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保障民生 促进创新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执法

——专访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燕军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04-22

  4月20日,2022年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有关部门陆续推出系列宣传活动,展示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近日,本报记者就知识产权执法工作采访了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燕军。
  问:市场监管部门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请您介绍一下去年知识产权执法工作的总体情况。
  答:我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国务院出台《“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安排。市场监管总局将知识产权执法作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的重要任务,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工在每年的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上,都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年度重要任务进行部署,要求综合运用市场监管手段有力支撑知识产权保护。
  2021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执法,针对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重点商品和影响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狠抓案件查办,加强机制建设,打出一套“组合拳”。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全年共查办商标、专利领域违法案件5.01万件,同比增长27.7%,货值金额10.14亿元,同比增长24.5%,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犯罪案件1000余件,有力震慑了违法者,保护了消费者和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关系民生的重点商品、奥林匹克标志、商标专利代理等领域执法全面推进,有力地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期,我们选取了部分典型案件,面向社会公布,希望能够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唤起全社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注,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问:去年重点加强了哪些领域知识产权执法,请您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答:去年,市场监管部门在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执法,加大案件查办力度,重点强化三个方面:
  一是狠抓重点商品执法,保障民生安全。当前,农村和城乡接合部依然是制售侵权假冒产品的高发区域,特别是每逢节假日消费高峰,一些似曾相识的“山寨”产品便会涌向农村市场。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了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将农村市场酒水饮料等节令食品作为重点,严厉查处假冒仿冒知名品牌违法行为,全年查办违法案件2万余件。在行动开展中坚持打宣并举,每月曝光典型案件,强化警示震慑效应,进一步净化了农村市场环境,促进了安全放心消费。
  二是组织推进专项执法,强化奥标保护。2021年10月,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强化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食品饮料、文体用品、服装鞋帽、冰雪装备器材等商品的执法检查力度,防范未经授权将奥林匹克标志作为商品包装、装潢或商标使用,依法查处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违法行为,共查办侵权违法案件240余件,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营造了良好环境。
  三是加强代理行业执法,维护行业秩序。针对商标专利代理行业乱象,将恶意申请注册商标和专利代理违法行为作为执法打击重点。按照《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专利代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将有关处罚措施执行到位,警示申请人和代理机构不要以身试法。去年9月,针对部分市场主体恶意申请注册奥运健儿姓名和相关热词商标问题,市场监管总局汇集商标申请人和委托代理机构信息,组织15省(市)市场监管部门进行集中查处,依法对违法主体作出处罚,让违法者切实付出代价。
  问:请介绍这一批公布的知识产权典型案件情况,当前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有哪些特点?
  答:从去年查办的知识产权违法案件来看,商标领域违法案件超过70%,其中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案件数量较多。我们从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报送的案件中选取了20个典型案件,涉及制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擅自制作商标标识、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宣传、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还有一些商标、专利代理违法案件,包括恶意申请注册商标、同时接受利益冲突双方委托、虚假承诺、无资质开展专利代理业务等,这些案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分析去年查办的案件,可以看出违法行为呈现出3个特点:
  一是多数案件涉及网络。互联网成为销售侵权假冒商品的重要渠道,不法分子在网上发布信息,通过手机、电子邮件等方式联络,或通过网上商铺、社交软件等展销侵权商品,侵权假冒行为线上线下一体化运作。二是违法手法不断翻新。为逃避执法打击,有的违法者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法,经营场所通常只留少量样品;有的违法者采取“货标分离”的做法,商品与标识异地存放;有的违法者模仿知名度高的商标并稍微改造,甚至提起申请注册。三是产销链条覆盖多地。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侵权假冒呈现出跨区域、链条化的趋势,违法行为组织化,区域分布碎片化,形成材料采购、加工、配送、销售的完整链条。
  问:下一步在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方面有什么安排?
  答:下一步,重点是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按照总局党组部署,持续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执法工作,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加大执法力度。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集中优势资源,精准重拳出击,查办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案件,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加强典型案件曝光,切实发挥警示作用,形成有力震慑,有效遏制部分领域侵权假冒多发势头,不断优化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全链条执法。着眼侵权假冒的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结合、区域协调联动的全链条执法机制,在个案办理中注重深挖上下游关联违法行为,彻底铲断产供销违法链条。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切实加大对侵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健全全国执法办案指挥调度体系,加强央地携手联动,增强区域间执法合力,达到查办一批案件、规范一个行业、净化一片区域的效果。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执法保障措施。针对市场监管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梳理知识产权执法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完善法规规章和配套措施,补齐制度短板,强化执法办案法治保障。通过督查督办、案卷评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努力增强办案本领,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水平。

□本报记者 周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