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31
5月,大巴山进入雨季,天无三日晴。
5月25日,一场大雨在四川大巴山深处的恩阳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阻挡了人们出行的脚步。
然而,马雄一刻也不敢停息,作为基层市场监管所的负责人和党支部书记,他必须风雨兼程。有好多事等着他去做,刻不容缓。
马雄今年刚满30岁,6年前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前往川滇交界的宜宾市珙县当了一年“西部计划志愿者”。
一起毕业的同学都预测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优秀大学生,又有“西部计划志愿者”实践经历,很快会回到省城得到一份条件优越的工作。然而,马雄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作为革命老区大巴山的孩子,他想回去,为落后的家乡的发展做一点贡献。
2017年底,通过公招考试,马雄走进恩阳区市场监管局城区市场监管所,成为一名市场监管人。第二年,他被选为城区所和玉山所联合党支部书记。今年1月,他又被任命为城区所副所长并主持所里全面工作。
城区市场监管所管辖恩阳三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及明阳、兴隆、上八庙、雪山等4个乡镇,辖区人口10多万,超过全区常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所里一共6名工作人员,其中一名身患重病。除执法和检查外,所里的同志开展服务工作只能按网格划分,单打独斗,作为负责人的马雄也不例外,很多时侯他都是以“光杆司令”的身份走村串乡。
持续两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带来巨大冲击。为了保稳定保市场主体保就业,5月24日,四川省上下启动了助企纾困政策优惠明白卡推进会,要求在一周内全省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收到明白卡,并掌握在税收优惠、融资贷款、房屋租金、社保减负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5月25日,为了传达“明白卡”的声音,马雄和所里其他4名同志兵分数路,冒雨前往辖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了解他们的困难并为他们加油鼓劲。
筹建于2020年的巴中临港产业园是以电子产业为主产业的工业园区,也是恩阳的支柱产业园区,园区全部建成后,厂房面积将达90万平方米,可容纳100家中小企业入驻,是恩阳的希望。目前已经有15家中小企业入驻,老板大都是回乡创业的年轻人。
当天上午,马雄来到园区最先成立党支部的吉润通科技有限公司,向企业负责人兼党支部书记冯书兵了解企业的困难,并鼓励他充分运用“红色引擎”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克服当前困难。
随后,他又来到为华为、小米、OPPO等企业生产配套产品的魔舟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了解其经营情况,传递“明白卡”信息。
“现在园区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由于疫情原因,物流不畅,原材料的进入和产品的外销都受到影响,不过这些都是特殊原因,能得到客户的理解,疫情一旦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有信心!”企业代表的表态让马雄放心不少。
从园区出来,临近中午,马雄在恩阳区所在的恩阳古镇冒雨转了几条街,查看餐饮行业的经营情况,许多临街的餐饮店都显得些许冷清。他暗暗安慰自己,可能是受天气影响,大家不便出门消费。
不过也有几家小餐馆让他眼前一亮,文治横街的唐家餐馆当天就食客爆满。这家餐馆的卤菜小有名气,但曾因为卫生环境欠佳难以留客。今年年初,恩阳区结合食品安全治理,对这家餐馆定点帮扶,提升了经营环境,最近客源猛增。
另外一家生意较好的餐馆是双胜肚包鸡,老板王女士告诉他,生意较好的原因一是菜品有自己的特色,二是疫情后,根据消费行情,餐馆菜价作了降价调整,走薄利多销的路子。马雄通过电话,当即把唐家餐馆和王女士的经验分享给所里的同志,让他们在给经营户打交道时,让大家结合自己的特点,在经营中多思考,找出路,渡过难关。
吃过午饭,马雄来不及休息,他要赶去恩阳机场附近。一家名为“空港花海”的农家乐半个月前就申请核名了,但一直没有办理营业执照。这是成都一家企业几年前在机场附近投资的餐饮娱乐项目,但因为疫情,经营不太景气。今年3月,本地从事酒店、超市的小伙子杨津盘下这个项目,准备打造成一家大型农家乐。
通过了解,马雄得知“空港花海农家乐”之所以没有前来办手续,一是与上家的移交刚刚结束,二是今年的疫情让杨津迟迟不敢开业。
“你这个地方确实环境优美,消费环境高大上,但在当前的形势下,精准定价是关键,我觉得价格亲民、接地气,把人气养起来,让企业先活下去,以后赚钱是迟早的事!”马雄一边介绍助企纾困政策,一边让工作人员找来农家乐刚刚印制的收费标准。在他的开导下,农家乐打算尽快开业。
离开“空港花海”时,雨终于停下来。近处大片大片的薰衣草在雨后显得格外鲜艳,三三两两的人群在花海摄影留念,远处的山峦在郁郁葱葱间升起团团白雾,犹如一幅优美山水画。马雄却无心看风景,他要赶去明阳镇双凤村的凤翔种植专业合作社看看。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市场主体,农民致富的“领头羊”,其发展好坏对乡村振兴意义重大。近几年来,仅城区所管辖的4个农村乡镇,就发展各种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500余家,对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凤翔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以种植中药材“川佛手”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划种植“川佛手”1000亩,目前已有300亩挂果。最近,马雄多次与凤翔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打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
来到村上,才知道发生了变故。村委会副主任杨青松向马雄讲述了原负责人失联的原因。原来,合作社大股东前不久患上重病,已无心经营佛手园。村上刚刚筹集了60万元补偿资金,将其股份收为村集体组织,从而保证了合作社的生存和入社农户的利益。
其间,马雄接到辖区最边远的雪山镇的李女士的求助电话,称正在赶往市场监管所的路上,想赶在当天把营业执照办好,省得跑两趟。原来,李女士正是受马雄前几天在雪山镇鼓励创业宣传的影响,打算在镇上开家小吃店。不想在办照途中乘坐的车子却出了故障,整整维修了2个多小时。马雄马上与所里便民窗口取得联系,并告知所里会一直等她。
当天傍晚,拿到营业执照的李女士打来电话感谢马雄,他却告诉对方,这不是私下帮忙,这是恩阳区市场监管局今年在全区早已开启的“午间不间断、早晚弹性办”延时服务,希望通过此举方便更多的创业者。
回到所里,时钟已经指向6点,按照日程安排,他还得去走访一家服装店。前段时间,这家服装店因为宣传不当,涉嫌误导消费者,按照恩阳区市场监管局“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的规定,市场监管所对这家服装店实行“首违不罚”,并引导其健康发展。“感谢你们的引导和帮助,对我们这么上心,我们咋还好意思继续违规呢?”面对马所长上门回访,店主王女士承诺今后一定诚信经营。
马雄的家距离单位近30公里,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在单位,作为副所长的他需要尽职;在家,初为人父的他需要尽责。因而,在同事和家人眼里,他是一匹奔跑的马!
□本报记者 颜伟 通讯员 杨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