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05-31
2021年10月8日,根据工作调整,我来到了报社新媒体中心,开始了“新生活”。
这“新生活”,是在朋友们的“谆谆告诫”中开始的。
“新生活”从冰水浇头开始
“累啊,大山子,要做好思想准备!”
“建议哈,哥们儿,攻短视频、中视频、公号,过气儿了,不建议下太多功夫!”
“它辉煌的时候你不在,它要落寞了你又来了,点儿够背的……”
这些朋友,不是泼冷水,分明是拿一盆盆的冰水从脑瓜顶浇我。我知道,这些“无事不聚,有事不惧”的哥们儿兄弟,都是为我好。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事儿既然来了,干就是了。
把自己干成了“不工作”
自打到了新媒体中心,一天到晚满脑门子全是“阅读量”“增粉”“标题”……周六日是公休,单位可以不来,但琢磨选题、写稿、审稿仍得继续。三天、七天的小长假,依旧如此。
生活中就没有了“生活”,岂不悲哉?好在,我多少还算是个乐天派,“没有生活”多么无聊,为何不把工作当生活,索性让自己“没工作”“不工作”?
正如蔡志忠,号称“一生从没工作过”。我曾经与蔡志忠打过交道,也看过关于他的专访,他哪里是“一生从没工作过”,分明是“把工作过成了生活”。此前,我对他的生活方式仅是“理解”,没想到自己如今也正在向这个方向前进。不知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幸与不幸,都可以不去管它,只要自己舒服,心安理得,就好。
“不正经”的“开会”方式
新媒体中心的小伙伴们,是我工作生涯中遇到的最好的“小孩儿”之一、二、三、四……面对这帮“小孩儿”,我给自己定位成“老大哥”和“半个家长”——必须要对这帮孩子负责,得让他们不断进步,不断成长。这帮“小孩儿”聪明、机灵又用功,只是平时有点儿“懒”。
“懒”没事,我可以带着他们干,逼着他们干。这两招儿虽然都是“软刀子”,实战起来却管用得很。山哥这老同志还这么玩儿命,“小孩儿们”打起仗来自然嗷嗷往前冲。
此前,公号没有固定栏目,经过调研,“栏目化”是个好路子。那就“开个会”商量下吧。
我跟“小孩儿们”的“开会”简直就是个笑话。我往他们跟前一戳,开始白话,说高兴了就半个屁股坐在桌子角上。他们看电脑的、转笔的,啥样的都有。
说到关键处,这些“小孩儿”便开始“决策”了。“行啊!”“那就试试呗!”“可以!”……好多事情,就这么“杀猪砍屁股——定(腚)下来了”。去年11月1日上线的《新鲜早市》,就是这么诞生的。
令人振奋的“78.5万”
新鲜早市分为要闻、动态、关注三个板块,具体说就是国家大事、市场监管领域重要新闻和受众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新闻。
这个栏目一出来,就收到了来自各方面的积极反馈。“加上音频就更好了”,是众多同事、朋友和后台留言给我们最多、最一致的建议。几天后,大家期待的“音频”就加上了。“文字+音频播报”,满足了受众的阅读和收听习惯,只是辛苦了那些很“懒”的“小孩儿”。
这些“懒人”,每天傍晚,都要很负责地从当天的海量资讯中精选出10条左右,精心编辑,再合成录音。光说录音,单次录上个三五遍,是常有的事。“别人都下班了,他们坐在办公桌前瞪着眼睛支棱着耳朵搞录音”,的确是一件很好的事,因为忙起来他们就没时间“骂”我了。
3月下旬,《新鲜早市》接连给了小伙伴们几个惊喜。两次的阅读量接近10万,一次为78.5万!
10万+,对别的大号来说可能司空见惯,对我们来说,说实话真不容易。
因为这个78.5万,至今,我还欠着小伙伴们一顿饭。他们说了,没有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如果一顿不行,就两顿。等疫情好转,我就抓紧请客,否则,真有可能变成两顿,那帮“小孩儿”一贯善于“说到做到”。
扛起“评论”的大旗
我,可能是属于那种“既得陇,又望蜀”的人。
一直以来,我高度赞同“评论是报纸的旗帜”这样的理念,能不能开个评论栏目呢?
跟小伙伴们再次“开会”之后,去年12月8日,我们的评论栏目《就市说事》上线。周一到周五,每天一篇。
稿源是个问题,我就动员“懒人们”先自己写。
小伙伴们总能给老同志震撼、惊喜与欣慰——经过简单“培训”,“懒人们”竟然各个摩拳擦掌,交出了自己的作品。说实话,那些“大作”,刚开始确实不怎么样,每篇打印出来都被改成了“花瓜”。
“从一开始的需要大删大改,到后来的有模有样,大家经历了精神上的煎熬,也得到了业务上的锻炼。有些美食,是煎出来的;有些好汤,是熬出来的。小伙伴们的帅气,是煎熬出来的。”这是我今年年初述职报告中的一句话。大家在一个锅里吃饭,谁都知道谁,没必要唱高调,更没必要说些没用的,这话,是我的心声。
看到中国市场监管报的公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当初拿冰水浇我的朋友们又来看我笑话,“还活着呢,这电话不是放的录音吧”“你们行,我服”“哥们儿,悠着点儿,狗命要紧”……
发自内心,万分感谢惦念我的朋友们。我知道,不计其数“怼”我的,是你们;每天若干次“转评赞”的,也是你们。你们咋就不能“心口一致”一点儿呢?如果还有下辈子,咱们还当兄弟,好玩儿!
对了,“懒人们”分别是小明、小沈、琦总、黄黄、刁刁和大雄。
□新媒体中心 周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