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2-07-07
近日,浙江率先实施省域公平竞争政策先行先试改革,并发布《浙江省省域公平竞争政策先行先试改革实施方案》。此前,我国只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推行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实施试点。此次首次在省份实施,足见其分量,也是浙江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只有竞争环境公平,才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企业优胜劣汰。以公平竞争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尤为重要。因此,《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统筹协调和智力支撑机制,以公平竞争政策为基础的政策协调机制和市场竞争规则,以数字化改革为突破口的反垄断监管效能提升机制,以提升审查质量为核心的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机制,以防范垄断风险为重点的企业竞争合规机制。这些机制的提出,旨在到2025年,建立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平竞争政策框架,使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秩序显著优化。
一个缺乏竞争的市场,不可能真正繁荣;一个存在不公正不公平的社会环境,也不可能激发出发展的活力。公平竞争是道大考题,公平竞争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实际落实,中间有许多坎需要迈过,关键是要更好地明确规则,划出底线。市场本身并不是一块无限大的蛋糕,过度的利益交织和恶性竞争会破坏市场环境。确保公平竞争,才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强调,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要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出发,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在数字经济时代,部分企业凭借数据、技术、资本优势造成竞争失序风险,“大树底下好乘凉”变成了“大树底下不长草”。同时,还出现个人信息被滥用、消费者权益被侵害、财富向部分企业过度集中等问题。这些都有赖于政策设置“红绿灯”,合理合法合规放行,对于打擦边球甚至突破红线的不妨多些审查,严加监管。
很多实践问题也有赖于政策尽快填补空白。作为第一个推行省域公平竞争政策先行先试改革的省份,浙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资源。打造公平竞争、良性循环的营商环境,值得期待,也大有可为。
□陆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