拳”。其中,“护苗助老”关爱行动被纳入中央党史学习教育“一老一小”办实事清单。

聚焦“关键小事”
  “聚焦消费者权益保护开展退换货无障碍行动”是市场监管总局“十大专项行动”中的一项内容,也是总局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直接针对消费者的“小切口”。
  这件“关键小事”围绕消费者退货难、维权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开展线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倡议、修订《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责任规定》,强化汽车网上销售新模式、经营者落实汽车新“三包”等活动,加大了消费维权工作力度。
  通过这一系列具体举措,既落实了涉及领域经营者主体责任,又降低了消费者维权成本,看得见地推动了消费环境持续改善,消费者对此亦深有“体感”。
  特别是在开展线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工作中,总局开展专题座谈和调研,广泛听取意见,按照“政府鼓励倡导、企业自愿承诺、承诺即受约束”的原则,借助2021年央视3·15晚会发出了联合倡议,并将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作为放心消费创建的核心内容扎实推动,倡议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退换货无障碍行动成了总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试金石”和促进放心消费的“助推器”。接下来,总局还将继续深入推动购物无理由退货工作,探索建立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推动完善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

畅通维权渠道
  2021年,总局在全国12315平台开通了“热线办理进度查询”和“工单短信提醒”两项便民新功能,消费者可以在线随时获取热线投诉举报的办理进度,并在投诉举报后可以收到短信提醒,成为维权途中的“短信备忘录”。这两项功能也被纳入了“百项实践活动”。
  类似这样的具体举措,正一件一件地被提出和落实,不断健全完善12315平台机制,也进一步畅通着消费投诉举报渠道。据统计,2021年,总局优化完善消费维权机制,推进12315与12345协同共享,处理投诉案件773.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9.1亿元,有力助推释放超大规模市场主体的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回补。接下来,总局将以强化12315行政执法体系为支撑,健全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度,实施12315五级联动效能评价体系,不断提升投诉举报处置效能。
  为有效地化解纠纷、提高维权效能,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持续发力,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4万件,同比增长6.4%,解决83.6万件,投诉解决率达到80%。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动创新消费维权模式,积极推进投诉便利化、规范化措施,从投诉信息公示、集体诉讼、支持诉讼等方面探索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取得较大进展。
  此外,天津市消协定期发布涉及装修、洗染、商品房、预付式消费、旅游、二手车、婚宴、网络外卖平台、酒店、新车等消费领域的消费警示,这些实名警示直接促成了多起投诉个案的解决;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出台《支持消费者集体诉讼工作导则》,在支持消费者集体诉讼方面迈出标准化、规范化的一步,此项制度落地破冰走在了全国前列;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开发建设了“湖北315消费投诉和解平台”,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的多项职能有机结合,实现在线投诉、在线和解、在线督办、在线公示,降低了维权成本,提升了维权效能。

形成“合唱”声势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践活动中,除了研究制定《关于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见》、实施12315五级联动效能评价体系等直接相关工作外,还通过多个维度助力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
  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领域,2021年,市场监管部门挥“铁拳”办“铁案”,持续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打出声威,打宣并重,一些消费者烦心事、闹心事得以解决,区域性、行业性突出问题正逐步遏制。“铁拳”行动中,各地查办民生领域八类违法案件9.44万件、移送公安机关1935件,向总局报送典型案件3572件。市场监管“牙齿”更坚硬、更有力。
  从百姓食品安全“小切口”入手,联合26个部门共同举办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开展放心食品守护行动,组织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开展“放心芝麻油”、“严格执行酱油新国标”专项行动。
  开展安心乘梯守护行动,推动96333应急处置平台扩展到全国181个城市,制动器引发的电梯事故同比下降57%,救援效率显著提升,群众乘梯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河南发生7·20特大暴雨灾情后,主动作为,第一时间组织全国电梯厂家和各地维修力量1000多人次驰援河南,奋战2个多月,完成21320部电梯全部修复和检验任务,有效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实际困难。
  聚焦亿万消费者,开展“助企护民保安康”行动,严格监管非医用口罩产品质量,查获问题口罩1.4亿只;密集发布儿童房装修涂料、家用燃气灶等7类与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产品消费提示,规范促销经营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开展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创建,优化完善消费维权机制,推进12315与12345协同共享,处理投诉案件773.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9.1亿元。
  持续加强缺陷产品召回监管,守护安全底线,切实维护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召回汽车9130万辆、消费品8027万件,累计引导企业技术改进5800余次。同时,加大重点案件行政约谈和缺陷调查力度,加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监管,探索电商平台消费品召回监督与安全共治,创新启动沙盒监管模式。
  加强儿童和老年用品质量安全监管,筑牢儿童老年用品质量安全底线。总局抽查儿童老年用品,加强质量监管,通报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塑胶玩具、儿童家具、老视成镜、智能坐便器等网售儿童老年用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并针对玩具、童鞋、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童车、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学生文具、儿童家具、老视成镜、坐便椅、老年手机等儿童老年用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将坐便椅、老视成镜、老人鞋等老年用品和童车、玩具、儿童家具、儿童口罩等儿童用品列入《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1年版)》,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严守安全底线,切实维护“一老一小”消费者权益。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市场监管总局将在统筹市场监管多元目标中突出为民导向,着力推动质量提升,完善质量政策,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协同发展,提升计量、标准、检验检测体系服务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坚决、及时、有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强化广告、价格、网络交易、防疫物资等领域监管执法力度,使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监管效能更好适应群众的新期望;研究制定《关于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见》,实施12315五级联动效能评价体系,不断提升投诉举报处置效率,持续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

□本报记者 陈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