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鼓浪屿
7月29日下午,在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管局鼓浪屿市场监管所会议室内,所长张枝龙、中队长何兰正和同事耐心调解一起消费纠纷。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调解,纠纷双方在调解书上签字,调解成功。
在福建省厦门市的西南部,宽600米的海域鹭江将厦门岛与鼓浪屿分开。“鼓浪屿”得名于明代,岛上冈峦起伏、绿树成荫。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市场监管所就在这座面积约1.9平方公里的小岛上。
办事大厅、会议室、食品安全快检工作站、餐厅……这些功能区全部集中在500多平米的鼓浪屿市场监管所中。鼓浪屿市场监管所所在的楼宇距离钢琴码头不远,这座楼宇的一层是鼓浪屿最大的菜市场,二层是一家餐厅,三层是鼓浪屿市场监管所。
所长张枝龙介绍,随着暑期的到来,鼓浪屿游客人数节节攀升,每天3万余人登岛。
对于鼓浪屿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来说,守护鼓浪屿就是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守护好市民和游客“舌尖上的安全”,保护好岛上的历史文化遗产。
“让每一个游客在岛上玩得更舒心。”这句话已成为鼓浪屿市场监管所12名工作人员的共同心愿。无论工作日还是公休日,鼓浪屿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24小时都有人值班。只要有消费纠纷,就能立刻调解处理。
鼓浪屿街道狭窄,纵横交错,街市的小吃店一家挨着一家,其中有很多是网红店。鼓浪屿市场监管所通过查热点、抓典型,排除隐患,守护食品安全。
今年以来,他们针对餐饮店、民宿、工艺品店等业态开展经营者培训会,以案说法,通过解读日常监管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向商户说明经营范围要求,指导商家诚信经营,最大限度减少旅游旺季各类投诉纠纷,维护鼓浪屿景区的“金字招牌”。
19世纪中叶,厦门开放为通商口岸。20世纪初,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的鼓浪屿汇集了13个国家的领事馆或代办机构,最多时有500多个外国人在岛上生活,形成了繁荣的国际化社区。
黄奕住、黄仲训、林尔嘉、李清泉等华侨实业家在鼓浪屿建起约千栋风格各异的别墅洋楼,闽南文化、华侨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交融,为鼓浪屿注入多元文化和灵动元素。
2017年7月,鼓浪屿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对鼓浪屿遗产保护的谆谆嘱托、殷殷期待一直鼓舞着我们。”张枝龙说,为了守护好鼓浪屿历史建筑,五年来,鼓浪屿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从自身职能出发,严把市场准入关,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资格,在受理业务中涉及到租用历史风貌建筑等事项时,严格把关,确保鼓浪屿历史文脉更好传承下去。□本报记者 栗世民/文并摄