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编读往来 > 

锻炼“五种能力” 写好两会文章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03-29

  2022年全国两会报道任务,是笔者自2013年首次参会报道以来,承担的第九次上会报道任务。十年白驹过隙,当年会场内外手忙脚乱的“小记”,如今鬓边已长出白发。上会任务也从当年的“拍照写稿跑驻地”,变成了“视音图文”齐上阵。
  两会报道作为每年固定的重大事件采访活动,有着不同于普通报道任务的要求。回顾九次上会历程,除了不分昼夜的采访写作、兴奋紧张的现场提问,在采访能力锻炼上也有了一些思考,在这里与读者分享。
  一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考能力。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两会会场一头连着国策运筹,一头连着百姓民生。从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到代表委员的议政,每一项都紧密联系着国家施政方针和普通百姓所愿。这就要求上会记者既有对国家施政方针的宏观理解,也要具备对百姓民生需求的微观认识。在报道中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才能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避免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同时,作为行业报记者,还应对本行业涉及的各领域业务有较为全面的宏观了解。
  二是迅速聚焦社会热点的观察能力。每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往往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以市场监管领域为例,如2014年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2018年的我国市场主体过亿和政府机构改革,2021年的反食品浪费法提请审议等。上会记者要把目光放宽,不仅仅集中于两会会场内的议程,也要时刻关注会场外的热点动向,形成内外呼应,体现立体生动的报道层次。
  三是处理海量材料的统筹能力。这几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记者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渠道越来越多。记得早年间查一份议案,要跑到人大、政协设立的办事地点,履行一系列手续,然后在一大叠一大叠的纸质材料里翻查,如今只需要登录网络点开网站,就能迅速搜索到相关信息。科技带来的进步,对记者来说不仅只有好处,相反由于信息获取便捷,很容易造成记者在面对海量信息时无从下手,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么没有抓住最为关键的信息。这就要求记者培养对海量信息的统筹、整合、分类、提炼能力,才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优势。
  四是剥丝抽茧的分析能力。有了海量的信息,就要涉及到跟进的加工。记者在面对代表委员的提案建议时,不要仅停留在他们说了什么,还应该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如这些提案建议源于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哪些难题?这些难题因何而产生?给出了哪些解决之道?应该如何落实?用“自问”的方式带动自己去理解、去分析、去挖掘,通过抽丝剥茧从表象引入本质,力争报道不流于表面。
  五是速度与深度并重的写作能力。近两年,两会会期进一步压缩,多在一周左右,加上采访节奏快、强度大,种种因素对记者快速出稿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对于日常性报道,记者大可在采访中构思周全、字斟句酌,慢慢推敲写出稿件。但是,“慢工出细活”并不适用于上会报道。贯穿两会采写任务的,务必是一个“快”字。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就应在报道中有意识地省略不必要的修辞、抒情等,主抓“硬新闻”,一切为提升报道中的信息“营养量”而服务。当然,“快”并不意味着“粗”,还应该通过对现有素材的整合、背景信息的引入等,进一步加大报道的厚度,实现速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

□李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